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夕的夏天(上)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小夕拖着一只笨重的大行李箱出现在姨妈家的楼下时,正是夏天中最热的一天中午。
  一小时前,她刚下火车。她在火车上咣当咣当地坐了整整三天,难受得全身的骨头简直都要散架了。
  到北京站点的时候,所有在这个站点下车的人都争着朝火车出口涌去。沈小夕也被挤在里面,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点也动弹不了。她的一只行李箱被夹在拥挤的人流中,快要被人踩扁了。后面的人一直对她推推搡搡的,嫌她的大箱子挡了道,一个劲地抱怨着。沈小夕忍着气,一使劲把她的大行李箱拽了一下,不料边上一个人立刻杀猪似的尖叫了起来。沈小夕惶恐地回过头,看见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脸皱成了一朵风干的“菊花”。原来她的行李箱把中年男子的脚面轧了一下。沈小夕连忙道歉,可是那个中年男子已经破口大骂了:“妈的,充军去呀,有没有长眼……”沈小夕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被人这样骂过,她眼里立刻蒙上了一层薄雾。
  就这样,沈小夕含着眼泪委屈而又艰难地拖着行李下了火车,一面下来,一面心想,下次,无论如何,打死她也不要坐火车了,简直生不如死。她现在后悔死了,没听妈妈的话,当初妈妈是让她坐飞机的,可是沈小夕没同意,她说坐火车也挺好的,虽然时间长了点,不过可以在火车上看看书,不会寂寞的。沈小夕在火车上的时间的确是在看书中度过的,她的那个大箱子里面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和一些换季的衣服,其余的都是她的高中课本和各种各样的复习用书。
  沈小夕到北京来不是来旅游的。她现在念高二,明年就要念高三了,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来北京是爸爸的主意。沈小夕原来就是北京人,她的籍贯就是北京。小夕很小的时候就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南方,因为爸爸的工作地在南方,所以她也跟来了,一直生活在南方。她已经习惯了南方的生活,压根儿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南方人。但是高二暑假的时候,爸爸突然做出决定说让沈小夕回北京去念书。其实沈小夕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因为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高考考生非本地户口要返回原籍考试,爸爸让小夕提前回去也是为她考虑,让她尽快适应。所以当初听到爸爸的决定,尽管妈妈一下子流眼泪了,倔强的小夕还是忍着眼泪点头同意了。
  爸爸在暑假里的时候为小夕的事情忙碌了整整一个月,为她联系好的学校。一个月下来,爸爸消瘦了很多,小夕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她都看在眼里,她觉得现在不是表达感激的时候,最大的回报就是好好努力,争取考上一所好大学,这才是对爸爸付出的辛劳的最好回报。因此整个夏天,小夕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火车上也是如此,只有当看书看累的时候,她才抬起头看一下车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外面的风景都是和她从小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的,对她来说是这样陌生。每当这个时侯,她的心里才会涌起漂泊外乡的那种惆怅的凄凉。
  小夕在北京除了一个姨妈再也没有其他的亲人。所以她这次来北京就是投奔她的姨妈来的。来之前爸爸就已经在电话里和姨妈姨父说好了,他们也表示同意。
  小夕对姨妈没有什么印象,对姨父更是陌生,因为从小就离开了北京,也很少回去看望。由于住得远,姨妈和他们家也很少来往,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姨妈家对小夕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小夕只知道姨妈没有孩子,姨父姓肖,小夕在照片里见过,是个消瘦的男子,仅此而已。小夕对姨妈的印象只有电话里的那个声音和夹在相册里姨妈年轻时候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姨妈还是少女时候的样子,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眼睛很亮很大,和小夕的妈妈一样。
  小夕就是这样拖着一只行李箱,背着书包,拿着姨妈家的地址,一个人乘火车来到北京的。
