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但却不能缓解贫困大学生因长期贫困和压力而形成的精神贫困,这既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高校助困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和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只有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同时进行,才能使贫困生工作做到标本兼治。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好五个“强化”:一是建立贫困生档案,强化个性指导。二是体现人文关怀,强化心理辅导。三是开展理想信念及感恩诚信教育,强化思想疏导。四是树立自强典型,强化榜样教导。五是优化校园环境,强化环境引导。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教育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趋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约为10%-2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约为5%-10%。贫困生问题绝不仅是一个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和社会的问题;贫困生问题也绝不仅是一个学生物质贫困的问题,更是一个学生精神、心理、身体乃至学习、就业的多困问题。这是一个令家长揪心、学生忧心、学校和社会担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人才培养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并建立了奖、助、贷、减、免、补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然而这种物质层面的救助,并不能缓解贫困大学生因长期贫困和压力而形成的心理贫困和精神贫困。这种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的救助将不利于推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更不利于 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积极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思想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问题
面对经济压力,加上特殊的生活经历,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不可避免地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出现了与“经济贫困”相对应的“心理贫困”,并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双困生”。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一是失落焦虑。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进入大学后即面临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文化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重大转变,由于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大多贫困生缺乏学习之外的文化艺术特长,难以很快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主流文化生活中,也因此很容易处于茫然、失落、焦虑的状态,并产生失落焦虑心理。二是自卑敏感。贫困大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甚至超过非贫困大学生,但由于经济困难,学习生活条件差,又导致其自尊很难维护。在矛盾冲突中,他们往往从强烈自尊走向强烈自卑,对自己的一切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同时过于敏感,以至排斥老师、同学们善意的帮助和同情。据调查,60%以上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25%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三是孤僻抑郁。由于自卑、表现能力欠佳及难以支付各种交往费用等原因,部分贫困生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周围人进行交流, 对集体活动更是避而远之,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下降,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压力和性格压抑,严重者甚至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四是怨恨偏激。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能力限制,使他们缺少发展自身的物质支持和机会成本,从而产生较严重的相对被剥夺感,再加上个别条件优越学生有意无意地傲慢、炫耀和讥笑,使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怨恨偏激心理,从怨恨自己、父母家庭到怨恨社会、他人,甚至引发恶性突发事件,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极端表现。还有部分贫困生虽经过积极努力,但自身各方面的处境未能得到明显改善,便丧失信心,产生强烈的受挫情绪和绝望心理,甚至采取自杀方式以求解脱,如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大学生杨元元自杀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还有个别贫困大学生为了一时的虚荣和面子,承受不住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强大诱惑,盲目追赶时髦,加重了经济负担,甚至走上偷盗等邪路。
(二)思想问题
大多数贫困生能够正视困难,在思想方面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依赖思想严重。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物质资助体系,在改善贫困生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使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依赖思想,部分贫困生缺乏积极心态和独立自强意识,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报酬,缺乏吃苦精神,只寄希望于学校、社会的无偿资助和减免。甚至出现个别贫困生学习不努力,却极力争要、抢要资助的现象。
2.缺乏上进心。部分贫困生缺乏学习动力,“认为自己不足以有为,随自居于下流”。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突出,甚至违反校纪,却一味怨天尤人,埋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
3.缺乏感恩之心。个别贫困生虽然享受着资助,却没有感恩之心。把国家和社会的资助看成是理所当然,对学校、集体漠不关心,甚至在资助达不到自己要求时还心生怨恨。
4.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部分贫困大学生一味放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挫败感,怨恨社会和他人,为了获取奖助学金,不惜采取作弊、欺骗等手段,部分大学生拖延甚至拒绝偿还助学贷款。在各高校助学贷款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违约现象。
可见,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上的贫困往往伴随以精神上的贫困,并且后者比前者要更危险,更可怕。而造成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很多,除学生自身的原因外,高校对贫困学生教育引导的缺失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部分高校对贫困大学生虽然在经济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却轻视或忽视了在精神、心理上给予及时的扶持和引导,或者虽然给予了扶持,但方法并不合适。从而导致物质救助未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帮扶、教育作用。因此,只有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同时进行,互为补充,才能使贫困生工作做到标本兼治。
二、 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高校不是慈善机构,能为贫困生提供的资助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助发挥最大的帮扶效用,其关键就是要切实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建立贫困生档案,强化个性指导。每一个贫困生的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家庭,收入方式单一,家庭成员无文化、思想落后、保守;有的是因家庭子女众多,负担沉重;有的是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成员自身无技术、无资金;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家庭突遭变故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学校应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挖掘有利的教育因素,开展个性化指导。如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等。
