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隐秘的诗意呈现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讲述“中国故事”潮流推动下,关于现实主义的复归问题在文学界反复讨论。这个观点有些可疑,现实的丰富性促进文学生产,用文学回应现实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基本关系,从这个角度说,现实主义从来没有退场,又何谈复归呢。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在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上摇摆,一个时期写什么占据潮头,一个时期又热烈探讨怎么写,总体来看,还是写什么更符合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需要。新中国历经几十年发展变革,生发出数之不尽的创作资源。小说承担“讲故事”的重要功能,作家通过作品呈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现实主义。所以,今天的现实主义复归,实质上是写什么主导创作的一种体现。作家对现实的关注使得最近两年的小说形成了一片现实主义创作高原,现代主义、先锋主义的“衰落”也就变得在所难免。很多时候,文学在国情、政治等因素影响下,难以按照客观、自由的规律发展。一些作家缺乏问题意识,创作上就容易随大流、一窝蜂。翻阅当下的文学刊物,很多小说不加修饰地表现社会世相、日常生活,或是流于某种人生样态的打捞。个体经验叙事致使文本缺乏精神含量输入,诗性空间被严重压缩,作品写得像新闻复制体。评论家孟繁华认为,这些“在形式上对生活做正面强攻的、不做变化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使得现在的小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困境,写得都像报告文学,像非虚构”。无论是刻画现实,还是雕刻人性细节,小说家都应该从艺术品位出发,抵达生活与精神的深处。不一定是所有的小说素材都适用于现实主义,从文体看,短篇小说在反映宏阔时代、社会现实等方面与中、长篇小说相比存在先天短板,这要求短篇小说必须更加张扬艺术表现力。短篇创作的核心在于构筑精神坐标,而不能沦为复述生活的工具。美国作家奥茨说:“业余作者往往想写大事情,表现严肃的主题。但世上没有大事情,只有大手笔。”短篇的生命力正是来自那些有气象的大手笔。
  方晓的短篇《搭便车》以现代主义笔法揭示一个少年的内心隐秘,给人感觉手笔不凡。作品写实部分不多,重在开掘人物的精神层面,流露出反故事的倾向。主人公石英在母爱缺失和家庭暴力的双重压迫下形成了敏感、孤僻人格,在他眼中,世界是阴暗而变形的,人物关系多以紧张的对立形式存在。所谓内心隐秘,是石英面对这种生活下的矛盾心理:他思念母亲,渴望融入家庭,却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被家庭成员视为“窥视者”;他想逃离,但以他少年的心性又感到无能为力。作者藉由石英对自身精神困境的突围,表达出真实的人性悲伤和成长隐痛。
  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模糊而含混的,人物语言和行为在这种陌生、异质状态的环境下具有暗示性和不可预知性。石英与他的继母苏丹、妹妹苏蓝(没有血缘关系)搭车到桐城进货,司机孙良是父亲一个没有见过几次面的“熟人”,这种安排让石英产生不好的预感,而继母的不动声色、司机孙良的不怀好意和谋杀案话题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在语言的紧张变奏中使读者对真实故事的期待被间离开来,转而面对晦暗不明的虚构设置。这种陌生化叙事在看似具体而微的细节处停留,比如孙良、医生对待凶案的态度,苏丹、苏蓝不经意间的话语行为,营造出与日常经验很不相同的情境,促使石英的感受发生强制性错位,一次正常的进货在他心中演变为被抛弃甚至走向毁灭的旅程。作者的书写充满着先锋主义特征,他将真相打碎,解构人性积压已久的恐惧和焦虑,疑问的目光聚焦描写本身,赋予笔下人物更多可能性,从而拓展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小说作为一门文学艺术,在仿造日常生活的同时又必须超越现实世界,两者达成的艺术张力主要体现为一种诗性的审美取向。《搭便车》的另一美学特征,是对人物的臆想、梦境进行隐喻、象征化处理,呈现出空灵的诗性魅力。母亲无疑是石英内心的阴影,在他的迷梦中,母亲的形象共出现了两次,作者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它:
  “车外的田野苍茫、阴郁。我似乎看见妈妈正在田野中行走,慢慢走远。”“我看见妈妈在烟火中站起身,向我走来,走近了,就到我眼前了,我伸出手,她不见了。”
  成人世界的隐秘事件在十五岁少年这里完全可以变成一场触及灵魂的风暴,其影响是抽象而深邃的。作家李洱在谈及童年经验与写作时也描绘过母亲走向田野的画面,这种梦境叙述明显受到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影响,在表现人物精神内涵层面具有鲜明的艺术效力。此外,小说随处可见到很多关于生命哲学的思考:
