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对纸尿裤化学性能检测的现状,分析了纸尿裤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化学物质及其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并阐述了目前我国对部分检测项目的要求。
关键词:纸尿裤;危害;检测项目;要求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纸尿裤已逐步成为部分人群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消耗品。现今市面上大多纸尿裤是由面层、导流层、吸收芯层和背层四个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尿布相比,具有吸收量大、方便、易携带等优点,由于纸尿裤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使其更受消费者青睐,许多生产企业纷纷涌入其中,导致市场上纸尿裤的种类繁多且质量参差不齐。为让消费者区别纸尿裤质量优劣,国家先后发布QB/T 2493-2000《纸尿裤(含纸尿片/垫)》、GB/T 28004-2011《纸尿裤(片、垫)》、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等一系列与纸尿裤相关的标准,目的是为了更好控制市场上出售纸尿裤的产品质量,让消费者用上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本文将基于现状,对我国标准中所提及的部分检测项目进行介绍。
1 我国对纸尿裤的部分检测项目介绍
1.1 PH值
1909年丹麦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PH这一概念,即PH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堿程度的衡量标准。皮肤表面pH值是皮肤的生理指标之一,老年人及新生儿皮肤表面pH值较高,新生儿皮肤表面的PH值为中性,需数周其皮肤表面的PH值才能达到正常成人偏酸水平(5.0左右)。研究发现,穿着纸尿裤会显著增加皮肤湿度和皮肤PH值,当纸尿裤PH值过大偏离人体皮肤表面PH值即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过敏或红屁股、尿布皮炎病等症状[1]。尤其是婴儿,其皮肤特别娇嫩,很容易受化学品刺激和腐蚀。因此,纸尿裤的PH值对于使用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纸尿裤的PH值是通过测试纸尿裤的水萃取液PH值来确定的,是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的技术指标。目前,我国对纸尿裤的PH值检测标准按照GB/T 28004-2011《纸尿裤(片,垫)》来检测,其中规定PH值技术指标在4.0到8.0之间[2]。
1.2残留单体(丙烯酸)
纸尿裤的核心部位是吸收芯层,而在这一层中起主要作用的则是高吸水性树脂(SAP),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吸液率高、保液性强等特点的新型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目前广泛应用的高吸水性树脂多为丙烯酸类合成树脂。纯的丙烯酸是无色澄清液体,带有特征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眼睛、鼻、喉、皮肤等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3类致癌物清单中,丙烯酸位列其中。因此对丙烯酸基高吸水性树脂中的单体残留有一定的限量要求。尤其是作为医疗卫生产品 ,丙烯酸残留量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对纸尿裤中残留单体(丙烯酸)的检测是按照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来执行的,其中规定了残留单体(丙烯酸)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婴儿纸尿裤(片、垫)用≤800mg/kg,成人纸尿裤(片、垫)用≤1000mg/kg。
1.3挥发物含量和可萃取物含量
由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组成的纸尿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挥发或经尿液、汗液浸泡后萃取出丙烯酸及丙烯酸盐(例如:丙烯酸单钠盐)类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为了确保纸尿裤的使用安全,在标准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中对纸尿裤中高吸收性树脂的挥发物含量和可萃取物含量做出要求,其中规定挥发物含量≤10.0%,可萃取物含量≤25.0%。
1.4 重金属
重金属通常是指密度大于5 g/cm3的金属,几乎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毒性。重金属还具有一大特性就是会在人体内富集且很难排出体外,当富集的程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使人体产生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并引发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精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等症状。在纸尿裤中可能会存在汞、镉、铬、铅及砷等几种。其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材料中本身就带有,另一种就是印刷图层或助剂中存在的[4]。当穿着重金属超标的纸尿裤时,其中的重金属可通过与人体的摩擦及汗液等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富集,从而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对婴幼儿纸尿裤中的重金属做出了要求,规定其检出的铅含量≤10mg/kg、砷含量≤2mg/kg、镉含量≤5mg/kg、汞含量≤1mg/kg。
1.5 增塑剂
在增塑剂中最常用的为邻苯二甲酸酯,其在工业上通常作为聚合催化剂的内供体,在生产过程中极有可能残留在产品中。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与人体接触迁移到人体内,当人长期与其接触则可能会使人致癌、损伤肾和肝、影响生殖体统或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尤其会对儿童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大的危害。纸尿裤在制造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高分子聚合材料,所以纸尿裤中可能存在邻苯二甲酸酯。因此,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规定了DBP、BBP、DEHP三类增塑剂的总量≤0.1%。
1.6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当室内甲醛浓度大于一定程度则会引起人咽喉不适或疼痛、胸闷气喘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4年6月15日发布的第153号《甲醛致癌公告》,正式确定甲醛为致癌物质。10个国家的26位科学家对甲醛致癌证据确认后证明吸入甲醛会引起鼻咽癌、鼻窦癌以及肺癌,并充分证明甲醛可引起白血病。在纸尿裤的生产过程中,其采用的背胶胶粘剂就含有大量游离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一些纸尿裤生产厂家为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会使用劣质粘胶剂,这种劣质背胶粘胶剂中的甲醛含量会严重超标。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分别对婴幼儿纸尿裤和成人纸尿裤做出了规定,其婴幼儿纸尿裤中甲醛释放量不得检出。 1.7可迁移荧光物质