(二)体现人文关怀,强化心理辅导。贫困生因自卑、孤僻,常故意逃避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显得冷漠、不合群,此时,老师不应简单的批评而应给予格外的关注,通过主动谈心、交流,像朋友、兄长、姐妹一样,付出更多爱心,用真诚、真情去温暖、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开启他们心灵的枷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消除心理阴霾,走出心灵桎梏。
(三)开展理想信念及感恩诚信教育,强化思想疏导。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造成自身贫困的原因,产生了对社会的怨恨情绪和“仇富”心理。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贫困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及感恩诚信教育,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奋斗目标,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积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贡献,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通过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四)树立自强典型,强化榜样教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贫困大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学校要大力挖掘、鼓励和表彰像洪战辉一样的自立自强的学生典型。尤其是对于缺乏精神支柱的贫困生而言,典型事迹将是鞭策和激励他们前进的直接动力。同时,除了正面典型外,还要善于利用反面典型的教育,使贫困生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倾向。
(五)优化校园环境,强化环境引导。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大力倡导艰苦朴素、顽强拼搏、勤俭节约的良好校园风气,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校园环境氛围,使贫困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思想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
总之,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应该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来抓,要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积极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要在细致的工作中、在点滴的关怀中使贫困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 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并能对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有着积极的认识,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勇敢战胜暂时的物质困难,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回报社会,最终达到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目的。这将对促进校园稳定、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宝泉,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 于子旺,曾秀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其心理救助.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J],2007(9).
[3] 聂国锋,洪华平.试论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测试与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教育前线[J],2006(11).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教育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趋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约为10%-2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约为5%-10%。贫困生问题绝不仅是一个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和社会的问题;贫困生问题也绝不仅是一个学生物质贫困的问题,更是一个学生精神、心理、身体乃至学习、就业的多困问题。这是一个令家长揪心、学生忧心、学校和社会担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人才培养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并建立了奖、助、贷、减、免、补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然而这种物质层面的救助,并不能缓解贫困大学生因长期贫困和压力而形成的心理贫困和精神贫困。这种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的救助将不利于推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更不利于 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积极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思想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问题
面对经济压力,加上特殊的生活经历,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不可避免地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出现了与“经济贫困”相对应的“心理贫困”,并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双困生”。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一是失落焦虑。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进入大学后即面临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文化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重大转变,由于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大多贫困生缺乏学习之外的文化艺术特长,难以很快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主流文化生活中,也因此很容易处于茫然、失落、焦虑的状态,并产生失落焦虑心理。二是自卑敏感。贫困大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甚至超过非贫困大学生,但由于经济困难,学习生活条件差,又导致其自尊很难维护。在矛盾冲突中,他们往往从强烈自尊走向强烈自卑,对自己的一切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同时过于敏感,以至排斥老师、同学们善意的帮助和同情。据调查,60%以上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25%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三是孤僻抑郁。由于自卑、表现能力欠佳及难以支付各种交往费用等原因,部分贫困生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周围人进行交流, 对集体活动更是避而远之,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下降,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压力和性格压抑,严重者甚至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四是怨恨偏激。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能力限制,使他们缺少发展自身的物质支持和机会成本,从而产生较严重的相对被剥夺感,再加上个别条件优越学生有意无意地傲慢、炫耀和讥笑,使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怨恨偏激心理,从怨恨自己、父母家庭到怨恨社会、他人,甚至引发恶性突发事件,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极端表现。还有部分贫困生虽经过积极努力,但自身各方面的处境未能得到明显改善,便丧失信心,产生强烈的受挫情绪和绝望心理,甚至采取自杀方式以求解脱,如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大学生杨元元自杀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还有个别贫困大学生为了一时的虚荣和面子,承受不住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强大诱惑,盲目追赶时髦,加重了经济负担,甚至走上偷盗等邪路。
