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完形填空在高考中是综合性的题型,难度较大,考查知识面广,2012年高考已经结束,本文通过对2012年高考江苏卷完形填空题的评析,明确了考查方向和重难点,并且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完形填空 评析 教学建议
一、 2012年高考江苏卷完形填空题评析
1. 文章题材
文章属科技类议论文,文章仍有夹叙夹议的特征。
2. 文章大意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处处依赖这些技术,我们独处的机会几乎不存在。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一些烦恼。尽管如此,没有现代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会完全不同。
3. 文章结构
短文共五段,其中第一段提出观点The concept of solitude in the digital world is almost non?existent, 第二、三段分析原因,第四段分析了现代技术的利弊,第五段总结:尽管人们持不同意见,但现代数码技术必不可少。文章的总体脉络很清晰:总—分—总,而且文章中充满了比较的写作手法。抓住这一特点对于理解短文和解题都很重要。
4. 命题特点分析
(1) 仍然以考查动词和名词为主,同时辅以形容词、副词等的考查。
(2) 与考试说明相一致,加大词汇辨析的考查力度,所有题目均有辨析考查。其中考查动词辨析的有:36,38,43,44,46,49,51,52,53,54题;考查名词辨析的有:39,42,47,50题;考查形容词、副词辨析的有:40,45,48题;考查连词辨析的有:37,41题;考查介词辨析的有:55题。
(3) 选项分布: A项5个,B项5个,C项5个,D项5个,分布很均匀。
5. 选项中的生僻和易错词汇分析
(1) 比较陌生的词汇:38题的preserved, 40题的sensitive, considerate, reachable, 42题的databases, monitors, 43题的keen, 45题的somehow, 48题的merely, 50题的exceptions和53题的submit to, object to。
(2) 易错的词汇或词组: 37题的once(有“一……就……”和“一旦……就……”两种意思),41题的even if和as if, only if和if only都容易混淆;49题关于shut的几个词组也容易混淆。
6. 文章长难句剖析
(1) 第二段中的The desire to be connected has brought solitude to an end as we??ve known it. (相互联系的愿望使独处不复存在,这一点大家都已经明了。)本句含有as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主句中的to be connected不定式修饰the desire为后置定语,含有词组bring ... to an end, 意为”使……结束”。
(2) 第二段中的People have become so reachable in the world of networks and connections that one can often be contacted even if they??d rather not be. (在网络连接的世界中,人们之间的联系已经变的如此便利,以致于即使你不愿意被联系,也可能经常被联系。)本句中含有”so ... that”和”even if”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
(3) 第三段中的Being reachable might feel like a burden to those who may not want to be able to be contacted at all times. (对于那些不想无时无刻都被联系上的人来说,如此易于联络可能感觉是一种负担。)本句中含有being reachable动名词短语作主语,同时含有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作those的后置定语。
(4) 最后一段中的Regardless of anyone??s view on the subject, it??s hard to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without daily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无论人们对待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度如何,如果没有技术的日新月异,很难想象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本句含有regardless of引导的让步状语,主句中有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用without表达虚拟语气。
二、 对今后完形填空题教学的启示
(1) 坚持不懈地进行完形填空训练,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语感。
(2) 进行限时训练和规范训练。完形填空部分必须在20分钟以内完成,对于基础较好的甚至要求在15分钟以内完成。完形填空训练既要展开细节阅读更要注重整体阅读,首先应要求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和主旨大意、题材等,特别是抓住文章的首尾段和其余段落的首尾句,切不可在大意结构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忙做题;然后再用”瞻前顾后”法去处理一个个细节和空格,选定以后把选项快速填入空格进行”完形”检验。
(3) 把握情景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不可胡乱臆测答案。
(4) 在评讲试题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生僻和易错词汇、词组,让学生自己找出漂亮的句子,并让他们分析讨论句子结构且试着翻译句子。
(5) 针对试题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加强对这几类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形似词汇词组的辨析是重点内容,教师要定期不定期地加以检测。
