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h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人的智力、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人一生中各种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它通过内容健康、形象活泼生动、图文并茂的材料,给幼儿以积极的刺激,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技能”。由此可见,幼儿的早期阅读已被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从而更加说明了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阅读的兴趣直接影响阅读的行为动机,阅读兴趣也是各种阅读的内在重要的因素,它与幼儿的情绪和生活经验都有密切的联系。“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孩子的潜在学习动机,如何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兴趣谈谈看法。
  一、环境创设,温馨适应,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还会把教师的需要变成孩子的内在动机和要求,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基础。
  英国当代著名青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趣专心度有极大关系。”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温馨的、适宜的、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环境。
  1.宽松自由的环境带来阅读的温馨。
  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我们班的阅读区面积不算大,我在地板上铺上软软的海绵垫子,在阅读区的一角放了小桌椅,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看书,既可以坐在垫子上又可以用桌椅。两侧的墙壁用粉色来装饰,图书架是孩子们喜爱的小熊的造型,让孩子们在这种温馨的环境里享受图书带来的乐趣,学习阅读赋予的知识。
  2.有意识地提醒,强化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幼儿每天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活动室里,我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功能,在幼儿每天接触到的地方,在每一个角落布置上各种醒目的标志,如门、窗、桌、椅、钢琴、电视机、移动黑板上分别标出具体名称,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这些名称。把活动室的各种区角用醒目的字体标注名称,如:“手工区”、“建构区”、“科学发现区”等,在生活区幼儿的生活用品旁一一标出幼儿的名字。在卫生间洗手池上方标出七步洗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名称,如:“擦肥皂”、“搓手背”、“洗手腕”、“冲一冲”,时间长了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这些文字,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对文字的敏感性,从而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利用主题墙培养幼儿阅读的情感。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无意识到有意注意,我充分利用主题墙的布置,根据季节、主题的变换、图画内容的更换,加入一些文字,如“秋天的消息”主题墙的布置。分为四周进行,每一周我都会逐步添加一些图片及实物,同时加以文字作辅助说明,在孩子们研究讨论时,我便适当地给予解释引导,耐心细致地向孩子们讲解。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幼儿便逐步掌握了主题墙上的文字,同时了解了秋季是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秋天的感情。
  二、游戏激趣,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1.采用游戏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角色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我在阅读区放置了各种道具,如:头饰、服装、各种形状的实物卡片等,还准备了与幼儿平时的生活经验有联系的书籍图画等。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情境游戏,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接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阅读兴趣也不断提高。结合教学活动的进度,我将幼儿刚接触学习的儿歌、故事等自制成充满童趣的图书或录音,放在阅读区,孩子们以游戏的形式练习阅读,参与到活动中,同时用道具表演故事,他们显得不亦乐乎。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地有效地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活动养趣,充实幼儿的阅读内容。
  为了营造健康向上、活泼多彩的氛围,我班精心打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早期阅读班级特色,充实阅读内容。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定期开展一系列讲故事比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故事内容,参加班级故事比赛,为了充分尊重孩子的民主参与权利,让孩子们自己当评委,经过一轮一轮的初赛、复赛,最后评出班级“故事大王”参加全园讲故事比赛,在这充实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孩子们的阅读经验丰富了,阅读能力提高了。
  三、材料有趣,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
  随着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的兴趣更具广泛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逐渐趋于个性化、多样化、新颖化,教师在投放大量新奇多变的阅读材料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结合幼儿的兴趣。
  1.看、听、读、演相结合,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为提高幼儿的综合阅读能力,我把阅读,听录音,看动画,情景表演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区为幼儿提供了许多阅读内容既有书本又有磁带、动画片的书籍,例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老鼠漫长的一夜》等,先让幼儿看书,对书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再听录音,再次感受故事情节,接着看动画片,充分体验故事情境的趣味性,最后进行情景表演。这样四者结合,一是可以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二是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幼儿在看动画片时,学习了表演故事,在听故事时,学习了故事中角色的语调变化,在角色表演时,更加深刻地体验故事情节。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看、听、读、演的氛围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阅读兴趣。   2.注重图书提供的多样性。