(二)思想问题
大多数贫困生能够正视困难,在思想方面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依赖思想严重。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物质资助体系,在改善贫困生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使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依赖思想,部分贫困生缺乏积极心态和独立自强意识,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报酬,缺乏吃苦精神,只寄希望于学校、社会的无偿资助和减免。甚至出现个别贫困生学习不努力,却极力争要、抢要资助的现象。
2.缺乏上进心。部分贫困生缺乏学习动力,“认为自己不足以有为,随自居于下流”。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突出,甚至违反校纪,却一味怨天尤人,埋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
3.缺乏感恩之心。个别贫困生虽然享受着资助,却没有感恩之心。把国家和社会的资助看成是理所当然,对学校、集体漠不关心,甚至在资助达不到自己要求时还心生怨恨。
4.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部分贫困大学生一味放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挫败感,怨恨社会和他人,为了获取奖助学金,不惜采取作弊、欺骗等手段,部分大学生拖延甚至拒绝偿还助学贷款。在各高校助学贷款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违约现象。
可见,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上的贫困往往伴随以精神上的贫困,并且后者比前者要更危险,更可怕。而造成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很多,除学生自身的原因外,高校对贫困学生教育引导的缺失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部分高校对贫困大学生虽然在经济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却轻视或忽视了在精神、心理上给予及时的扶持和引导,或者虽然给予了扶持,但方法并不合适。从而导致物质救助未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帮扶、教育作用。因此,只有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同时进行,互为补充,才能使贫困生工作做到标本兼治。
二、 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高校不是慈善机构,能为贫困生提供的资助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助发挥最大的帮扶效用,其关键就是要切实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建立贫困生档案,强化个性指导。每一个贫困生的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家庭,收入方式单一,家庭成员无文化、思想落后、保守;有的是因家庭子女众多,负担沉重;有的是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成员自身无技术、无资金;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家庭突遭变故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学校应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挖掘有利的教育因素,开展个性化指导。如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等。
(二)体现人文关怀,强化心理辅导。贫困生因自卑、孤僻,常故意逃避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显得冷漠、不合群,此时,老师不应简单的批评而应给予格外的关注,通过主动谈心、交流,像朋友、兄长、姐妹一样,付出更多爱心,用真诚、真情去温暖、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开启他们心灵的枷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消除心理阴霾,走出心灵桎梏。
(三)开展理想信念及感恩诚信教育,强化思想疏导。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造成自身贫困的原因,产生了对社会的怨恨情绪和“仇富”心理。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贫困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及感恩诚信教育,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奋斗目标,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积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贡献,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通过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四)树立自强典型,强化榜样教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贫困大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学校要大力挖掘、鼓励和表彰像洪战辉一样的自立自强的学生典型。尤其是对于缺乏精神支柱的贫困生而言,典型事迹将是鞭策和激励他们前进的直接动力。同时,除了正面典型外,还要善于利用反面典型的教育,使贫困生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倾向。
(五)优化校园环境,强化环境引导。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大力倡导艰苦朴素、顽强拼搏、勤俭节约的良好校园风气,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校园环境氛围,使贫困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思想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
总之,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应该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来抓,要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积极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要在细致的工作中、在点滴的关怀中使贫困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 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并能对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有着积极的认识,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勇敢战胜暂时的物质困难,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回报社会,最终达到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目的。这将对促进校园稳定、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宝泉,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 于子旺,曾秀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其心理救助.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J],2007(9).
[3] 聂国锋,洪华平.试论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测试与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教育前线[J],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