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眨眼功夫,离开郴州湘南学院办刊物整十年。一切似乎都在进步,唯独我曾经茂密的头发日渐稀少。
  盡管这十年写过上百篇评论和考证文章,今天提笔来写这篇纪念《艺术中国》创刊十周年的文章,却颇有些茫然。十年办刊,甘苦自知,可从哪下手,写哪些人哪些事,是自我表扬一番,还是总结经验教训,我颇有些迟疑。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还是借此机会向十年来支持我办刊的伯乐和师友致谢吧!
  一、感恩伯乐
  首先,我要感谢原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和朱建纲两位同志,他们都是书法家,是周用金同志在《文艺生活》的文学版陷入低谷时,力主刊物转向书画领域,提议创办《艺术中国》杂志。与此同时,在他所主导的全国范围内招考100名文化人才工程中,我有幸考入杂志社工作。在周用金同志调离文化厅之后,朱建纲同志接任,他是一位极富学养的文化官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两位厅长都曾多次单独找我谈话,对办好《艺术中国》杂志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朱建纲同志在转任湖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局长后,还曾在杂志社最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拨款五万元奖励,以解燃眉之急,至今令我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二、感恩师长
  2009年9月,我刚进杂志社,当时杂志面临稿源不足无法按时出刊的窘境,我当即决定携助手王建国北上我的母校――首都师范大学求援。恩师叶培贵教授,当时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的院长,一方面,我托他带我请欧阳中石先生为《艺术中国》题写刊名,另一方面听取他的意见,请他出面代我组稿打开局面,叶老师还欣然挥毫,题写“艺术传中国,湖湘泽八方”,为我立志以学术办刊奠定了基础。
  著名学者、作家、收藏家刘鸿伏先生与我相识于2002年,那时候我还在郴州师专教书法,他在郴州宜章县扶贫挂职,因他有15年办刊的丰富经验,所以我进杂志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登门拜访向他请教。刘老师不仅给我出谋划策,还多次为《文房清玩》栏目撰写稿件,那些凝聚了他多年研究心血和智慧的文字,无不透着他深厚功底与对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
  最令我感动的是萧金鉴先生。其实从认识萧老到他去世不到两年。2010年5月,《绘图双百喻》的作者陈四益来湖南,欧阳强老师在松桂园设宴接风,始终笑盈盈的萧老坐我对面,送给我几本他编辑的《书人》。此后,萧老几乎每隔两月就会来杂志社,每次来了都会带上新出的《书人》。 萧老长年受糖尿病困扰,体态偏胖,行动不便,杂志社在三楼,他爬上楼来总是气喘吁吁。甫一落座,就会问我要新出的《艺术中国》杂志,一边翻一边说:“办得越来越好了,不容易!不容易!”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被市场经济裹挟的某些艺术家往往把自己看得很高,对编辑却持一种怀疑的情绪,受气也是常有的事。犹如大牌的明星艺人,没出名时盼出名,出了名却又时刻提防着媒体。作为资深编辑,萧老总是为我排除各种烦恼,还不断给我推荐好稿件。我也常常将自己写的文章请他修改,他每次都会悉心指导,完了还会重复着说“前途无量,前途无量”。我明白,这是萧老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期望。
  2010年11月,我与萧老到成都参加“全国第八届民间读书年会”,和萧老同居一室。刚一住下,他就带着我一一拜访各位学界前辈,热心地推荐《艺术中国》杂志,帮我约稿。第二天,又带着我采访流沙河先生。
  萧老长我32岁,是我的父辈,他对藏书的执着、对书友的真诚、对晚辈的关爱,尤其对编辑事业的责任感,深深地感染着我,他如同一盏明灯,给我以指引,给我以教诲,鞭策我不断前进,至今未敢懈怠,萧金鉴先生,是恩师邬惕予先生仙逝后最令我尊敬的师长。
  作家周实是原《书屋》杂志主编。我还在大学教书期间,就是《书屋》杂志的忠实读者,被杂志中闪烁的精神光芒、深邃的人文史观所吸引。认识周老师的时间不到五年,是经彭国梁先生引荐的,他是我敬重的作家、资深编辑,却经常请我吃饭,饭后又常把我拉到一边,苦口婆心勉励我,给我出主意,还经常发微信叮嘱我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对我的一些闪失差错总是及时提醒,我想:他是带着遗憾离开《书屋》杂志的,他对我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希望湖南这本刊物办得更好、更长久、更有影响。我常说“文人相亲”,周先生对我的关爱,就是典型的文人相亲,他是继萧金鉴先生之后,我的又一位办刊导师!
