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油气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油气成藏特征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北部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一系列呈雁行排列的走滑拉分裂陷盆地,具有以下油气成藏特征:①继承性深断陷及多期叠加型断陷烃源岩厚度大、品质优、热演化充分,油气保存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度较高;②走滑拉分断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烃源条件由深断槽向两侧迅速变差,因此,高生烃丰度的深断槽控制油气富集;③发育控凹走滑断裂带、深洼槽周边、斜坡区坡折带、断陷周边隆起带等四类复式油气聚集带;④由于构造分割性强,沉积体系规模小,油气资源丰度中等-较低,使其发育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油气田;⑤由
其他文献
苏里格气田含气面积几千平方千米,储层性质变化大,生产动态反映沉积微相明显控制有利储层的分布.通过研究该区古河流的几何形态参数,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对苏里格地区储层进行预
在概括总结大庆探区“十五”勘探规划方案制定的背景与规划方案特点的基础上,对“十五”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十五”勘探规划方案的指导性、合理性、科学性,总结了
通过对含气地震异常、老井测井解释研究认识过程的分析,阐明了柴东三湖生物气的勘探现状和目前面临的难题,针对在“地层倾角小、反射速度低、砂泥薄互层、饱含地层水”等特殊地
从山前冲断带数据处理与解释、盐岩有关构造的数据处理与解释的实例,在总结提高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寻找差距,提出改进的思路.文章指出,只有不断地生成新的思路,技术
中西部地区面临山地、山前冲积、戈壁、沙漠、黄土塬及东部地区的沼泽、滩海等复杂地表条件,如何优化这些复杂地区的地震测线部署、如何降低这些地区施工作业劳动强度、如何有效控制地震采集工程成本并确保地震采集质量等系列问题已摆在油气勘探工作者的面前。文中总结了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在复杂地表区地震勘探工作中的五个方面的应用。民和盆地永登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地区的应用表明,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在复杂地表条件
喀什凹陷北部地表构造出露有多处油砂,分布层位主要是中新统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次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在构造的轴部及靠近轴部的两翼,断裂发育,是油砂分布的有利部位.
介绍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龙611井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勘探增储的主要做法,整个过程按照滚动勘探寻找储量的步骤开展工作.工作中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内存在的地质问题,并进行了准确
建国后,我国在石油地质理论上取得了两大成就,一是陆相生油;二是复式油气聚集带.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中国石油地质理论又获得了新的进展,并在勘探实践中见到很好效益.本文提
综合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岩性油藏具良好的成藏条件,表现在:现今构造格局和古构造发育区控制着岩性油藏的分布,三大沉积体系(阿拉尔河流-三角洲-滨湖沉积体系,阿尔金
通过50多年勘探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主要存在第三系、侏罗系两套烃源岩,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偏低,烃转化率较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主要分布在柴西地区。侏罗系烃源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