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评教育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它犹如一幅“良药”,关键是在“祛病”的同时不至于“苦口”,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顾其“面”、护其心、顺其耳,这样不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乐于改正错误,尝出良药的“可口”。
关键词:批评教育;自尊心;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20-02
说起批评,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没有人不感到头痛。尤其近年来流传着一种说法:体罚学生(包括批评教育)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而说到批评,人们就不自觉地想到斥责、发怒、体罚……从而草木皆兵。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批评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好像人生了病要吃药打针一样,学生犯了错误就需要批评教育,这是自然之理。但这个“吃药打针”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进行爱的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那些容易犯错的学生,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渴望被他人接受和重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只有爱的教育才能做到真正有效而又不伤害学生、不伤害师生间情感的批评。那如何做到呢?
一、批评要顾其“面”
有句土话叫做“不要把面子挺干”,说的就是在有些场合要慎用批评。作为教师,当你批评教育学生时,可以用一个眼神,或是一个肢体语言,传意到位就行了,而最好的照顾学生面子的方式就是注意场合。如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在班会中提出,以便引起大多数有此类问题的学生的注意。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批评的范围,能小要尽量小。“在会议上夸人,在电话中批评人”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学生,在被批评的时候,也都不希望有其他人在场,特别是异性同学在场。因此,针对个别同学的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进行。
二、批评要护其心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职业操守告诉我们,不能在批评过程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作为教师,要用真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以情感人,将心换心”,才能更好地沟通彼此的想法,以达到批评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此目的,我在批评教育时常采用暗示和欲抑先扬的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想让对方在潜意识中接受我们的批评意见,最好用暗示。一般学生犯了错误后,心里会很不安,很紧张,为了不使自己在同学老师面前丢面子,都害怕自己的错误公开。在这种情况下用暗示的方法代替公开批评,学生会领会得更迅速、更深刻。因为他心里明白,老师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后,却只暗示了一下,不亮出来,是给自己留面子,若不好好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就辜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往往会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或拿出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来。因此用暗示法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相信做班主任的都遇到过班级失窃事件,我也不例外,而且每次在我发现了误拿别人钱物的同学时,出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目的,我都会说同样一句话:“也许是哪个同学好奇(或有急事要用钱),一时糊涂,未经主人允许先拿去用了,相信他也意识到这样做不妥,会很快送回来的!”往往这种暗示的话说了不多久就物归原主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说:“赞扬学困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所以在批评教育生时,我一般采用欲抑先扬的方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先肯定再批评。具体操作就是在批评之前,先找出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有一个小亮点也要尽量放大,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认同感,让其有一个愉快的、容易接受不同意见的心境,然后再慢慢提出其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让他知道若能将其改正,就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样不是很好吗?同时学生还会由衷觉得老师并不讨厌自己,而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的成长,这样他会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而不存在抵触心理。这里需提醒注意的是采用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时老师要有耐心,要让學生意识到老师是在帮助他,爱护他,所以会自觉地、积极地去克服、改正缺点。以前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双学困生”,任课老师都很头疼,找他谈话,我都是从他的优点出发,要么表扬他的礼貌,要么表扬他偶尔写得端正的作业……几次教育下来,他也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期望,不断克服原先的缺点,同时还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工作,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三、批评要顺其耳
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师如果是出于良好的动机而做事急躁、考虑欠周,儿童是会谅解的。可是儿童不会原谅那些态度冷淡、缺乏情感、好作长篇说教、总想置身于孩子的忧虑与激动之外的教师。”所以当学生犯错时,教师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学生正需要我的帮助!而不是用一些指责的话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尤其是对一些敏感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去采用委婉的方式和言语。如有些学生从小学起一直很优秀,习惯了夸奖和掌声的环境,可是到了中学,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更优秀的竞争对手时,他们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和失落,如再遇到老师的批评,就会郁郁寡欢很长时间,甚至容易走极端,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在批评时注意方式了,最好是用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样就能给每个孩子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从而事半功倍。如:有学生抄别人的作业,我会对他说:“XX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你当书记员吗?”又如有个学生经常把自己的课桌弄得东倒西歪,严重影响了课间的通行,我就这样问:“你难道要为班级创建第九小组吗?”学生听了老师富有幽默感的话语都会心地笑了,显出很难为情的样子。由此可见在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幽默风趣的批评绝对比粗暴的训斥更高明。
批评,既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也应该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一副名副其实的良药。但想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改掉缺点,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师还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给苦药包上糖皮,让良药也变得可口!