  三、感恩团队
  《金鹰报》视觉总监刘欢乐某次来杂志社,当他得知我们只有几个人办杂志时,大为惊讶,说:“你们太厉害了!我们20多个人办报纸,小年轻还经常叫苦连天!”的确如此,我们杂志社人数虽少,但每个人都是精兵强将,执行社长曾冬,不仅是才华横溢的畅销书作家,还是个电脑网络高手,在无纸化办公的年代,他的写作水平加上对电脑的灵活运用,为杂志高效率的日常运转提供了保障;温柔贤良的文字编辑许湘湘,细致周到,十年的文字稿几乎是她一个人审完;思维活跃的美术编辑刘艳,大学还没毕业就进入杂志社,设计水平迅速提高,极大提高了杂志的艺术品位;刊庆十周年前夕,将青春献给了杂志的谭西调往后勤部,接手一个又一个的组联工作,完成得高效、圆满;这两年才入社的吴纯副社长接手一个又一个的组联工作,完成得高效、圆满,实现了人员更迭时的无缝对接。
  编制有限,我们就外请:著名雕塑家、理论家钱海源先生和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谢雱教授是我们十年的后援,两人不辞辛劳为《艺术中国》做了大量撰稿、组稿工作。自《艺术中国》创刊以来,钱海源先生先后为我刊撰稿推介过潘鹤、张幼兰、林墉、苏华、尹定邦、关则驹、李金明、邹达清、熊启雄、陈九林、胡江、许固令、羊草、伍海波和王梁益等广东的美术家,以及江西的王林森、孙宪和江苏的蔡萌萌等著名画家。《艺术中国》在美术界有一席之地,钱老是大功臣。近几年,钱家公子朱明也出任《艺术中国》副主编,推出了不少新生代画家。钱老先生目光如炬,嫉恶如仇,我与他虽然相差几十岁,却有着许多共同的理念,他常常鼓励我坚持“守正”的办刊理念,当前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推广“守正创新”,其实我早在2015年就策划了“守正”全国楷书百家展的品牌,持续至今。   此外,我们在北京、深圳、广州设立工作站,请朱麟、李丛等人组稿,在南京、厦门、苏州、杭州、常州聘请朱友舟、陈婷筠、王中焰、王友良、诸明月等人为特约编辑,其中朱友舟教授是我师弟,当年我买火车票送他去南京读研的场景依稀如昨。十年来,他为我刊在江苏、浙江广泛发动拓展稿源,功不可没;从2010年6月开始,台湾著名书法家陈志声为我们开创了《艺术台湾》栏目,2016年台湾艺术研究院林富男先生加入,十年来我们每一期推介一名台湾艺术家,从未间断。两岸一家,血浓于水,靠的是文化艺术的血脉,《艺术中国》十年如一日,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一家坚持致力于两岸交流的刊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璀璨光亮,定将载入两岸文化交流史!
  郴州湘南学院刘兴国,我曾经的同事,他为人朴实、真诚,是一位优秀的理论家、画家、书法家,十年来完成了大量的命题作文,尤其是2017年用一年的时间,为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撰写了70万字评论。2019年5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全国巡展在北京开幕,研讨会上,以尚辉为首的国内美术界权威们一致评价他“不是教授,胜似教授”!
  李国强是一位农家子弟,湖南师范大学文献学研究生,创办了一家书法培训学校,近三年协助我完成了多篇采访,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作家丁文为我刊“草根艺术家”“艺林漫谈”等栏目频频写稿,是我敬服的“快字手”!
