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分开了,那年她5岁。
  自从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就没听过关于父亲的任何好话。离婚一定是这个男人的责任,她始终这样认为。
  “可怜虫,可怜虫,没爹的孩子是可怜虫……”社区里的孩子们手拉着手把她围在中间,绕着她转。自始至终,她神情淡漠,一声不吭,直到那些孩子觉得无趣走开后,她才皱了皱眉头。
  后来她上大学了,18岁。
  到学校报到的那天,她一个人坐上了火车。推开宿舍门时,本应是四个人的房间挤满了人,哥哥姐姐、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她站在原地,看着“爸爸”们修理器具,“妈妈”们铺床叠被。一位“爸爸”堆着满脸的笑容对她说:“同学,我女儿没住过校,你们要互相帮助,好好相处呀!”她也堆着满脸的笑容点了点头,穿过他们,开始整理衣物。
  几年后,她去参加朋友的婚礼,24岁。
  音乐响起,新娘出来了。眼前的这个女孩和平时完全不一样:化着精致的妆,穿着拖地白色婚纱,手捧鲜花,浅浅笑着。女孩的父亲握着这对新人的手,对新郎说:“我女儿从小就没吃过苦,你可要好好待她啊……”
  后来,她也结婚了,28岁。
  她一个人走在红地毯上,走向对面那个满眼都是她的男孩。这时,酒店门口,一个陌生男子被拒之门外,凝视着门口摆放的婚纱照,悄悄地、轻轻地、迟疑地抚摸着婚纱照上的女孩子。
  有一天,她下班回家,走在巷子里,突然发现有一个人站在转角处,她心里一惊,但恐惧逐渐被震惊代替,那张脸是记忆中父亲的脸,只不过苍老一些,不,苍老很多。
  “我可以去你那边抽个烟吗?”
  “看到那边那堵墙了吗?我不欢迎你。”
  “……”
  结婚没多久,她怀了孕,生了一个女孩,十分可爱。女儿很懂事,从上小学三年级起,就自己乘公交车去学校,按时去,按时回来,不让她操心。
  可是现在,已经比平时晚了半个小时,女儿还是没有到家。她心急如焚,打了若干个电话,正准备打110时,手机响了,警察打来的。她什么东西也没拿,跌跌撞撞地打車去了医院。
  警察说,“公交车上,有人持刀伤人,多人身负重伤,但是……”没等警察说完,她就跌坐在地上,目光呆滞,一阵阵发抖,“但是您女儿没事,刚刚被带去休息了,只是……”她抬起头,“只是那个护着您女儿的人情况不太好,被歹徒……”她又低下头,嘴唇微微动了动,“是一位中年男子,您女儿说他每天都乘坐这辆车,偶尔会和她说说话……”她缓缓用手捂住眼睛,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是他。
  她想,如果他可以醒过来,她会邀请他到家里坐坐,那堵墙对面的家。她可能会允许他抱抱女儿,或许。如果是晚上,她也可以为他做一顿晚餐,和他一起看一会儿电视,再聊聊天。若一切都顺利的话,就问问他当年的事……
  没过几天,医生让她节哀顺变,而那个伤人的歹徒被查出来患有精神病。
  出了医院的门,她感受不到初夏的风,闻不到雨后淡淡的草叶香,甚至连饿不饿、累不累、想不想哭都不知道了。身体里面仿佛有一个无底深渊,无限回荡着她崩溃的声音。
  经过几番波折,她找到了他的住处。走进卧室,打开抽屉,看见一沓相似的本子,竟是他的日记。“1990年:我收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礼物—一个女儿……”“1994年:她变了,变得疑神疑鬼、尖酸刻薄了……”“1995年:她把女儿带走了,让我永远也别想见到,我不会放弃的……”“2000年:今天是女儿的生日,我买了一个蛋糕……”
  处理好所有的事情,她去学校接女儿回家。“妈妈你看!”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她缓缓抬起头,一个鲜红的“拆”字,写在那堵墙上。
  听说主管部门给的理由是:阻碍交通。
其他文献
林珂,中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出色的女诗人之一,曾任海南出版社编辑,出版有诗集《在夜的眼皮上独舞》《哑夜独语》《K型感觉》,诗文集《隔纸听海》,她的诗歌创作基于她对艺术真
期刊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化、结构化,文学创作过程中主题思想明确性、人物形象的简单化或单面化就是这种整体化、结构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德里达将这一整体化、结构化倾向称为中心化倾向,这种倾向在传统文本和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故解构主义理论攻击的主要目标是中心化的倾向或者说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换句话说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秩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后,人类中心主义传统逐渐成为西方主流的价值观,建构了自我
