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拍卖的法律规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卖是我国地方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常用手段,涉及多方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公共资源拍卖属于特许行政许可的范畴,通过行政许可进行配置的公共资源需以“有限”为前提,即属于需求紧缺的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拍卖必须严格遵守拍卖法定原则,哪些资源可以拍卖、由谁拍卖、怎样拍卖,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公共资源的拍卖范围可作出禁止拍卖类、鼓励拍卖类与允许拍卖类的具体划分。基于消费者福利免遭实质性损害的考虑,政府可以对公共资源的拍卖价格进行干预,同时,公共资源拍卖收益的使用应当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Auction is a common method used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allocate public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t involves the conflict and balance of multi-stakeholder interests. Public resources auctions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franchising permit. Public resources allocated through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need to be “limited”, which is a public resource in short supply. Public resources auction must strictly abide by the legal principles of auction, which resources can be auctioned, by whom the auction, how the auction must be clearly defined by law. The scope of the auc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can be banned auction category, to encourage the auction category and allow the auction of th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Considering that consumer welfare is not substantially harmed, the government can intervene in the auction price of public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public auction proceeds should be covered by law.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网络学习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让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获知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成为当务之
从动态优化、一般均衡视角模拟和检验不确定环境下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使宏观经济模型具有了微观基础和跨期动态视野,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油价波动态势具有重
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绩效评估的公民化,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完整制度的路线。由于我国现存的问题很多,比如没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公民参政的过程过于烦琐、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烈
通过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可以使广告和商标的翻译更简洁化、更可视化,由奈达提出的这一客观翻译标准强调了广告和商标的内涵延展。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在不同情境中的细致分析
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明确杭锦旗地区内部基本构造特征、深化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原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据近年来的钻探和地震解释成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围绕环境税"双重红利"存在与否展开争论。在我国当前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吸引力。虽然理论界对"双重红利"
<正> 邓小平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说:“他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他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他的殷代史研究正是这样的
篮球是当今社会主流的运动项目之一,不仅有正规的五人制篮球比赛,三人制的路人赛也远近驰名。三人制的篮球是一种简易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同
风力发电是通过风力机装置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风力机是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垂直轴风力机与水平轴风力机相比有其优势所在。本文以600W直叶片垂
"微思政"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媒介载体,以全方位、渗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特点,利用隐性教育的手段对高校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信息素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