  一出火车站,小夕就被好几个人围住了,都是等在那里拉客的出租车司机,他们把小夕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争着问她去哪里。小夕一下子还没有从火车上的拥挤中反应过来,还是觉得晕晕乎乎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小夕怕被人宰,所以不管别人怎么问她,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紧紧地闭着嘴,面无表情地奋力从包围中挤出来。
  那些出租车司机见她这样,也就丧失了热情,纷纷作鸟兽状散开去了,寻找新的目标。只有一个中年妇女模样的女司机还是寸步不离紧紧地跟着小夕,热情地说:“小姑娘,你上哪?我拉你去吧?”并且自作主张地把小夕的大书包从小夕背上摘下来,“来来来,我来帮你拿。”小夕就是被她的这个动作打动的,因为从前小夕回到家的时候,她的妈妈就是这样帮她把书包从她肩上摘下的,那一瞬间,小夕想起了远在南方的妈妈,她眼睛湿润了一下,说:“好。”
  在坐上出租车之前,小夕还是细心地问了问起步价,在心里和她所知道的价格比较了一下,觉得并没有相差多少,才坐了上去。
  其实来之前,爸爸就告诉小夕说,到了火车站姨妈会来接她的,是说好在下午三点钟。可是现在才十二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小夕想大概姨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的。小夕这才决定自己去找姨妈。
  可是当出租车把小夕撂在马路上后,小夕还是懵了头。下车之前,小夕还特地问了问:“是这里吗?”开出租车的中年妇女说没错,是这里是这里。小夕只好掏钱给她。出租车很快就开走了,把小夕一个人抛下。
  小夕站在马路边上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也不敢随便问人。好不容易才遇见一个老大爷,小夕才鼓起勇气向他打听路,可是老大爷看了看地址,说,还远呐,至少还要走两个路口才到。小夕这才知道被人欺骗了。一种被骗的愤怒和屈辱立刻涌了上来。小夕这才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这句话。可是现在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最重要的是早点找到姨妈家。还是这个大爷心肠好,很同情小夕,为她仔细地指点了方向。
  小夕就这样拖着一只大行李箱,一路问过来。等她站在姨妈家的楼下,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
  此刻的小夕,经历了这番风波,又委屈,又激动,有点想哭,说不出复杂的心情。不过在按响姨妈家的门铃前,她还是平整了心情,整理了汗湿的衣服和凌乱的头发。
  在按门铃的时候,小夕的心稍稍有点胆怯。
  门铃响了很久才有人来开。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身体发福,穿着睡衣,蓬乱的头发鸡窝一样堆在头上,睡眼惺忪地打量着门外的小夕,很有戒备的样子:“你是谁?干什么?”
  小夕愣了一下,她不敢确定眼前这个女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姨妈,她把印象中照片里的那个姨妈和眼前的这个人比较了一下,可是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相像的地方。那一刻她都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开门的女人有点不耐烦地说:“你找谁呀?”
  小夕试探地叫了一声:“我是小夕呀,你是姨妈吗?”
  中年女人听到这话也愣了一下,随后脸上的表情立刻起了变化:“小夕?你就是小夕?”
  小夕这才确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姨妈,不由轻轻舒了一口气,她在心里想,这要是走在街上,她可是一点也认不出来的呀。小夕从前一点也没觉得那时间过得快,直至这个时侯看到姨妈,才觉得那似水的流年原来就是那样哗哗流淌过去的。
  姨妈用手拢拢蓬乱的头发,一面把门打开,一面说:“不是说好下午三点钟吗,怎么就来了?我还在午睡呢。”又觉得刚才太过戒备,笑笑说:“我还当是推销员呢,最烦这样的人了。”
  小夕觉得姨妈好像对她的突如其来有点不满。姨妈没有想象中的热情,她以为姨妈会给她一个拥抱,可是全然不是这样,这让她有种说不出的失落。她一面道着歉,一面准备把自己的行李拿进来。
  “哎,等等。”姨妈叫住小夕。
  小夕只得停住脚步,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姨妈。
  姨妈匆匆跑进去,过了一会儿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双拖鞋。她把拖鞋“啪”地扔在小夕面前,说:“进门把鞋换了,以后都这样。记住了?”
  小夕点点头,被姨妈这个家常的动作弄得哭笑不得。她默默地蹲在门口换鞋,心想,姨妈果然和她想象的不一样。
  换好鞋子,小夕进了屋,她把屋子打量了一下。姨妈家的屋子不大,暗沉沉的,因为拉着窗帘,大概是怕太阳光照进来,屋子太热,不过这样一来就显得屋子里的光线很暗淡。家具也都是旧的,虽然也被收拾得很整洁,可是没有小孩子的家庭就是不一样,总之,有些死气沉沉。
  姨妈领着小夕把厨房、浴室等房间转悠了一下,问小夕:“记住了?”小夕点点头,她就说:“以后你就把这里当成你自己的家,也不要客气啦。”
  小夕又点点头,想到什么,赶紧问了一句:“姨妈,姨父呢?”