  “一个女人来到你的生活里,厄运就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在逃难。这个世界不就是一个避难所吗,我们从远方来,逃到这里,过客一样歇一歇,然后再逃到另一个远方去。”“我在想,逃跑或逆来顺受,也许没有什么不同。”
  作者借助这些人物的心灵独白阐释了某种主题,即我们每个人在生活波涛中都会藏有秘密,陷入精神的围城之中,无论逃跑或者逆从,都是命运之羽的偶然振动,世界从来都是寂静无声。
  总而言之,方晓的《搭便车》一反当下重故事轻精神的创作潮流,刻画出一个与众不同、诗意醇厚的自由世界。但作者大概倚重于小说技巧,全文雕琢痕迹比较明显。在一些语言的运用上,例如苏蓝的成人化语言与她的年岁不符、“多年后”这种句型显得生硬老套,都还值得进一步斟酌。
其他文献
一层层,捂严实  赚尽眼泪,却什么也没有  哦,洋葱  死死捂着一场空  我也常把心捂得密不透风  其实,什么也没有  我捂住,不让你看到心里有  更不让你看到心里无  泪水是捂不住的  面对虚无,我止不住悲伤
期刊
许多年里,我是越来越喜欢这片寂寥的荒地了。  荒地并不大,默默地窝在县城东南的一角。这里原先是一道深沟的,环卫处的人慧眼独具,相中了它的胃口,于是把全城的垃圾源源不断地倾倒了进去,直到把它涨得突出地面一块儿。失去了唯一的用途之后,它便被人彻底地遗忘了,孤孤寂寂地废弃着。年复一年,偏偏就有不嫌脏的草啊花啊的长了出来,一开始是零零碎碎的,慢慢地就连成了片,把它的丑陋给严严实实包裹了起来。即便如此,人们
期刊
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1904-1973),20世纪智利著名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智利中部的帕尔拉城,16岁进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1923年,他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黄昏的书》,次年出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名声大振,他因此专事写作。1927年,他进入外交界,先后出使过缅甸、阿根廷,1933年与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建立深厚的友谊
期刊
如果你忘记我  我要你知道一件事。  你知道这是怎样的:  如果我看着  水晶的月亮,看着我窗前  缓慢的秋天的红色树枝,  如果我在  火堆旁触摸  那难以感触的灰烬  或木头那布满皱纹的躯体,  万物都把我带到你那里,  仿佛存在的万物,  芳香,光芒,金属,  都是小船  驶向  你的那些等待我的小岛。  那么现在  如果你渐渐停止爱我  我就会渐渐停止爱你。  如果你  突然忘记我  就别
期刊
如果你需要,就拿走我的面包,  拿走空气,可是  别拿走你的笑语。  别拿走玫瑰,  那你采摘的长矛状的花,  那在你的欢乐中  突然迸发的水,  那诞生在你内心中的  骤然的银色波浪。  我的努力艰辛,我归来  我的眼睛  常常因为看见了  不变的大地而困倦,  可是当你的笑语一进入  它就升上天空寻找我  它为我打开所有的  生活之门。  我的爱人,你的笑语  在最黑暗的时刻  开启,如果你突
期刊
今天这个日子,是一只满溢的杯子。  今天这个日子,是一片巨大的波浪。  这个日子完全是大地。  这个日子,暴雨驱赶的海洋  在亲吻中抬起我们  我们被如此抬高,  对着闪电颤抖  被缚得如同一个人,落下来  淹溺,没有解除束缚。  这个日子,我们的躯体  渐渐伸向大地的界限,  在那里绕着轨道运行,在那里  焊接成一个蜡球,或一颗流星的火焰。  一道陌生的门在我们之间打开,  某个人,到现在也没有
期刊
1  “姐,我被鱼刺卡了。”长安说。  我加班回家有点晚,听见长安在卫生间里干呕,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犹豫了一下才说。  我让他在椅子上坐下来,用手电照着看了看,看不出什么来。  “很难受吗?”我问。  他点了点头。十六岁的男孩子,身量突然蹿高了一大截,却仍然是一张白皙稚弱的娃娃脸,连额头上冒出的三四颗痘痘都显得孤清。  “跟爸妈说过吗?”  他没有回答。我知道我妈的习惯,从小到大,我们无论是生病
期刊
夜里我们将进去,  我们将进去偷走  一根开花的、开花的树枝。  我们将在异乡的  花园的黑暗中翻过墙壁,  两个影子合二为一。  冬天尚未离去,  苹果树突然出现  突然化为瀑布的  群星碎片。  夜里我们将进去  到它那颤动的天穹上去,  你的手,你小小的手  和我的手将偷走群星。  在夜晚和阴影中  默默走向我们的房子,  芳香的沉寂的台阶,  有着星星的脚,  春天清澈的躯体。
期刊
从视觉里取出水和兀立的礁石  放置于东海边缘渔船犁出的多棱镜中  一种法度和秩序早已在星月下完成  渴饮三千,依然焦渴  杯子总是低于渔火和耳蜗深处的贝壳  船头冲涌向前,扑面的泪真甜哪  一种会饮遥遥无期
期刊
两道伤疤像蚯蚓在手臂上爬。等我看久了,伤疤也变得动人起来,似乎只有这样的手臂才配有这两道伤疤似的。我有些坐不住了,很希望那条手臂能动一下。像蚯蚓似的动一下。  大巴车倏忽钻进隧道,是彻头彻尾的黑。车上的人乱嚷了一阵,又开始交替地沉默。车窗外一盏盏灯像是一颗颗小流星,拖着个小尾巴,向后面飞去。两侧都是深褐色的墙壁,有某种坚不可摧的神秘感。我想就此跳下车,沿着这样的墙壁跑上一阵。从明亮跑向黑暗,再从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