  四、感恩学生
  离开高校十年,我从未放弃书法教学,从2014年创建微信教學群,学生遍布海内外,他们中既有公务员,也有大山深处的贫困农妇,还有曾经的嗜赌工头和网瘾少年,以及黑的司机。子夜、清晨,厕上、枕边,饭桌、高铁、旅途,几乎无时无刻我都在改作业,每天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看他们争先恐后交作业,我的心里都充满了快乐,每当学生们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我的喜悦甚至远超他们本人,对我来说,改作业就是一种娱乐,是我教了学生,学生们也陪伴了我,给我无限的动力。
  大弟子王建国是最早陪我北上京城的助手,他不仅协助我教学,还对我年迈的父母多有关照,解我后顾之忧;刘薇珊对我办刊中遇到的资金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利用在湖南省财政厅教舞蹈的工作机会,主动向有关领导推荐《艺术中国》杂志,财政厅文化处领导慧眼识珠,从2019年起,湖南省财政将《艺术中国》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款五十万,为我消除了积压心头多年的经费隐痛。
  五、感恩衣食父母
  办杂志离不开作者和读者,读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尤其是默默无闻从网上下载付费的海内外读者,十年来,是他们支撑了《艺术中国》跻身百家排行榜!
  作者同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艺术杂志的作者队伍又包括两类朋友:艺术家和评论家。十年来,我们宣传推介了1000多名艺术家,他们当中既有享誉海内外的文怀沙、周令钊、黄永玉、欧阳中石、沈鹏、李铎、林凡等老一辈大家,也有才华横溢的中青年艺术家宋国柱、吴广、李逸峰、史一墨、李莹波、何康泰、庞现军等大批艺坛才俊,是他们给广大读者奉上一道道艺术大餐。纸媒艰难,许多评论作者在我开稿费时,主动提出“办杂志困难,稿费就不要了!”此次《艺术中国》创刊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叶培贵教授坚决不收稿费,令我感动不已!
  黄永玉先生为了支持我们出《艺术湘西》特刊,翻出了压箱底的油画作品,甚至不顾90多岁的高龄亲自扶楼梯给作品拍照,他还以《艺术中国》作标杆,画家萧振中去黄府拜访,他劈头就问:“你上了《艺术中国》没有?”
  清华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教授多次亲自为我刊撰稿,还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所有文图全部交我刊独家连载发表,这些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学者科学家手札一经发表,反响强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同志从繁重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亲笔撰文,开设《书道湖湘》栏目达一年之久,如今《书道湖湘》讲坛已经成为湖南书法界的品牌活动。
  可以说,是评论家和艺术家们共同谱写了《艺术中国》的十年华章!
  十年来,我们坚持“经典与唯美”的选稿标准,坚持“读者至上”的办刊宗旨,终于迎来了曙光。2017年11月的一天,杂志社曾冬接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到海南博鳌开会的通知,谁也没有料到,他从海南会场传来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们的杂志居然入选“2017全国数字阅读影响力海外排行第25名”,这是根据十年来下载付费阅读的排名,全国8000多份刊物,能够入选百佳排行榜第25位,实在令人震奋!而在此前半年,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高度评价我刊“堪称一流”!
  《艺术中国》有今天,最要感谢的是这个时代,这是中国最辉煌的时代,也是纸媒最艰难的时代。网络和手机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订户大量减少,但这也促使我绞尽脑汁去将杂志办出特色,我始终坚信内容为王,守正是本,我更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前进,只要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读者和艺术家服务的方向不动摇,优质的精品刊物永远有市场!
