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电子专业《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信技术》内容繁多,专业性强。通信理论基础知识模块起着“承上”的作用,通信网络知识模块起着“启下”的作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化繁为简,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关键词:技工学校;电子专业;通信技术;教学方法;网络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82-02
  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从人工到自动,从短途到长途,从单一业务到综合业务,已经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传统通信模式被现代通信系统取代,以程控交换、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系统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现代通信网,将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信技术》是电子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通信基础知识和各种典型的通信系统。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既要熟悉原理知识,又要对通信网构建有所认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
  通信内容多且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现代通信概念,掌握现代通信网的组成,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模块化
  《通信技术》的内容可分为通信理论基础知识模块和通信网络知识模块。在这两部分中,通信理论是地基,通信网络是大楼,地基打好了,可以建造出各种不同的楼。
  通信理论基础知识又分为信号处理和信号传输两个模块。信号处理包括放大、A/D转换、模拟调制解调、数字调制解调、数字信号的各种编码等;信号传输包括:多路复用、中继、传输方式和路径的选择等。信号处理类似于车辆加工,信号传输则是考虑车如何在高速公路奔驰。基础知识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共40学时。
  通信网络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概念:通信实际是形成一个网络,将所有的用户连接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流。如何连接用户,如何使传输的内容更多,传输的速度更快,这就是通信中常说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是通信最终的内容和目的。因此,可以分别从网络终端、传输链路和网络节点这三个模块来展开。该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共60学时。“网络终端”偏重于时下流行的手机,重点介绍手机基本电路结构。“传输链路”主要介绍有线传输方式,如光纤传输、有线电视网、数据网等;无线传输方式,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网络节点”主要介绍交换机、路由器、网关、基站等。
  教材建设
  教材是指导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关于通信技术的教材非常广泛,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理论性强,内容涉及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等其他学科,数学推导过程多。这些内容中技生比较难理解、不易掌握;另一类是既包含通信基础知识,又掺杂小部分通信系统诸如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这部分教材往往内容比较精简,很多知识点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自己进行补充。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从事通信行业的毕业生所反馈的信息,参考资料,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适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校本教材。
  通信基础所侧重的知识点有:(1)通信系统构成模型,这个模型是学习一切通信知识的基础;(2)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3)多路复用技术;(4)信号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技术等;(5)同步。通信基础部分的内容以通信系统模型作为树干,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为两大主枝,两种通信方式均以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作为分枝,具体通信过程中信号的处理方式则是每一分枝上延伸出的细叶。细叶的多少根据学生接受能力来决定。具体编写思路见下页图1。通信网络所侧重的知识点有移动通信组网原理和光纤通信网组网原理。这两个网络是目前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典型代表,并且是今后通信技术发展的两大方向。编写思路按照前文提到的网络三模块(终端、链路、节点)来进行。通信网络教学内容更新较快,基本上每次讲授都应该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教材内容处理
  贯彻精而简的原则,精选内容、从简处理。重点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内容图框化 将所讲授的内容图框化,让学生从信号的流入到信号的流出走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对所学内容建立完整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领路人”的角色,给他们“树干”,让他们自己去“添枝加叶”。
  内容图表化 列表将通信中相近的内容加以对比,既找到共同处,又可发现区别所在,从而掌握知识点的特性。如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比较;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比较;信号和信息的比较;多路复用和多路复接的比较等。
  内容通俗化 通信的很多术语比较晦涩难懂,教师可以与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如把信号看成是车,音频信号是小赛车,视频信号是泥头车,前者容量小,跑得快;后者容量大,跑得慢等。所以上网看视频经常先听到声音后看到图像;调制是人(传输信号)坐车(载波信号),解调是人下车等;多路复用是交通规则,指挥车辆(信号)在不同的车道(频段)上或不同的时间(时隙)上往来等。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
  很多学校在教室和实验实习场所都配备了投影设备,有了这些条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与投影展示、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通信仿真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另外,将理论课与实习课有机结合。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配合讲课,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训练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理论课不局限于在教室里讲,也可以到实训室去讲;在实训室里边讲边演示,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动手。把书本上“死”的东西变为“活”的知识教给学生。例如,在讲述程控交换机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工交换与程控交换的区别,先让学生自己在交换机实验箱上分别以这两种交换方式通话,由他们自己写出通话操作过程,总结优缺点。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我们学校通信专业的学生进行的通信实训内容为手机测量与维修。测量包括常用的测量工具使用法,手机电路中的常见信号测试、典型元器件测试。维修以几种常见手机型号为例,学习手机拆装、元器件焊接方法、典型故障维修等。
  每位教师都很难掌握所有通信方面的知识。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涉及自己不甚了解的教学内容,不妨采用交换授课这种方式。例如,我校通信专业的学生为校企合作班,除了任课教师讲授通信课程外,每周还专门请企业的技能专家来校讲学。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来当教师,既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必须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写出授课计划和教案。教师先进行指导、把关。例如,在讲授程控交换机的交换方式时,教师讲了时分交换和空分交换。如果二者结合起来,又如何进行交换呢?这一内容就交给了学生来讲。完成这项工作,他必须先熟练教材,掌握之前讲过的两种交换方式,自己归纳总结,设计板书,在教师审核后走上讲台。通过这种方式,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也大大增强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好时间。讲课后要对讲述内容进行总结,适当给予表扬、及时评议,并将评议结果记入平时成绩。
  通信技术是电子专业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理论强,内容多,更新快,这都给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怎样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高健.现代通信系统(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谭中华,等.现代通信技术(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张卫钢.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3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丁卫华(1975—),女,广东兴宁人,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通信技术。
其他文献
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长期居高不下、注入量低、单井注入压力差异大等问题,采用纳米聚硅材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岩心驱替实验、微观驱油实验表
用原油沥青质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分析油气藏形成条件,前提是油藏沥青质分子结构不因后期天然气或凝析油的再次充注而变化.在塔里木盆地轮南1井产出原油中加入不同体积的石油
区域分解算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该方法在热采数值模型中的有少。根据热采模型的多相、多组分的特点,构造了适合全隐式计算方法的区域分解算
多层二维二相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为,油藏中流体的流动以平面为主,纵向上的流动因影响小而被忽略,因此无法解决层间窜流问题.三维模型考虑的流体是立体的.多层拟三维考虑了纵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练习需求与设备数量的矛盾,联系到现实汽车维修企业的双人快保服务,提出让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双人保养操
摘要: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实例,探讨了一体化课程及其教案开发的几个关键问题和实施要点,提出工作页模式是一体化教学教案编制的一条简便途径。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13-03  问题的提出  课程作为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结构来自外部世界。就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课程有两个基
摘要:基于任务驱动导向,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关键词:任务驱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04-02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具有引领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测定了黄原胶溶液在流变仪中的流变性,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用不同的浓度,注入速率和岩心渗透率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浓度增加,黄原胶溶液的体相黏度
在分析《移动通信技术》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路,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