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局部晚期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效果的关系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和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前后血清VEGF表达水平,同时检测46名健康人血清VEGF表达水平。比较两组VEGF表达水平及VEGF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64.66±62.11)、(101.96±39.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7,P=0.000)。食管癌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降至(127.50±49.07)n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86 ,P=0.0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VEGF水平降低[(94.03±38.86) ng/L比(248.79±47.84)ng/L, (117.06±20.68)ng/L比(295.26±67.20)ng/L,均P=0.000],稳定组也有所降低[(235.63±26.05)ng/L比(385.67±26.50)ng/L,P=0.017]。

结论

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明显。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DLBCL患者106例,患者平均年龄55.32岁,治疗前检测血清CRP水平,同时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肿瘤分期及修订的国际预后指数(R-IPI)评分。中位随访62个月,观察血清CRP与总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的关系。结果106例DLBCL患者按Ann Arbor分期,Ⅰ期患者血清CRP平均水平
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治疗耐受已经成为其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耐受机制可能与激活DNA损伤应答反应有关。为了保持细胞基因的完整性,DNA损伤应答通路有较为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系统,其中包括细胞周期监测点、DNA修复、转录和细胞凋亡。在癌症治疗中,各种细胞毒性药物以及放疗导致的基因损伤可以诱发DNA的损伤应答,对损伤反应的应答修复功能限制了放化疗的疗效。因此,为了提高乳腺癌放化疗的敏感性,满足找准靶向
目的从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角度分析滑膜肉瘤(SS)的特征,并探讨影响S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考虑为SS的60例及可疑或倾向SS的34例患者资料,共94例。采用IHC EnVision二步法检测SS诊断中常用抗体Vimentin、CD99、AE1/AE3、EMA、CD34、Calponin、Ki-6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利
目的观察含低剂量地塞米松改良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将49例初治MM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23例和试验组26例,分别采用标准VAD方案和改良VAD方案进行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11.54 %(3/26)比17.39 %(4/23)]、总有效率[73.08 %(19/26)比78.26 %(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8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立体定向放疗组(RT组)42例和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吉奥组(RS组)41例,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RT组、RS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6.67 %(28/42)、82.93 %(34/41)(P<0.05)。RS组临床受益率78.05 %(32/41),优于RT组的52.38 %(22/42)(P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LA)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体胃癌MKN-45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固定光照(激光辐射剂量为25 J/cm2,5-ALA浓度分别为0、0.25、0.50、1.00、2.00 mmol/L)、固定光敏剂浓度(5-ALA浓度为1.00 mmol/L,激光辐射剂量分别为0、6.25、12.50、25.00、
Ⅱ型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征,其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临床诊断率低,预后差,治疗方案仍在探索中。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外对Ⅱ型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其辐射抗性细胞A549RR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在体外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形成具有杀伤活性的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将CIK细胞分别作用于A549和A549RR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吸光度(A)值并计算CIK细胞作用24 h和48 h对各组细胞的杀伤率。结果CIK细胞体外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乳腺EPC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1例乳腺EPC中女性9例,男性2例。以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最大径0.7~10.5 cm,切面肉眼呈囊实性。显微镜下见肿瘤为单发或多病灶,肿瘤周围均有增厚的纤维性包膜包绕。典型EPC以乳头状结构为主,分支乳头中央见纤维血管轴心;部分肿瘤以低-中级别导管原位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肝移植相关问题的研究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在经典"双套管法"的基础上,综合多种改良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先经腹主动脉灌注后再结扎,单线连续外翻缝合肝上下腔静脉、术前术后补液、蚊式止血钳阻断门静脉和肝下腔静脉,观察大鼠术后2 d成活率和2周生存率。结果供体大鼠手术时间为(35±2) min,修肝套管时间为(7.0±1.5) min,受体大鼠手术时间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