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p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其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高校也正面临着学年制向学分制的逐步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会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学分制的内涵及特征,再阐述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现状及现实意义,最后提出相对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学分制 学分制改革 对策
  一、学分制的内涵及其特征
  学校要对学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就必须对学校的教育量和学生的学习量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否则就不知道教与学的状况,达不到办学的目的。长期以来,以学习的时间和课程来测量教学,实行与其相应的学年制和行政班级授课制度,在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分制则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也就是说,以学生获取学分的数据作为其是否完成学业的基本依据,并实行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分工日趋细化,统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选课制度便应运而生。德国最早提出了“选课自由”的思想,美国名校哈佛大学是学分制改革的先驱。百余年来,哈佛大学的学分制日臻成熟,形成了国际共识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
  由此看来,学分制的内涵不外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个性发展。因此学分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即学生学习的年限不受严格限制,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当然也可滞后毕业。二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即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充分实现个性的发展,这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三是课程考查方式的变通性,即以学分的形式承认学生在学科专业上所取得的成绩,如:参与学科竞赛、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都可以转化成相应的学分。四是培养过程的指导性。
  二、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现状及现实意义
  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师范大学等都实行了选课制度,允许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以及修满学分提前毕业。解放后,我国并没有实行学分制,而实行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年制。改革开放以来,学年制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的实验,有力推动了学分制的发展。[2]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学分制中,有许多不同的模式。如:学年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等,其中学年学分制和绩点学分制运用最广。
  我国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资源不足、教师资源不足、相关硬件设施还有待健全、选修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在选修课程时缺乏指导、学制缺乏弹性、教学管理上难度大等等。产生这种种问题的原因,有的是历史原因、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如:我国的传统教育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共性,学生们长期在同一间教室,在同一种教学计划之下,运用同一本教材,集体学习。学生们习惯于被督促的被动学习。但是在学分制下,学生要自己选课制订学习计划,恐怕大部分的学生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3]此外,也有学校办学条件方面的制约。如:学分制的实施需要有充足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教学资源,有大量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选课、排课、成绩管理系统等作为保障。没有硬件上的保障,学分制改革寸步难行。
  学分制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呈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学分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二,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如:理科生选修外语、法律等课程,文科生选修管理等课程,这样文理渗透,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合理,更能适应社会竞争。其三,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学分制下,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充分开放,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师不仅为本专业学生授课,更可以面向全校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其四,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学分制下,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对于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内容陈旧的课程,学生完全有权不选。这样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结合自己的专长,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引入课堂,并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策略探究
  学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却没有统一的模式。对于我国高校的新一轮学分制改革而言,学分制的提法并不重要,能否体现学分制的精髓才是关键所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就是最佳选择方案。学分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我国,各级学校都应当把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在实行学分制时,一定要确保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实施。其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发展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理当成为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三,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学分制的主要目的。学分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提前毕业,而是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宝贵时间和教学资源,认清自己的个性,了解社会需求,组建自身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是一味的急于提前毕业。其四,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也不失可控性。
  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推行学分制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体改革措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计划
  制定目标明确、科学、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是实行学分制的灵魂。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要在保证教学的基本质量和专业特色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中一般应包含三大类课程: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就要处理好这三类课程间的比例关系。
  2. 建立明确合理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
  在获得相应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应享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1)选专业。部分优秀的学生应该可以在大学科、大类中自主选择专业,而学生转专业也不应该受到限制。(2)选课程。全校选修课和院系选修课都应全面开放,方便学生自由选择。(3)选进度。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4)选教师、选课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哪一位教师的课堂。
  3. 加大教学投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制度环境:一是要创造有利于教学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竞赛、职称评选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二是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三是要加强校际,乃至国际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建设规格多样化的教室,增大实验室容量、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等等。
  (3)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学分制强调最终获得的总学分,属于目标管理,如果对教学过程的监管不足,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一个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教学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专职督导与学生信息员反馈相结合的制度等。
  4. 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及设施
  (1)实行动态学籍与弹性学制。在学分制下,可以放宽学习的年限,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这样的弹性学制要求在学生学籍的管理上也实行动态的学籍管理方式,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相应明确的提前或延期毕业、休学、复学、学籍预警、授予学位等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此外,相同性质课程的学分互换,国外交流学习的学分认定等等规定都要明晰。
  (2)建立导师制度。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大家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活动大于群体活动。这样就有必要建立本科生的导师制度,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的安排选课以及学习进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在导师制度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立起了本科生导师的选拔、培训、聘任和考核的系列制度,这些是我国高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在学分制下,对教学的环节管理相对宽松,这就强化了考试的作用,要通过更为合理的考核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防止学生避难就易,片面的选择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必须将教学和考试分离,建设试卷题库,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计算机随机考试。另外也可以丰富考核方法,如:口试、论文、报告、作品等。同时还要完善学分绩点制,在获得学分的同时,也能通过绩点来真实反映学生成绩的高低。
  (4)实行按学分收费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课程和学习进度都有差异,按照学年平均收取学费的财务管理方法显然难以满足要求。按照学分来收取学费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成本问题,通盘考虑自己要选择的课程,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认真对待所选择的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5)建设数字化校园。学分制中的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务、成绩管理、学籍预警、毕业审核等环节都需要强大的系统功能作为支撑。实现数字化校园,可以提高办公效率,集合全校的力量,共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6)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各院系的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执行者。一群政策过关、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教学秘书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办到的,而应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也很大,在教育改革上绝不能搞“一刀切”。对那些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齐全、管理水平较高、生源质量较好的高校可以尝试完全学分制的改革。而对于那些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的高校,可实施灵活的学年学分制,改变过去呆板的学籍制度,加大选修课的建设力度,给学生充分的指导,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渡。这样才能使学分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赛,郝智秀.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兼论美国学分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J].高教探索,2009(1):70.
  [2]杨德广.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1(3):4.
  [3]姚军.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障碍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1):84.
  [4]朱梅林,尤立红,石元蒙.高校学院制下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
其他文献
吉林市国泰农产品流通加工滞后,出现了农产品难卖、价格低迷、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为此,要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业。本文以吉林
介绍空调工程中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几种形式、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针对传统教育的模式很难培养跨学科多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平台,以设计、制作赛车为载体,创新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的新
<正>让64个身高各不相同的人,排成8行8列的方阵。然后从每一行中挑出一位最高的,在挑出的这8人中一定有一位最矮的,我们设其为A。让这些人回到原位置站好后,再从每一列中%%%%
目的分析火三棱针刺络放血结合阳性点密集合谷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北辰北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
运用文献资料法、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武汉职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为实证,引入三螺旋理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分析四种旅游专
随着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这就给中职思政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要想提高中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须注重人文关怀.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实施人文关怀的原则,进而
<正>2010年,苹果公司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全球顶尖的财经媒体,都在不约而同地为苹果公司和及其CEO乔布斯高唱赞歌。
针对作战体系中类型各异的作战实体及交互关系,构建了包含物理域、信息域与认知域三层网络的体系作战超网络模型;依据作战体系超网中指挥决策跨网跨域的节点关系,建立了作战
<正>《居高临下看英伦》(Britain from Above)是BBC英国广播电视公司播出的六集电视系列纪录片,著名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带领观众上演一段"史诗"般的旅行,他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