  姨妈说:“他去工厂了,白天都不在家,到了晚上你会看见他的。”
  姨妈又领着小夕去看她的房间,她事先已经把一个小房间收拾出来了。小夕的房间是最偏僻的一间,不过很安静,有一个小窗子,推开窗子就是一条街道。
  姨妈说:“本来是储存旧物的,前些天我才整理出来的。”说到这里她笑笑说,“都怪你姨妈没钱,我们家小,你就将就着住吧。”小夕连忙说:“姨妈不要说这样的话,已经很打扰您了。”姨妈也没说什么,她打了个哈欠,说:“你也休息一下吧,我也得再去补一觉,晚上我要加班,不睡不行。”说着就把门关了。
  小夕把书包摘下,一屁股在床上坐下来,顺势往床上一倒。她对着天花板上的一道裂痕,呆呆地望了许久。她在心里问自己,我已经来了吗?她还有些适应不过来。总之,姨妈家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她想象中应该是什么样呢,小夕说不上来,可是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小夕躺在床上,默默地想了一会儿,坐了几天的火车已经很累了,所以她很快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她揉揉眼睛起来,一打开门就看见姨妈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地做饭。她的房间正对着厨房,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
  小夕的肚子其实很早就饿了,这个时侯,闻见饭菜的香味,肚子叫得更厉害了。小夕心想,要是在自己家就好了,这个时侯她会对着妈妈大喊:“妈,我饿啦!”然后洗洗手跑到餐桌上,抓起一只鸡腿在嘴里啃着,慢悠悠晃到厨房里看妈妈做各种好吃的。妈妈一面忙着做菜,一面嗔怪地朝小夕笑一下:“馋猫。”小夕就朝妈妈做个鬼脸。每当这个时侯,就是小夕最惬意的时候。可是现在不行,这是在姨妈家里,虽然姨妈和妈妈同是外婆的女儿,可是毕竟是不一样的,所以她也就不能像从前在家里那样无拘无束的。
  小夕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小小的落寞。在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发愣的时候,姨妈偶然一回头看见了她,就大声地在厨房里说:“你先看会电视吧。”
  小夕只好去打开电视,拘谨地坐在沙发上,打开什么就看什么。电视里正在放广告,小夕也没想到找遥控器换一个台,她就坐在那里莫名其妙地看着电视里一中年男人大讲特讲在那里推荐一款理疗器。
  门忽然开了。
  小夕一回头看见一个瘦高个的中年男子弯着腰蹲在门口换鞋子。
  小夕顿时紧张起来。她连忙站起来,脸上堆起浓浓的笑意,叫了一声姨父。
  门口的那个人这才注意到客厅里的小夕,稍微地愣了一下,然后温和地笑了:“你就是小夕呀,欢迎你到我们家来。”
  小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好一个劲地笑着。
  姨妈端着菜出来了,看见他,说:“回来啦。”
  小夕听见他“嗯”了一下,表情淡淡的。
  姨妈把盘子放在桌子上,说:“洗澡水已经放好了,衣服就放在浴室的窗台上。”
  小夕听见姨父又“嗯”了一下,然后自顾自地往浴室走去了。
  小夕觉得姨父对姨妈的态度有些冷淡,姨妈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倒是小夕不知为什么,觉得有些尴尬。她想,原来姨父姨妈的感情是这样冷淡,会不会和姨妈没有小孩子有关呢。这样一想,小夕就抬头看了一眼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姨妈。人到中年的姨妈,拿着一块抹布使劲地擦着什么,身材看上去有些臃肿。小夕忽然觉得姨妈其实挺可怜的。
  吃饭的时候,饭桌上的空气有些沉闷。姨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都不怎么说话。只有小夕和姨妈在那里一问一答,小夕也是姨妈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可是姨妈除了问小夕的爸爸妈妈一些情况和小夕学校的事情好像再也没有话讲了。所以她只是一个劲地给小夕夹菜,说:“吃啊吃啊,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啊。”
  小夕就笑着说:“谢谢姨妈。”
  尽管姨妈说让小夕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小夕还是无法放松下来。
  吃过晚饭,回到自己的房间,小夕才发觉自己脸上的两块笑肌发酸。