(6)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将近5年江苏高考中的完形填空题都做一遍,这对于师生把握高考脉搏,增强真题语感很有好处。
关键词:完形填空 评析 教学建议
一、 2012年高考江苏卷完形填空题评析
1. 文章题材
文章属科技类议论文,文章仍有夹叙夹议的特征。
2. 文章大意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处处依赖这些技术,我们独处的机会几乎不存在。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一些烦恼。尽管如此,没有现代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会完全不同。
3. 文章结构
短文共五段,其中第一段提出观点The concept of solitude in the digital world is almost non?existent, 第二、三段分析原因,第四段分析了现代技术的利弊,第五段总结:尽管人们持不同意见,但现代数码技术必不可少。文章的总体脉络很清晰:总—分—总,而且文章中充满了比较的写作手法。抓住这一特点对于理解短文和解题都很重要。
4. 命题特点分析
(1) 仍然以考查动词和名词为主,同时辅以形容词、副词等的考查。
(2) 与考试说明相一致,加大词汇辨析的考查力度,所有题目均有辨析考查。其中考查动词辨析的有:36,38,43,44,46,49,51,52,53,54题;考查名词辨析的有:39,42,47,50题;考查形容词、副词辨析的有:40,45,48题;考查连词辨析的有:37,41题;考查介词辨析的有:55题。
(3) 选项分布: A项5个,B项5个,C项5个,D项5个,分布很均匀。
5. 选项中的生僻和易错词汇分析
(1) 比较陌生的词汇:38题的preserved, 40题的sensitive, considerate, reachable, 42题的databases, monitors, 43题的keen, 45题的somehow, 48题的merely, 50题的exceptions和53题的submit to, object to。
(2) 易错的词汇或词组: 37题的once(有“一……就……”和“一旦……就……”两种意思),41题的even if和as if, only if和if only都容易混淆;49题关于shut的几个词组也容易混淆。
6. 文章长难句剖析
(1) 第二段中的The desire to be connected has brought solitude to an end as we??ve known it. (相互联系的愿望使独处不复存在,这一点大家都已经明了。)本句含有as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主句中的to be connected不定式修饰the desire为后置定语,含有词组bring ... to an end, 意为”使……结束”。
(2) 第二段中的People have become so reachable in the world of networks and connections that one can often be contacted even if they??d rather not be. (在网络连接的世界中,人们之间的联系已经变的如此便利,以致于即使你不愿意被联系,也可能经常被联系。)本句中含有”so ... that”和”even if”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
(3) 第三段中的Being reachable might feel like a burden to those who may not want to be able to be contacted at all times. (对于那些不想无时无刻都被联系上的人来说,如此易于联络可能感觉是一种负担。)本句中含有being reachable动名词短语作主语,同时含有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作those的后置定语。
(4) 最后一段中的Regardless of anyone??s view on the subject, it??s hard to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without daily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无论人们对待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度如何,如果没有技术的日新月异,很难想象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本句含有regardless of引导的让步状语,主句中有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用without表达虚拟语气。
二、 对今后完形填空题教学的启示
(1) 坚持不懈地进行完形填空训练,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语感。
(2) 进行限时训练和规范训练。完形填空部分必须在20分钟以内完成,对于基础较好的甚至要求在15分钟以内完成。完形填空训练既要展开细节阅读更要注重整体阅读,首先应要求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和主旨大意、题材等,特别是抓住文章的首尾段和其余段落的首尾句,切不可在大意结构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忙做题;然后再用”瞻前顾后”法去处理一个个细节和空格,选定以后把选项快速填入空格进行”完形”检验。
(3) 把握情景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不可胡乱臆测答案。
(4) 在评讲试题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生僻和易错词汇、词组,让学生自己找出漂亮的句子,并让他们分析讨论句子结构且试着翻译句子。
(5) 针对试题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加强对这几类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形似词汇词组的辨析是重点内容,教师要定期不定期地加以检测。
(6)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将近5年江苏高考中的完形填空题都做一遍,这对于师生把握高考脉搏,增强真题语感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