期刊
汉乐府民歌《上邪》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千古绝唱,动人心魄的誓词短短数十字却被传诵至今.与其同名的长篇小说《上邪》却大胆解构了古老情歌《上邪》所歌颂的不渝爱情,她笔
期刊
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国内地乡土小说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发生的第二次乡土文学论争中,乡土文学派认为乡土文学写作应摒弃现代主义手法,回归乡土写
期刊
目前,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与学习能动性的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其深入地挖掘人物形象,随后从多个方面去了解作品与世界。  一、从描写角度来看  (一)从具体描写入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描写  在形象化语言当中,分析描写成为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且生动描绘的必要手段。学生需要从文章中描写的对象入手,通常在分析时包括人
期刊
《文城》封面是张晓刚画作《失忆与记忆:男人》,内容是一个人的一只眼睛眼含泪水,面庞上带有痕迹,可能这种痛苦已留下深深的伤痕,永远无法消去。能够从封面中寻找一些线索,可能又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一、懵懂—若如初见  余华此次主人公的名字为林祥福,又是一个非常讨喜的名字。林祥福抱着女儿、背着庞大的包袱不远千里寻找文城(地名),他在找谁?还得从他的背景说起,林祥福出生于富庶家庭,五岁时父亲突然去
期刊
“他者”理论这一思潮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他首先提出了“同者”和“他者”的对立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了他者的“凝视”概念,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主客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品钦的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叙述了一位发生蜕变的女性形象—奥迪帕。主人公奥迪帕是一位典型的女性形象。小说的亮点在于探寻奥迪帕在寻求遗嘱真相过程中的种种遭遇,完美地再现女性的蜕变过程,展现女性从自主自愿地依靠男性到自我解救
期刊
午后的两个小时,向来是白日里最安静的时刻。校园里的人们陷入餍足后的倦怠。正午的阳光普照,落到静立的树木上,被树叶反射出粼粼的光。站在四周的安静里,看着那些树叶晃啊、晃啊,头脑便有些昏昏的。  可是周围并没有风。晃不动树叶,也撼动不了四周的沉静。  这是阿澶最讨厌的环境—尽管她不明白缘由。她讨厌这沉沉落下的阳光和这令人昏沉的安静。阿澶坐在自习室里,望着静谧湛蓝的天空,漫无边际地想着。很久以前,她也有
期刊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蛰伏一季的人们,熬过数九寒天,终于盼来了春天。性急些的人,按捺不住,豪气地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轻便的春服,带上老人、孩子,宠物小狗也不落下,倾巢而动,走出户外舒展舒展,去乡村郊野,踏青寻春,看草长莺飞,柳绿桃红,感受时令的更迭轮转。  我也不能免俗,加入这春天出游的行列。早春的一个周末,难得的好天气,弟弟、弟媳带上孩子,邀我一起去附近的小镇杨店看桃花。  杨店看桃花,若
期刊
才女张爱玲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丝毫不吝啬表现自己对于服饰的喜爱,这种喜爱是文化上的相互认同,更是个人情感的集中表现。在张爱玲的笔下,服饰的价值远远比人物的外貌、性格更加重要:其尽力描写人物心情变化时、情感遭受波折时服饰的变化特点,借由“外在”的改变来渲染相关形象。对于张爱玲来说,服饰中包含着的艺术、色彩与工艺之美吸引着她,也使得故事中的人物重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感性与狂热并存的表达方式,正是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