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肌皮瓣桥接胫后血管修复对侧下肢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ruary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游离肌皮瓣与健肢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对侧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对10例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健肢胫后血管与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联合胸脐皮瓣、股前外侧肌肌皮瓣的血管吻合,形成以健肢胫后血管为蒂的顺行或逆行桥式皮瓣,交腿修复对侧小腿下段及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面积40 cm×21 cm~22 cm×15 cm,皮瓣切取面积48 cm×26 cm~25 cm×18 cm,供瓣区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双小腿应用克式针分别在胫骨中上段及跟骨部位固定,4周后拔除克式针,双小腿进行功能锻炼,5~8周断蒂。其中6例患者皮瓣断蒂时行健肢胫后动脉再吻合。

结果

10例患者的游离皮瓣均成活,3例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修薄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患肢行走功能逐渐恢复,外观满意,健肢再次吻合的胫后动脉通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

小腿下段及足部有广泛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患者,应用局部皮瓣或传统交腿皮瓣不能修复,且患侧肢体胫前或胫后动脉有1条受损,不能作为吻合血管行游离皮瓣移植者,可根据不同创面选择合适的游离肌皮瓣予以桥接移植修复,可降低截肢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肢修复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骨组织标志点三维坐标的测量分析法在颅面骨骼畸形患者实施轮廓整复术中的作用。方法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0.0软件,调整头颅三维模型在系统坐标系内的位置,使得眶耳平面与坐标系的水平面平行,中矢状面与坐标系的中矢状平面重叠。在三维模型上标记测量点并提取其三维坐标值,分别获取两侧对应测量点三维坐标相对于系统中矢状面的三维差值,以测量结果为指导分块截除多余病变骨,实施轮廓整复手术。结果三
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FDA1趾末节趾骨的FDA1甲瓣+第2趾近侧趾间关节组合移植修复拇指Ⅱ~Ⅲ度缺损的方法。方法2004年5月至2012年7月,对25例25只拇指外伤性Ⅱ~Ⅲ度缺损,根据健侧指近、末节指骨的总长度、末节指骨长度、末节指体最粗处周径、甲床长度及宽度,以及修整后的伤指近节指骨残留长度、近节残指体长度等测量数据,设计同侧足带部分FDA1趾末节趾骨的FDA1甲瓣+第2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拇
目的报道FDA1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FDA1趾胫侧底动脉与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以第1跖趾关节近端(2.2±0.7) cm处的FDA1趾胫侧底动脉穿出点为旋转点,以旋转点与内踝尖之间足内侧缘静脉走向为轴心线,设计FDA1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FDA1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共5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1~1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外的降解速率,以获取维持注射填充美容效果时间较持久,并最终可完全降解的、安全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注射用美容填充剂。方法①在碱性条件下,选择分子量分别为4×105、8×105、10×105、12×105的透明质酸钠与二乙烯基砜交联配制胶体;②筛选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透明质酸凝胶组(A组)和透明质酸原液组(B组),A、B组再各均分为3小组,每小组背部皮
期刊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实用而又打破传统任意皮瓣长宽比例限制的的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在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主导的肋间穿支系统供血范围内,于健侧胸壁沿肋骨走向设计皮瓣,皮瓣不带知名血管,蒂部近胸骨,以皮下组织蒂(含筋膜)为蒂似网球拍状,通过隧道转移修复对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溃疡。临床治疗9例,皮瓣最大11 cm×13 cm,最小5.0 cm×3.5 cm,蒂宽2.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