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但是,社会上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淡漠,法律意识不强颇有微词。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浸染下,一些青少年的行事准则、思维方式与传统观点相悖。某些青少年冷漠、偏激或者与社会并不接触。本文就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中职思想品德教学 社会责任感 培养策略
  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极易情绪冲动,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如今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中,青少年容易产生“以我为尊”的负面价值观,自视过高且对社会现状与发展漠不关心。在青少年的可塑期,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尽所能地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矫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平台。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应提高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原因分析
  1.家庭培养:重物质轻精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举动产生影响。在如今的快生活节奏中,家长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多数是“空中飞人”。家长往往直接在家里请保姆、阿姨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或者直接将金钱丢给孩子,任孩子自给自足,忽略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和道德教育。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传统上的言传身教无法发挥正面作用。孩子长期处于缺乏亲人的教导中,性格往往容易变得偏颇、价值观畸形,素质低下,对于人情世故缺乏正确的理解,社会责任感淡漠。除此之外,家长还常以成年人“一切以利益为先”、“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行为准则教育孩子,也会使中学生自私自利、对他人漠不关心、社会责任感淡薄。
  2.学校教育:重成绩轻素质。中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底下运笔如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一不是在“高考”这根巨大的指挥棒下团团转,中学生以进入理想的大学为最终目标,对“无关”事情漠不关心。中学生的生活重心只有学习,关注的只有没完没了的考试:周考、月考、模拟考。比之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时代的中学生几乎是被成绩拼凑起来的。中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焦点事件一概不知,对社会焦点的寥寥关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种一切以考试为重的氛围中教育出来的孩子,社会责任感淡薄几乎是自然而然的。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的制度下,中学生的同学关系也以竞争为主,而且学校本身就鼓励竞争,中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对人际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对他人漠不关心,社会责任感自然淡薄。
  3.社会影响:人情淡漠,互不关心。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中,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生存,被家长、媒体、社会时刻提醒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心心念念想着不要被骗,使青少年拥有社会责任感成了无稽之谈。
  二、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1.在课堂引导中增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学生生活的重心主要是校园生活,主要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仍然是课堂。较之家长,大部分中学生对教师更信服。因此,课堂是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战场。思想品德课的讲授内容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联系社会热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为主,更应加大力度培养当今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不能只以应付考试为主,勾画重点难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堂上,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而不是掌控者,学习者而不是教授者。在课堂上,教师应以社会上焦点详情为实例,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知自己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或者让学生还原场景等,教师从中引导,让中学生设身处地地领会社会责任感的真正内涵。学生会在扮演角色中带入真实情感,并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要,领悟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
  2.在综合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学生年纪尚小,对社会的理解较为浅薄。他们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吃喝玩乐中,鲜少接触这个社会的真实需要。因此,我们不应将中学生束缚在学校和局限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中。知识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学校应定期组织中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山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帮互助。在社会实践中,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见识到社会的需要后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后,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有所增强。社会实践可以说是思想品德课的第二课堂。教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上具体讲解这些社会实践,使中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更深刻的认知,对社会更热爱并作出贡献。
  3.在社会宣传中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学生生长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和评论往往会使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的中学生良莠不分。有些媒体的舆论导向并不正确,使得中学生不敢与陌生人交流,甚至对社会产生厌恶心理。因此,宣传部门应大力弘扬“与人为善、互帮互助”的社会价值观,使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宣传部门应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现在的社交与网络平台非常多,相关部门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进行正面宣传,矫正青少年对社会的负面认知,并使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学校应该配合这些宣传,并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举例讲解,使中学生对宣传内容更加理解,而不是把个例当做事实。如“彭宇案”事件被纷纷扰扰的评论曲解成了“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扶”的大讨论,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学校应解释清楚这些问题,使青少年能够在诸多信息中辨别是非,有自己的见解。
  三、结语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如果青少年意识不到这点,那么明天岌岌可危,使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且缺一不可。只有青少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才能真正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不断地进步并向前发展。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是艰难而缓慢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期待一蹴而就,这需要各方长期且不间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兴明.浅析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4,05:144-146.
  [2]付维青.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4,17:35.
  [3]贾启君,王莹,原续波.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43-46.
  [4]钟丽萍.体验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0:90-92.
  [5]陈德钦,胡凌鑫.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6-90.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课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不再对体育课望而却步,不是每天枯燥地跑步,练广播体操。学生积极地参加运动,正好也可舒缓高考带来的压力,放松时刻绷紧的神经。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
1974年以来,利用物种的、地理的和生态的远缘多亲进行阶梯式4次杂交,集12个国内外知名品种(系)之亲缘,经15年杂交培育与选择,1989年稳定成系,代号89一311。1996年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
2014年3月26日,中国广告协会广告公司分会七届二次常委会在南京召开,近百家广告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广告经营额首次突破5 0 0 0亿元大关,达到5019
摘 要: 体育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创新  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是祖国明天的花朵,必须具备朝气蓬勃的面貌和强健的体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最重要的成长基地,而家庭主要为孩子提供生活帮助,学校是他们学习的场
1983年,宝丰酒厂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围绕“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首先实行 P+Q+C 计奖法,后又改为 P·Q·C 按质分段计奖,最终完善为“联质、联产计酬,突出质量否决
TRAIL是TNF家庭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多种正常细胞的表面.它具有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发生凋亡,而对多数正常组织和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的特点,因此它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光
我国的国情决定,经济的首要问题是能源,能源的首要问题又是煤炭。这种情况在江西省尤其突出。在一次能源的消耗量中,煤炭一直占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70%的水平,这一格局一时
摘 要: 本文以构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为宗旨,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对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学习过程、感悟过程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内在统一,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电子信息类专业 创新实践教育体系  一、课题提出  自教育部提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逐步迈上从“学科型”向“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内容和形式丰富的课堂活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处具体情境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文章对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共性整合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高职教育 园林艺术 信息技术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园林艺术探究式教学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学科。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教材内容比较单调,教师单一讲授;课程内容比较散漫,学生自学为主,等等。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三方面探讨课程新体系,对推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息素养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1.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