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以工代赈铺就致富路乐业安居开启新生活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aal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
   四川省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是川陕革命老区县、汶川地震重灾县、秦巴山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幅员面积3204平方公里,辖57个乡镇57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5.3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303人,贫困发生率16.3%,“十三五”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2690人。
   剑阁县积极探索“以工代赈资产变股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变股东、贫困户参与收益分配”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围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实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夯实安置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探索出“村集体经济+企业+农户+扶贫车间”的发展模式和“保底分红+收益分红+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增收。2019年,剑阁县在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的基础上,整合其他资金后项目投资804.3万元,新建园区道路370米、蓄水池一口300立方米、厂房1804.3平方米,土地整治766亩,项目已于2020年4月完工。项目核心区涵盖水池、锯山2个贫困村,辐射带动亮垭、龙凤、飞凤3个非贫困村,引领500余名贫困群众开启了安居乐业新生活,为巩固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剑阁经验。
   一、以业定迁,集体领衔发展
   项目区成立的“水池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是剑阁县优质新型经营主体,现有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养殖场,特色小水果产业园300亩,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可达60万元。剑阁县创新三种模式带动本地产业链持续发展,确保项目区87户293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一是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发展模式。合作社吸引中农标剑阁三分田公司、广元龙庆实业有限公司、宏鑫养殖专合社等企业在项目区建园,吸纳社会资本融资达1600多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区累计种植砂糖橘、软籽石榴、冬枣等小水果1500亩,高标准建成有机绿色果蔬标准化示范园200亩,形成种植、冷链、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成为全县高质量、高标准水果示范基地。二是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水池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联合龙庆公司同步指导帮助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微型经济园,免费向农户提供石榴、冬枣、皇菊等经济作物种苗,全程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销售等服务。项目区累计建成脱贫增收自强园103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建成75个,预计人均年增收800元。三是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扶贫车间”发展模式。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技能水平以及就业岗位需求,在项目区培育2个“扶贫车间”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就業78人,人均务工收入每年可达8000—10000元。项目区定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春风送岗行动”,累计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就业达88人。
   二、以工代赈,惠民促进增收
   项目区着力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赈”的作用,通过吸纳务工带就业和就地采购促增收方式实现贫困群众、施工企业互利互赢。项目建设期间,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支付劳务报酬56万余元。同时,施工企业就地就近从水池村采购生产生活物资,优先向贫困群众采购蔬菜、腊肉等生活物资以及木方、石块等建筑辅材,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也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计购买必备物资达20余万元。
   三、利益联结,增添发展活力
   将以工代赈资金形成的生产经营性物化资产进行股权量化,持股人为水池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项目区村民9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4人,股权按照2:4:4的比例进行分配,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经营和管理。同时创新“保底分红+收益分红+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即建设期只对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保底金额为3万元,按照经营性物化资产的1%,贫困户户均分得272元;收益期按照所持股权对实际收益进行分配,主要收益来源于厂房出租,预计年收益5万元,当收益低于3万元时执行保底分红标准;积极推行“二次分红”,在充分征求股民自身意愿前提下,可将分红资金再次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发展,从而进行再次分红,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扶贫资金的叠加效应。
   四、提升治理,开启幸福生活
   项目区不仅让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同时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有效提振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传扬了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美好风尚。项目区先后开展法治宣传、感恩奋进等系列活动10余场次,参加人员累计达5000余人次,大力营造了“想脱贫、思脱贫、谋脱贫”的舆论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广播电视等平台,教授实用技术、宣传脱贫典型,教育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懒汉思想,以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开启幸福新生活。◆
   (国家发展改革委供稿)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等13个部门印发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便于各方准确理解政策要求,推进扩内需促消费务实举措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同志就《工作方案》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制定《工作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扩大内需相关工作,近年来围绕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
期刊
编者按:以工代赈是我国开发式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农村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推荐典型、交流做法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从各地遴選了一批以工代赈典型案例,予以推介。
期刊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總人口43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万人,是武陵山片区深度贫困县。2016年以来,凤凰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的功能,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当地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通过劳动实现就业增收,力推贫困群众脱贫。   2019年是凤凰县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湖南省发改委下达凤凰县以工代赈资金500万元用于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
期刊
2020年双创活动周山西分会场活动的主题是“智创山西 引领未来”。活动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依托创响山西网络平台(www.cxshanxi.com)开展云上展览,重点展示双创带动就业、山西智创城、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11”工程、“1331”工程、“136”兴医工程、中小企业、科技工作者8个展区,共395个典型项目和28个科技工作者。线下开展论坛讲座、群众性竞赛、项目路演、专题培训等26
期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全面推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性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2020年7月1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简称《规划》)。   一、《规划》出台的主要背景和重要意义 
期刊
2020年全國双创活动周宁夏分会场聚焦“创新引领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主题,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区五市同步展开,线上搭建了宁夏双创活动周云上会场,线下开设6个高校分场、8个开发区分会场和7个部门专场,举办成果展示、会议论坛、群众竞赛、专业服务等特色活动50多场,活动辐射30余万人,云上会场浏览人数超过15万。通过双创活动周充分调动全区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有力地发挥活动周带动就业创业、拓展
期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相关要求,近日,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克服人手紧、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扫尾工程任务重的困难,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对全省29个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开展专项督导,加快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今年以来,工作专班已先后赴甘孜州泸定县、巴中市巴州区、南充市仪陇县等地,对项目准备和实施情况进行
期刊
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青海分会场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聚焦“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题,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招聘、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主题论坛、互动体验、创业辅导、项目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  亮点一:全域启动 全民参与   在活动周启动前,通过新闻媒体、交通广播、户外LED屏等方式广泛宣传,预热
期刊
湖北省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山区,汉江中上游汉水与丹江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湖北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丹江口市以高质量推进以工代赈项目为契机,着力改善交通道路、水利灌溉等乡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帮助一个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2019年,丹江口市30278户97884名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   一、改善基础引“凤
期刊
湖北省秭归县位于长江上游北岸,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夏橙之乡,还是三峡库区、边远山区和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2019年,秭归县实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秭归县泄滩乡万家村张家湾至小垭豁经济断头路建设。该项目于2020年3月11日经秭归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同意复工后,有效带动本地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一、项目投入应民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