  在幼儿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种类、内容形式新颖的图书,同时注重定期进行更换,每一次更换新的图书,都会深深吸引孩子们,我班每天都有幼儿带许许多多的各种类型的图书到幼儿园,有儿歌、散文、童话、常识、科学识字等,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拿着自己的书,让老师讲给自己听并与同伴分享。经过归类,我选择一些篇幅短小、幼儿易懂易接受的童话、诗歌。通过示范、朗读结合语言肢体的表演,让幼儿在视、听、模仿和动作表演中认识作品,了解角色,加深理解作品内容,以及与内容有关的优美的好词、好句等,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优美词句的敏感,激发幼儿的记忆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提高幼儿的阅读质量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必须与家庭配合,只有家园合作才能达到较佳的教育效果。
  1.家长参与园内活动。
  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听课或参与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家长以观察者的角色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还可以作为评价者的角色融入活动中。我们要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让家长在家庭为孩子创设自由读书的空间,请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个固定放图书的书架,让孩子随手拿到自己喜爱的读物,引导孩子阅读,并在阅读后进行创造性的延伸游戏活动,使每个孩子进一步提高能力。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家长在家中与孩子选择适宜的亲子共读方式,以便达到提高孩子兴趣的目的。
  2.建立家园联系册。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开学初我班建立了家园联系册,每天幼儿离园时,都要提醒幼儿并告知家长,请幼儿在家中将自己看到的、喜欢的文字、诗歌与家长合作记录在联系册上,家长为了配合幼儿园工作,将家里的物品做一些名称标记,如镜子、沙发、衣柜、电视机、冰箱、玩具狗等,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图片,如:桥梁道路的名称、各种交通标志、超市名称、汽车品牌等。第二天让幼儿带回幼儿园,老师为幼儿做好已阅读标记,并请幼儿为同伴当小老师,介绍自己新学的本领。随着时间的积累,家长和孩子都养成了习惯,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孩子的知识面扩展了,阅读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阅读水平提高了。
  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每一位孩子稚嫩的心灵植入阅读的种子,并精心呵护其生根发芽成长。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期盼能有更多的孩子童年里充满书香,心底播撒着智慧的种子。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这是幼儿园乃至全社会和家庭给予孩子们成长的最好的礼物。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北京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初中音乐课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既给教师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又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改变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在新
中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有这样的基本认识:加强以“法”治班,克服“保姆式”管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摒弃只注重培养“听话式”、“工具式”的人才的传统观念,就能深刻理解新世纪学生的思想、性格和行为特点,并在二者之间,积极从育人的高度,探索培养开拓型、创新型的有能力、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爱心的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并构建开拓型、创新型的热爱学习、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爱心的班集体。  一、加强班
摘 要: 文章认为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有: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生的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优秀的教学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  关键词: 班主任 管理能力 教学能力  班主任是对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一个有能力的班主任能按照
摘 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承担的教育育人的品质,是教师崇高精神的人格特征,是教师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尊重爱护学生的重要体现。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承担者,是幼儿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执行人。幼儿教师的行为规范、品质特征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幼儿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幼儿教师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教师要重新审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道德 幼儿教育  一个合格的幼
马铃薯又名洋芋,属茄科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洲,17世纪传到我国。马铃薯又叫土豆。马铃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栽培历史优久。已有171年栽培历史。坪地乡位于盘北部。全
该文以4-甲基水杨酸和2-氟苯甲醛为原料,采和PhP催化缩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模型化合物外消旋瑞格列奈.最后采用手性拆分、手性合成、酶促合成的方法对瑞格列奈手性中间体进
摘 要: 幼儿园、幼儿教师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幼儿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每位幼儿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家长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验存在的价值,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自信心 赏识教育  自信是一个人在对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的自我评价,是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幼儿正处于培养自信心、形成健康人
在该论文中,我们设计将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苯丙氨酸氮芥和抗瘤氨酸作为基本药物与偕二膦酸酯通过化学方法偶联起来,得到的化疗药物--偕二膦酸偶联物作为配体,再与放射性核素
学位
摘 要: 观察与体会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一些人会逐渐丧失这种能力,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与体会的习惯,对于他们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观察与体会的良好习惯作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观察与体会 良好习惯  观察与体会,是幼儿从无知通向有知的“门户”。很多家长和教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