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纸笔测试是《品德与社会》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当前,《品德与社会》测评重知识性内容的考查,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起的作用较低。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讲述了优化纸笔测试的几点做法,以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关键词 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和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49-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在执教过程中,笔者仔细分析当前《品德与社会》测试试题,却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学、评的不一致性,测评目的与课程标准出现偏差,对教与学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二是命题的内容侧重知识的识记,而忽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三是测评的情境角度成人化,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身心特点,影响了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基于以上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重视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
《品德与社会》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其所关注的知识,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用得上的常识性知识。这就要求测评的内容应该降低难度和深度,不盲目地追求创新而出现“难”“偏”“怪”题。如下面两道题:
1.关于过马路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红灯停,绿灯行。
B.走过街天桥或人行道。
C.迅速奔跑。
D.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2.我们生活在福建省,简称,泉州位于福建省的
(方位)。
通过纸笔测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老师教变成学生主动学,在积极探索中丰富知识储备。
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福建的简称是闽,而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测评后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简称,学生便能将祖国各个省份简称的相关基础知识串接起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二、立足生活实际,关注行为习惯养成
《品德与社会》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测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取测评素材,以教材知识为基础,以有趣的生活案例为背景,把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例如以下试题:
1.当别人不小心弄坏你的铅笔时,你应该()
A.也弄坏他的铅笔。
B.原谅他,因为他是不小心的。
C.不理他。
D.让他赔偿一把新的铅笔。
2.做作业时遇到不懂得做的题目,不正确的做法是()
A.拿起手机查找答案。
B.先做记号,第二天再问老师。
C.认真思考,想不出再问问家长。
D.请教同学。
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德育信息,我们应该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提取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区分是非对错,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测试让学生内化正确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依托开放性命题,关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命题测评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差异性,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使命题具有层次性,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所提高。因此,同一个试题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多样化地呈现,鼓励学生多方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
拒绝毒品,从校园抓起。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你认为禁毒宣传活动可以怎样开展?请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这一类测评题关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教师通过测评的内容,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从现实生活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正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引进SOLO评价法,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
SOLO评价法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来判断其认知发展水平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关注学生思维和发展能力,能帮助教师清楚把握学情。SOLO分类理论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水平,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根据SOLO评价方式的运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十八大以来,习爷爷走访了我国三分之二的邻国,一半的行程安排在周边的国家,作为国家的主人,你怎样看待我们的邻国()。
A.邻国跟我们很不一样。
B.邻国是生活在我们边境周围的国家。
C.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边境线长,有很多邻国,但由于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我们与邻国有很多差异性。
D.我国有很多邻国,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历史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我们与他们有很多的差异性,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他们的文化,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我们的邻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争取共贏。
E.设计促进睦邻友好发展的方案。
A、B、C、D、E选项代表五种学习结果,说明学生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对教师教学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纸笔测试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工具,也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使纸笔测试发挥更大的导向作用,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品德与社会》的特点,多关注学习过程,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和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49-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在执教过程中,笔者仔细分析当前《品德与社会》测试试题,却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学、评的不一致性,测评目的与课程标准出现偏差,对教与学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二是命题的内容侧重知识的识记,而忽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三是测评的情境角度成人化,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身心特点,影响了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基于以上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重视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
《品德与社会》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其所关注的知识,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用得上的常识性知识。这就要求测评的内容应该降低难度和深度,不盲目地追求创新而出现“难”“偏”“怪”题。如下面两道题:
1.关于过马路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红灯停,绿灯行。
B.走过街天桥或人行道。
C.迅速奔跑。
D.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2.我们生活在福建省,简称,泉州位于福建省的
(方位)。
通过纸笔测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老师教变成学生主动学,在积极探索中丰富知识储备。
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福建的简称是闽,而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测评后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简称,学生便能将祖国各个省份简称的相关基础知识串接起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二、立足生活实际,关注行为习惯养成
《品德与社会》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测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取测评素材,以教材知识为基础,以有趣的生活案例为背景,把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例如以下试题:
1.当别人不小心弄坏你的铅笔时,你应该()
A.也弄坏他的铅笔。
B.原谅他,因为他是不小心的。
C.不理他。
D.让他赔偿一把新的铅笔。
2.做作业时遇到不懂得做的题目,不正确的做法是()
A.拿起手机查找答案。
B.先做记号,第二天再问老师。
C.认真思考,想不出再问问家长。
D.请教同学。
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德育信息,我们应该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提取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区分是非对错,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测试让学生内化正确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依托开放性命题,关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命题测评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差异性,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使命题具有层次性,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所提高。因此,同一个试题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多样化地呈现,鼓励学生多方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
拒绝毒品,从校园抓起。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你认为禁毒宣传活动可以怎样开展?请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这一类测评题关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教师通过测评的内容,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从现实生活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正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引进SOLO评价法,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
SOLO评价法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来判断其认知发展水平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关注学生思维和发展能力,能帮助教师清楚把握学情。SOLO分类理论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水平,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根据SOLO评价方式的运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十八大以来,习爷爷走访了我国三分之二的邻国,一半的行程安排在周边的国家,作为国家的主人,你怎样看待我们的邻国()。
A.邻国跟我们很不一样。
B.邻国是生活在我们边境周围的国家。
C.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边境线长,有很多邻国,但由于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我们与邻国有很多差异性。
D.我国有很多邻国,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历史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我们与他们有很多的差异性,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他们的文化,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我们的邻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争取共贏。
E.设计促进睦邻友好发展的方案。
A、B、C、D、E选项代表五种学习结果,说明学生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对教师教学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纸笔测试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工具,也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使纸笔测试发挥更大的导向作用,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品德与社会》的特点,多关注学习过程,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