可迁移荧光增白剂能提高纸制品的白度和亮度,且不会引起纸浆的化学耗损,起到漂白剂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部分生产企业为遮掩使用劣质原料生产纸尿裤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少量荧光增白剂,从而达到使其‘漂亮’的效果。然而,经过研究发现,荧光增白剂属于具有潜伏、累积作用的物质。纸尿裤的生产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可以通过迁移在人体内蓄积,从而削减人体免疫力,使人体健康受到极大伤害[7]。因此,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规定不能含有可迁移荧光物质。
2 总结与展望
纸尿裤的产品質量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化学性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巨大。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纸尿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纸尿裤也在不断的升级换代。为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在今后应:(1)加大对纸尿裤中可能存在其他危害物质的研究,确保其在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中不被遗漏;(2)及时更新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质的出现;(3)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监控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纸尿裤,并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参考文献:
[1]Blume-Peytavi.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per dermatitis[J]. Pediatric Dermatology, 2018,35:s19–s23.
[2]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S].
[3]Kirstin Kosemund.Safety evaluation of superabsorbent baby diapers[J].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9, 53:81–89
[4]王锦鹏. 纺织品中重金属快速筛选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7.
[5]Satoko Ishii.Investigation of the amount of transdermal exposure of newborn babies to phthalates in paper diapers and certifification of the safety of paper diapers[J]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5,73:85-92
[6]陈溶谦.纸尿裤和卫生巾中的甲醛检测[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2):133-134.
[7]刘冬虹,胡晓露,谢永萍,谢文缄,戴航,贾芳,廖惠媚.婴幼儿用纸尿裤(片)及隔尿垫巾中荧光增白剂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7,46(12):2451-2453+2586
关键词:纸尿裤;危害;检测项目;要求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纸尿裤已逐步成为部分人群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消耗品。现今市面上大多纸尿裤是由面层、导流层、吸收芯层和背层四个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尿布相比,具有吸收量大、方便、易携带等优点,由于纸尿裤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使其更受消费者青睐,许多生产企业纷纷涌入其中,导致市场上纸尿裤的种类繁多且质量参差不齐。为让消费者区别纸尿裤质量优劣,国家先后发布QB/T 2493-2000《纸尿裤(含纸尿片/垫)》、GB/T 28004-2011《纸尿裤(片、垫)》、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等一系列与纸尿裤相关的标准,目的是为了更好控制市场上出售纸尿裤的产品质量,让消费者用上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本文将基于现状,对我国标准中所提及的部分检测项目进行介绍。
1 我国对纸尿裤的部分检测项目介绍
1.1 PH值
1909年丹麦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PH这一概念,即PH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堿程度的衡量标准。皮肤表面pH值是皮肤的生理指标之一,老年人及新生儿皮肤表面pH值较高,新生儿皮肤表面的PH值为中性,需数周其皮肤表面的PH值才能达到正常成人偏酸水平(5.0左右)。研究发现,穿着纸尿裤会显著增加皮肤湿度和皮肤PH值,当纸尿裤PH值过大偏离人体皮肤表面PH值即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过敏或红屁股、尿布皮炎病等症状[1]。尤其是婴儿,其皮肤特别娇嫩,很容易受化学品刺激和腐蚀。因此,纸尿裤的PH值对于使用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纸尿裤的PH值是通过测试纸尿裤的水萃取液PH值来确定的,是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的技术指标。目前,我国对纸尿裤的PH值检测标准按照GB/T 28004-2011《纸尿裤(片,垫)》来检测,其中规定PH值技术指标在4.0到8.0之间[2]。
1.2残留单体(丙烯酸)
纸尿裤的核心部位是吸收芯层,而在这一层中起主要作用的则是高吸水性树脂(SAP),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吸液率高、保液性强等特点的新型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目前广泛应用的高吸水性树脂多为丙烯酸类合成树脂。纯的丙烯酸是无色澄清液体,带有特征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眼睛、鼻、喉、皮肤等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3类致癌物清单中,丙烯酸位列其中。因此对丙烯酸基高吸水性树脂中的单体残留有一定的限量要求。尤其是作为医疗卫生产品 ,丙烯酸残留量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对纸尿裤中残留单体(丙烯酸)的检测是按照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来执行的,其中规定了残留单体(丙烯酸)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婴儿纸尿裤(片、垫)用≤800mg/kg,成人纸尿裤(片、垫)用≤1000mg/kg。
1.3挥发物含量和可萃取物含量
