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文艺是否兴盛,恰恰在很大层面是由那些“曲高和寡”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来支撑的。
看一篇讨论高票房泡沫的文字,里面提到一组数据挺有意思:
有人列了一个“中国票房破亿导演票房排行榜”,据说已经有66位本土导演入围,这些导演三年来共生产了78部过亿元电影,累计实现票房249.75亿元。
而在这一业绩背后的,则是另一组数据——
2013年底,中国内地银幕总数18000多块,到2014年,内地银幕平均增速约为每天18块。一部影片票房过亿,如果电影票卖35块钱一张,售出300万张差不多就完成任务了。用这300万张除以目前内地的银幕总数,就等于说每个放映厅,在档期内总共卖出200多张票,影片过亿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我们假设:每个放映厅给有关电影所排的档期是一周,那么这一周中,一个放映厅只要每天卖出30张票,档期内的全国票房就可以过亿。面对这样的细节,是应该庆祝呢,还是应该保持一种关切?
天文数字的票房,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多力量大”的国情,以及各色资本强劲推动的院线铺陈,貌似跟影片的质量没有必然联系。排行榜上,前3位是徐峥、周星驰、郭敬明。只有周星驰影片能勉强跟上国际潮流,徐铮的可以打个七十分。這样的“含金量”实在不能算是喜人。至于以往票房大导冯小刚和张艺谋,已经退居于第5和第7位,更愁人的问题是,这两位资深导演在华语片中名声甚响,但以他们目前的功力,也未必能拍出像周星驰那样合潮流的影片。周星驰的电影也没什么人文含量,但至少保有了一小点儿天真。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译介和关注美国影人的潮起潮落。美国媒体这些年也一直在弄“好莱坞权力榜”,上榜的从明星、导演到制片人(有没有编剧我忘了),可谓五花八门。每年榜单位次都有改变,类似汤姆·克鲁斯、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施瓦辛格、朱莉亚·罗伯茨、伊斯特伍德等名字,伴随着收入变幻在上面窜上窜下,也大致能反映出该上榜影人的创作状态。相形之下,华语目前类似上述的“排行榜”,仍是一份有关“毛利”的出纳账单。既看不出影片的盈利,也看不出在榜艺人的市场价值。颇有些好大喜功、表面光的意味。与其说是排行榜,不如叫爬行榜更形象些。
全球追捧大数据的年代,唯独文艺不能贸然追捧,尤其是中国的文艺。文艺不能追捧是因为大数据历来关注的是中低层面的业绩,而文艺越到高端,出现“曲高和寡”的频率就越高。一个国家的文艺是否兴盛,恰恰在很大层面是由那些“曲高和寡”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来支撑的。这些在“大数据”乃至“泛数据”上,都表现不出来。中国的文艺不能追捧大数据是因为我国内地人口基数庞大,站在这个基数上估算东西,很容易被表面数字的乐观弄昏头脑,而忘了分辨庞大基数内部存在着众多迥然不同的阶层。人群按收入、年龄、审美和地域差异再一细分,相信许多原来乐观的人能立马哭出来。这也证实形形色色“爬行榜”的不可靠。
银幕数增加可以推高票房泡沫,也可以帮助许多新锐导演缓解票房压力,就看行业的决策人们怎么办了,是把导筒交给演员、写手,还是科班出身的年轻导演?不同的选择,对华语电影所产生的长远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都能选对。
看一篇讨论高票房泡沫的文字,里面提到一组数据挺有意思:
有人列了一个“中国票房破亿导演票房排行榜”,据说已经有66位本土导演入围,这些导演三年来共生产了78部过亿元电影,累计实现票房249.75亿元。
而在这一业绩背后的,则是另一组数据——
2013年底,中国内地银幕总数18000多块,到2014年,内地银幕平均增速约为每天18块。一部影片票房过亿,如果电影票卖35块钱一张,售出300万张差不多就完成任务了。用这300万张除以目前内地的银幕总数,就等于说每个放映厅,在档期内总共卖出200多张票,影片过亿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我们假设:每个放映厅给有关电影所排的档期是一周,那么这一周中,一个放映厅只要每天卖出30张票,档期内的全国票房就可以过亿。面对这样的细节,是应该庆祝呢,还是应该保持一种关切?
天文数字的票房,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多力量大”的国情,以及各色资本强劲推动的院线铺陈,貌似跟影片的质量没有必然联系。排行榜上,前3位是徐峥、周星驰、郭敬明。只有周星驰影片能勉强跟上国际潮流,徐铮的可以打个七十分。這样的“含金量”实在不能算是喜人。至于以往票房大导冯小刚和张艺谋,已经退居于第5和第7位,更愁人的问题是,这两位资深导演在华语片中名声甚响,但以他们目前的功力,也未必能拍出像周星驰那样合潮流的影片。周星驰的电影也没什么人文含量,但至少保有了一小点儿天真。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译介和关注美国影人的潮起潮落。美国媒体这些年也一直在弄“好莱坞权力榜”,上榜的从明星、导演到制片人(有没有编剧我忘了),可谓五花八门。每年榜单位次都有改变,类似汤姆·克鲁斯、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施瓦辛格、朱莉亚·罗伯茨、伊斯特伍德等名字,伴随着收入变幻在上面窜上窜下,也大致能反映出该上榜影人的创作状态。相形之下,华语目前类似上述的“排行榜”,仍是一份有关“毛利”的出纳账单。既看不出影片的盈利,也看不出在榜艺人的市场价值。颇有些好大喜功、表面光的意味。与其说是排行榜,不如叫爬行榜更形象些。
全球追捧大数据的年代,唯独文艺不能贸然追捧,尤其是中国的文艺。文艺不能追捧是因为大数据历来关注的是中低层面的业绩,而文艺越到高端,出现“曲高和寡”的频率就越高。一个国家的文艺是否兴盛,恰恰在很大层面是由那些“曲高和寡”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来支撑的。这些在“大数据”乃至“泛数据”上,都表现不出来。中国的文艺不能追捧大数据是因为我国内地人口基数庞大,站在这个基数上估算东西,很容易被表面数字的乐观弄昏头脑,而忘了分辨庞大基数内部存在着众多迥然不同的阶层。人群按收入、年龄、审美和地域差异再一细分,相信许多原来乐观的人能立马哭出来。这也证实形形色色“爬行榜”的不可靠。
银幕数增加可以推高票房泡沫,也可以帮助许多新锐导演缓解票房压力,就看行业的决策人们怎么办了,是把导筒交给演员、写手,还是科班出身的年轻导演?不同的选择,对华语电影所产生的长远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都能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