其他文献
李作人不见经传,不大了解。我之所以知道他,也只是多年前在阅读中发现了他的名字。以此为线索,做了一定的了解,才觉得他是一位被尘封多年的热爱木刻事业并有一定成就的人。虽然他并不以木刻家名世,但他与木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何以见得?  第一,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创作过鲁迅像等一批木刻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仅就现存的两帧鲁迅像的木刻原版,也算是硕果仅存,使我们能见到他的木刻功底和达到的艺术高度。把这些
期刊
很多省份都辦了文化刊物,深处内陆的湖南,财力、资讯两无优势,可是湖南省文化馆办的《艺术中国》,其视野与情怀,在同类刊物中都属难得。这与主编的理念直接相关,更与湖南特殊的人文传统分不开。  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一带,但他的影响及其浓重的家国情怀,却远远超出了楚国区域,遍及整个华人世界。因屈原是投汨罗江自尽,他对湖南文人的影响应该更内在一些。近代湘中奇士,仅仅晚清的曾国藩、谭嗣
期刊
忽然想起自己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以及曾经的同事,已经差不多有一半从纸媒退了出来,离开曾经工作生活并为之打拼了大半辈子的报纸或者杂志,想必一定有许多遗憾和不舍、无奈和落寞。这些人从纸媒退出来之后,年龄已经老大不小,有的甚至只差那么几年就要退休了。他们或者闷居家中,或者重新寻找生存的出路。但他们已经很难在当下从容地谋饭了,旧光景不再,心里的失落是不言而喻的。原因似乎很简单,那就是这些纸质媒体都在强大的自
期刊
篆刻者,“心”刻也。任君,建玮,字任庵,十不全斋主、九叶园中人。数载于篆刻艺术,以刀代笔,精勤不辍,在方寸之内书写其对天地万物造化之大美的诠释。  弘一大师常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任庵为人尊师重道,谦和有礼。念念不忘恩师教导,时时求访同道诸友。于其外,他酷爱藏书,凡哲学、文艺、诗词之书籍,收藏甚多,且时常翻阅,开卷有益,扩充其心胸,调达其性情,助益其艺事,完善其人格。  任庵所治印章,朱白相间
期刊
2008年5月7日,我再次回到文艺生活杂志社,担任副主编。形势远比我1996年8月重回杂志社严峻。那次是肖洁然老师当家(社长),虽然刊物发行量和鼎盛时期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尚能支撑。他放手让我干,我可以说是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光邮局发行量就比上年上升了一半以上。2000年年底,我是怀揣省政府的嘉奖令离开的。离开后的好几年我都有参加杂志社的邮局征订前的策划。而这次,我刚进杂志社,诚邀我回来的当家副社
期刊
《艺术中国》都已经创办整整十年了!这真的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我与它相识,算不得太久,大概也就三四年吧,我看到它近几年是这个样子:一个月一期,印得很精致,每一期打开来,都有可读的篇章。  作为一个过去曾经编过杂志的编辑,我该说点什么话才算得是祝贺呢?想了一想,心里说:是否能够摘几篇自己在编杂志时所写下的编辑絮语作为我对他们的工作状态的理解?人们不是说“理解万岁”吗?有的时候,人的理解,也算得是
期刊
2017年10月15日下午3点,“张仃诞辰百年纪念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七个单元,展出张仃先生70余年艺术人生中的历史照片以及漫画、年画、宣传画、工艺美术、电影动画、艺术设计、装饰画、壁画、彩墨画、焦墨山水画、书法等作品近300件,全面呈现张仃一生为中国革命和文艺事业做出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回望张仃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远境界,展示他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以此向张仃百年诞辰致以崇高敬
期刊
王烈的画大体来说可以区分为乌托邦以前和以后。撇开细微的差异的话,可以说一个是反映了现实,一个是画出了想象空间。从年代来看,上世纪90年代初期集中创作的越冬系列和中期(1995)的立体作品——自然时间空间系列属于前期,此后主要用多种形式改变和深化了新武陵桃源或是乌托邦系列。画家的作品从外观上以乌托邦为起点区分为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但是这两个空间(还有空间意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期刊
清华早期为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公费留美。1925年创设大学部后,在培养人才上才逐渐摆脱以留洋为目的,但无论是北京政府时期,还是南京政府时期;无论是相对和平时期,还是外患内忧时期,清华均坚持派遣和资助留学生。在“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理念引导下,这些留学生中,约有80%选择学习工程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其余20%则多在法律、政治、财经、教育等领域深造。这一代远涉重洋的理工学者,
期刊
与《艺术中国》的谋面是在2010年,正好十年的时间,虽然中间不是每期都见面,就像知心的好友,即使长时间不见也不妨碍彼此的感情,但心里却总是挂念的。今天是老朋友十年的生日,是应该写点什么的。   作家桐华说过这么一句话:“世上有许多种遇见,最美好的,莫过于在我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时光在每一秒的绽放与流动中变得珍贵而隽永。”我与《艺术中国》的遇见,在这种最美好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的美妙。把这种美好和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