由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组成的纸尿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挥发或经尿液、汗液浸泡后萃取出丙烯酸及丙烯酸盐(例如:丙烯酸单钠盐)类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为了确保纸尿裤的使用安全,在标准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中对纸尿裤中高吸收性树脂的挥发物含量和可萃取物含量做出要求,其中规定挥发物含量≤10.0%,可萃取物含量≤25.0%。
1.4 重金属
重金属通常是指密度大于5 g/cm3的金属,几乎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毒性。重金属还具有一大特性就是会在人体内富集且很难排出体外,当富集的程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使人体产生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并引发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精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等症状。在纸尿裤中可能会存在汞、镉、铬、铅及砷等几种。其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材料中本身就带有,另一种就是印刷图层或助剂中存在的[4]。当穿着重金属超标的纸尿裤时,其中的重金属可通过与人体的摩擦及汗液等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富集,从而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对婴幼儿纸尿裤中的重金属做出了要求,规定其检出的铅含量≤10mg/kg、砷含量≤2mg/kg、镉含量≤5mg/kg、汞含量≤1mg/kg。
1.5 增塑剂
在增塑剂中最常用的为邻苯二甲酸酯,其在工业上通常作为聚合催化剂的内供体,在生产过程中极有可能残留在产品中。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与人体接触迁移到人体内,当人长期与其接触则可能会使人致癌、损伤肾和肝、影响生殖体统或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尤其会对儿童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大的危害。纸尿裤在制造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高分子聚合材料,所以纸尿裤中可能存在邻苯二甲酸酯。因此,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规定了DBP、BBP、DEHP三类增塑剂的总量≤0.1%。
1.6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当室内甲醛浓度大于一定程度则会引起人咽喉不适或疼痛、胸闷气喘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4年6月15日发布的第153号《甲醛致癌公告》,正式确定甲醛为致癌物质。10个国家的26位科学家对甲醛致癌证据确认后证明吸入甲醛会引起鼻咽癌、鼻窦癌以及肺癌,并充分证明甲醛可引起白血病。在纸尿裤的生产过程中,其采用的背胶胶粘剂就含有大量游离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一些纸尿裤生产厂家为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会使用劣质粘胶剂,这种劣质背胶粘胶剂中的甲醛含量会严重超标。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分别对婴幼儿纸尿裤和成人纸尿裤做出了规定,其婴幼儿纸尿裤中甲醛释放量不得检出。 1.7可迁移荧光物质
可迁移荧光增白剂能提高纸制品的白度和亮度,且不会引起纸浆的化学耗损,起到漂白剂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部分生产企业为遮掩使用劣质原料生产纸尿裤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少量荧光增白剂,从而达到使其‘漂亮’的效果。然而,经过研究发现,荧光增白剂属于具有潜伏、累积作用的物质。纸尿裤的生产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可以通过迁移在人体内蓄积,从而削减人体免疫力,使人体健康受到极大伤害[7]。因此,在标准GB/T 35613-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纸和纸制品》中规定不能含有可迁移荧光物质。
2 总结与展望
纸尿裤的产品質量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化学性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巨大。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纸尿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纸尿裤也在不断的升级换代。为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在今后应:(1)加大对纸尿裤中可能存在其他危害物质的研究,确保其在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中不被遗漏;(2)及时更新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质的出现;(3)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监控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纸尿裤,并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参考文献:
[1]Blume-Peytavi.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per dermatitis[J]. Pediatric Dermatology, 2018,35:s19–s23.
[2]GB/T 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S].
[3]Kirstin Kosemund.Safety evaluation of superabsorbent baby diapers[J].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9, 53:81–89
[4]王锦鹏. 纺织品中重金属快速筛选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7.
[5]Satoko Ishii.Investigation of the amount of transdermal exposure of newborn babies to phthalates in paper diapers and certifification of the safety of paper diapers[J]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5,73:85-92
[6]陈溶谦.纸尿裤和卫生巾中的甲醛检测[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2):133-134.
[7]刘冬虹,胡晓露,谢永萍,谢文缄,戴航,贾芳,廖惠媚.婴幼儿用纸尿裤(片)及隔尿垫巾中荧光增白剂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7,46(12):2451-2453+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