  小夕从小就不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因为她觉得在别人家里不自然,特别拘谨,不像在自己家那样轻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虽然姨妈对她也还算热情,可是小夕还是觉得那种热情是对一个陌生人的,热情里有一种生疏,越热情就越显得见外,这让她特别不自在。她就有些懊悔,当初爸爸为什么不让她在学校里过集体的寄宿生活呢?其实她也知道,爸爸考虑到让她有一个安宁的学习环境,有姨妈照顾,她就可以不用为琐事操心,可以专心地学习,再者爸爸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外面。爸爸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小夕觉得,早知道如此,她还不如住在学校里。因为半天下来,小夕就觉得在姨妈家生活挺累的,小夕躺在床上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好在学校里很快开学了。因为马上就要升入高三了,是关键时期,学校抓得特别紧,所以不等暑假结束就提前开学了。小夕觉得北京的学校要比原先自己的学校抓得紧,这让她有一种压力。转到一个新的班级,小夕有些忐忑不安,可是没过多久,小夕就发现班上的同学对此都有些漠然。班上还转来好几个像小夕这样的同学,可也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因为大家都忙着学习。起初小夕觉得很奇怪,不过很快她就明白过来了。的确,他们面临的将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谁都没有闲情去关注身外别的事情。这样一想,她也就释然了,她一面调整状态去适应新学校的环境,一面也紧张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了。可是不管怎么样,小夕心里还是时常涌起一种淡淡的失落。所有这些,都不是小夕原来想象的那样。
  小夕的同桌是一个叫肖磊的男生。肖磊和小夕一样,也是转学来的,因为相同的境遇,有相同的话题,所以两个人很谈得来。不过肖磊的情况比小夕好一点,因为肖磊的爸爸妈妈都随肖磊来到了北京,他的爸爸还是特地放下手中的生意陪肖磊念书来的。不像小夕,孤身一人。这是让小夕羡慕的地方。肖磊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特别是数学。小夕的弱点就在数学,所以她常常向肖磊请教数学上的问题,肖磊总是很耐心地帮她解答。这让小夕很感动,觉得肖磊人很好,至少他不像班上其他同学那样,只顾自己。
  小夕回到家的时候,姨妈已经下班回来了,小夕和姨妈打一个招呼,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去温习功课。等到姨父回来的时候,姨妈来敲她的门,她就出来吃饭。小夕来姨妈家快一星期了,可是每逢吃饭的时候她还是觉得很别扭,因为吃饭的时候彼此都很少说话。每次都是姨妈问,小夕回答,问的也都是新学校的事情,可是这样的话也会有讲完的时候,那就再也没有话了,只听见筷子拨弄饭碗的声音。每到这个时候,小夕就觉得特别尴尬,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扒完饭,然后说一声:“姨父姨妈,我吃完了,去看书了。”也没看清他们的表情就转身回到她的房间。
  关上门,小夕轻轻舒一口气。
  小夕有时不免也想,照这样下去,她迟早会消化不良。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  这是五月天的歌,但我更喜欢称其为“诗”,因为五月天就是一群“诗人”。  彩虹、夏风、五月都是梦幻而又美好的东西。而五月天仅仅用两句歌词就把这个奇妙的梦境呈现出来了,让人不得不爱。  “五月天”,光听名字就能够感受到满满的温暖。听他们的歌就觉得自己完全被阳光包围,拥有整个世界的美好。  五月天还是一群孩子。他们会在演唱会上蹦蹦跳跳,会在演唱时躺在舞台上
一、孤城暮色  暮色四合,风又起,一座城被黑暗覆盖了。  这是一座失去记忆的城市,她忘记了她的历史和当下,觉得自己已经被遗忘,再没有人会来到这里——她像一座古堡一样孤独。不过,这一切总有一天会改变——当月光在某一天带领一个人来寻找这座城市失去的记忆时,时间将不再为记忆所凝固,被月光包裹的城市也将打破沉默。而在被打破之前,这种沉默也是有声音的,听上去就像一个人归家的步伐。那些拾不起的脚印与抹不去的记