参考文献:
[1]吴锡改.现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刘云宏(1978-),女,江苏泰兴人,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主要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关键词:批评教育;自尊心;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20-02
说起批评,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没有人不感到头痛。尤其近年来流传着一种说法:体罚学生(包括批评教育)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而说到批评,人们就不自觉地想到斥责、发怒、体罚……从而草木皆兵。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批评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好像人生了病要吃药打针一样,学生犯了错误就需要批评教育,这是自然之理。但这个“吃药打针”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进行爱的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那些容易犯错的学生,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渴望被他人接受和重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只有爱的教育才能做到真正有效而又不伤害学生、不伤害师生间情感的批评。那如何做到呢?
一、批评要顾其“面”
有句土话叫做“不要把面子挺干”,说的就是在有些场合要慎用批评。作为教师,当你批评教育学生时,可以用一个眼神,或是一个肢体语言,传意到位就行了,而最好的照顾学生面子的方式就是注意场合。如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在班会中提出,以便引起大多数有此类问题的学生的注意。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批评的范围,能小要尽量小。“在会议上夸人,在电话中批评人”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学生,在被批评的时候,也都不希望有其他人在场,特别是异性同学在场。因此,针对个别同学的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进行。
二、批评要护其心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职业操守告诉我们,不能在批评过程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作为教师,要用真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以情感人,将心换心”,才能更好地沟通彼此的想法,以达到批评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此目的,我在批评教育时常采用暗示和欲抑先扬的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想让对方在潜意识中接受我们的批评意见,最好用暗示。一般学生犯了错误后,心里会很不安,很紧张,为了不使自己在同学老师面前丢面子,都害怕自己的错误公开。在这种情况下用暗示的方法代替公开批评,学生会领会得更迅速、更深刻。因为他心里明白,老师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后,却只暗示了一下,不亮出来,是给自己留面子,若不好好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就辜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往往会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或拿出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来。因此用暗示法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相信做班主任的都遇到过班级失窃事件,我也不例外,而且每次在我发现了误拿别人钱物的同学时,出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目的,我都会说同样一句话:“也许是哪个同学好奇(或有急事要用钱),一时糊涂,未经主人允许先拿去用了,相信他也意识到这样做不妥,会很快送回来的!”往往这种暗示的话说了不多久就物归原主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说:“赞扬学困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所以在批评教育生时,我一般采用欲抑先扬的方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先肯定再批评。具体操作就是在批评之前,先找出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有一个小亮点也要尽量放大,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认同感,让其有一个愉快的、容易接受不同意见的心境,然后再慢慢提出其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让他知道若能将其改正,就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样不是很好吗?同时学生还会由衷觉得老师并不讨厌自己,而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的成长,这样他会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而不存在抵触心理。这里需提醒注意的是采用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时老师要有耐心,要让學生意识到老师是在帮助他,爱护他,所以会自觉地、积极地去克服、改正缺点。以前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双学困生”,任课老师都很头疼,找他谈话,我都是从他的优点出发,要么表扬他的礼貌,要么表扬他偶尔写得端正的作业……几次教育下来,他也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期望,不断克服原先的缺点,同时还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工作,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三、批评要顺其耳
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师如果是出于良好的动机而做事急躁、考虑欠周,儿童是会谅解的。可是儿童不会原谅那些态度冷淡、缺乏情感、好作长篇说教、总想置身于孩子的忧虑与激动之外的教师。”所以当学生犯错时,教师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学生正需要我的帮助!而不是用一些指责的话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尤其是对一些敏感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去采用委婉的方式和言语。如有些学生从小学起一直很优秀,习惯了夸奖和掌声的环境,可是到了中学,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更优秀的竞争对手时,他们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和失落,如再遇到老师的批评,就会郁郁寡欢很长时间,甚至容易走极端,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在批评时注意方式了,最好是用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样就能给每个孩子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从而事半功倍。如:有学生抄别人的作业,我会对他说:“XX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你当书记员吗?”又如有个学生经常把自己的课桌弄得东倒西歪,严重影响了课间的通行,我就这样问:“你难道要为班级创建第九小组吗?”学生听了老师富有幽默感的话语都会心地笑了,显出很难为情的样子。由此可见在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幽默风趣的批评绝对比粗暴的训斥更高明。
批评,既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也应该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一副名副其实的良药。但想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改掉缺点,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师还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给苦药包上糖皮,让良药也变得可口!
参考文献:
[1]吴锡改.现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刘云宏(1978-),女,江苏泰兴人,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主要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