有一种植物叫蓟,它有惊人的再生力量,让你感受到它的顽强和乐观,一如人类的生活态度。  入冬,农人们的犁铧翻耕了土地,这是来年播种必有的程序。但是,对于一切经历过犁铧切割的植物而言,这无异于是天降的灾难——他们被齐根切断。一些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只有期待来年秋后种子的播撒。蓟却不是这样。春天,在翻耕过的土地上,只有蓟,旺盛地生长,很快便铺展、占领了那一片看上去有些单调的土地。  蓟鲜嫩、肥硕的叶子,
(接上期)    夜晚。  离松柏道馆只有两条街的夜市里,胖周大排档的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红火。小菜味道很好,干净又便宜,露天摆放的十几张桌子全都坐满了客人,电视机里热闹地播着一档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老板胖周正在亲自下厨爆炒田螺,夜风中弥漫着田螺和啤酒的香气。  “再来一扎啤酒!”  “9号桌一盘盐水花生!”  “2号桌要餐巾纸!”  “毛豆煮好了没有,15号客人催了!”  “……”  端着整整一大
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时代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英雄人物,他们天资聪明,豪气十足。但是,在此同时,弱者也一同产生了,他们生活在现实社会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时候甚至觉得生活窘迫,可有些人仍然有着自己快乐的时刻。  影片《摩登时代》通过男主角与女主角的爱情来描写社会的各个方面。男主角起初是钢厂的工人,影片用夸张又写实的手法来描写工作的细节,穿插了大量令人捧腹大笑的情节,可是又恰到好处的收敛住,让观众在笑过之
“上帝在云端,只眨了一眨眼。”  瑰丽的晚霞燃烧着浸入碧水,烧得满池烟涛升腾。  无数个盛夏,无数只羽毛皓洁、羽翼丰满的白天鹅集结成群,穿越平野、穿越沼泽、穿越磅礴热烈的凤凰花海、穿越幽深溟潆的黛色长墙,汇聚于初晨射透雾霭的第一束光线抵达的湖面,高高扬起项颈,面对朝阳升起的方向放歌。鱼跃空门,候鸟送葬,黄泉沿途的火照之路,死亡重临。  朝暾初上,风浪既平。天鹅们高唱挽歌,弥留了。  我是一棵树。 
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  我去上学  一秒一分  一日一年     当幼儿园的老师不再为我梳头  当鸟儿不在我肩膀上停留  门前的小树比我高了  梧桐的叶不知掉了多少  我在上学  我正在上学     当衣服变得不能穿  当鞋子已容不下我大了一些的脚  我不再用儿童票了  懒得如同从前站在琳琅的小店门口朝里张望  我在上学  我也在上学     当对面奶茶店的老板不见了  当收银员阿姨拥有了自己的员工
我要一步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也有属于我的天。  ——题记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星空下的蓝色,似乎它忘却的是那年少的该与不该。初中做过的那些纯真的梦,如天使般纯洁;高中的我,迎来成长岁月,如青苹果般酸涩。伊甸园的梦在风中摇摇欲坠,是失落?还是惆怅?  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变,只是那场恶作剧之梦被萧瑟的秋风所打破,枯草地上偶尔飘落几片落叶。我在闲暇时总会
《嘿,孩子!》是《嘿,老头!》的姊妹篇,仍然是杨亚洲执导,余露夫妻编剧。既然要打造系列作品,前提必须是前一部作品的成功,那么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嘿,老头!》。2105年,《嘿,老头!》播出后口碑过硬,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由这部剧引发的养老、陪伴父母、阿尔茨海默症等话题持续发酵。作为一部胡同口的生活喜剧,该剧以其父子倒置的情怀,细腻刻画一群小人物的生活,让观众于镜头前感受生活如流水,五味杂陈。
浩瀚的民族之海沉淀出不老的民族魂。  ——题记    紫红的晚霞下掩映出一幅庄严而洁白的图腾,那是伟岸的古人执著筑就的不朽,那是自古的壮烈凝结而成的传奇,那更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灵魂的底蕴。中华上下五千年,纵观历史间,在那风雨如磐的年代里,总有那么多仁人志士为偌大的中国燃起一盏盏生命的红烛——    屈原·执著    画外音:浪。不是被驱逐被流放的囚徒,也不是厌弃尘世而无奈沉于江底的泥沙,而是在狂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