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在治疗大肠杆菌诱导的肉鸡气囊炎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验证噬菌体对大肠杆菌诱导的肉鸡气囊炎的治疗效果,选择高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灌服结合肌肉注射方案诱导气囊炎模型,并采用噬菌体、抗菌肽、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从剖检结果、降低死淘率的情况来看,多西环素治疗大肠杆菌性气囊炎效果最好,噬菌体、林可霉素治疗效果相当,抗菌肽效果较差,阴性对照(未治疗)组死亡率最高,达71.4%。综上所述,噬菌体制剂可用于大肠杆菌性肉鸡气囊炎的辅助性治疗。
  关键词:白羽肉鸡;气囊炎;噬菌体;无抗养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42-05
  在白羽肉鸡密集化养殖中,肉鸡气囊炎是常见疾病之一[1-4],轻者造成许多肉鸡到出栏时呼吸道症状还存在,重者不到正常出栏日龄就提前出栏了,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5]。据报道,白羽肉鸡养殖过程中,气囊炎发病率高达50%~60%,严重影响了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5,6]。气囊炎不是指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某些全身性感染的症状[7]。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气囊炎,表现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有啰音、咳嗽、呼吸急促、排黄白或绿色稀粪等主要症状[3,8]。剖检可见气囊混浊,有大量混浊的渗出液;重者气囊壁增厚,有大小不等的干酪样凝块[4]。
  除大肠杆菌外,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鼻炎病毒、支原体(败血支原体、滑膜支原体、毒支原体)、曲霉菌等,感染肉鸡后都可以引起气囊炎[8]。除了病原菌感染之外,环境、管理因素也极易引发肉鸡的气囊炎[1,3]。
  合理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囊炎的危害。由于气囊血管少[4],加上细菌耐药性普遍提升等情况,养殖户使用阿莫西林[9]、恩诺沙星[5]治疗效果不佳。专家建议采用注射或专门的喷雾措施可有效治疗鸡气囊炎[2];用药则建议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或者中药制剂[1]。
  本文中,我们采用高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白羽肉鸡进行气囊炎造模,同时采用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噬菌体进行治疗,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为肉鸡气囊炎无抗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其气囊炎造模
  实验动物为1日龄白羽肉鸡50只,攻毒病菌为高致病性大肠杆菌E6(分离自白羽肉鸡病料肝脏,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细菌浓度为106 cfu/mL,用量为0.8 mL/只鸡,初始采用灌服(2 mL菌液/只鸡)方案,鸡群未出现气囊炎相关症状,死淘率低。接着采用了鸡腿注射(0.8 mL菌液/只鸡)的方式进行造模。至11日龄时,仅剩余35只肉鸡,且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症状,对死淘的肉鸡进行剖检,发现了气管栓塞、有干酪样物等典型症状,说明肉鸡气囊炎造模成功,接下来启动治疗过程。
  1.2 噬菌体制剂
  噬菌体制剂为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单一噬菌体(RDP-EC-16029),体外配型实验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对1.1所用的攻毒大肠杆菌E6有较好的体外裂解效果。噬菌体制剂的滴度为107 pfu/mL,治疗时采用灌服,按照1 mL/只鸡用量。
  1.3 治疗方案
  造模成功后(实验肉鸡出现死亡,解剖有较典型的气囊炎症状),将存活的剩余35只鸡,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噬菌体组、抗菌肽组、林可霉素治疗组和多西环素治疗组),每组7只,进行气囊炎治疗。其中,阴性对照组为不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为抗生素治疗组(林可霉素治疗组和多西环素治疗组)。具体治疗情况见表1。
  1.4 数据分析
  本文主要依据肉鸡生长情况、剖检症状等进行分析,对于死淘数,采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及图形绘制,F值表示不同数据之间的显著性差异,F值越大说明差异越明显;P值表示假设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鸡群状况
  使用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后3 d,鸡群出现明显的趴卧、聚堆、精神不振的状况,采食、饮水量下降,同时出现大量死淘。个别鸡甩鼻、肿眼、流泪(图1)。通过对各造模过程中死亡的肉鸡进行解剖,剖检后发现典型的气囊污浊、有干酪样沉积物,全都出现了气囊炎、包心包肝的症状。
  治疗4 d后,鸡群阴性对照组(1组)持续死亡,只剩2只;其他组情况均有所好转,趴卧、流泪等症状基本消失。
  其中,第5组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实验鸡群迅速恢复健康。而且,从临床表现上,第5组鸡群精神状况恢复快,羽翅明亮,采食积极,效果最好。其他实验组中,噬菌体组(2组)、林可霉素组(4组)、抗菌肽组(3组)的鸡群死亡率大大下降(死亡数分别为1、2、3只),采食、饮水增加,腿、嘴部破溃逐渐好转(图2)。
  2.2 剖检状况
  给药10 d之后,对不同实验组的肉鸡进行解剖,观察气囊炎的治疗效果,见图3。
  阴性对照组(1组)包心现象明显,气囊仍有许多干酪样分泌物,说明鸡只雖然成活,却依然有气囊炎症状;而其他组均没再发现气囊炎症状。多西环素(强力霉素,5组)组表现最好,气囊清亮,没有浑浊;而噬菌体组(2组)、抗菌肽组(3组)、林可霉素组(4组)气囊症状明显减轻,气囊基本明亮,基本无浑浊。
  2.3 死淘情况及存活率统计分析
  鸡群生存曲线见图4。
  从生存曲线图(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阴性对照组死淘较快,第4天时,仅存活2只鸡;而抗菌肽组在第2天死亡3只,此后死淘不再增加;而林可霉素组第3天死亡2只后,死淘不再增加;噬菌体组给药后次日死亡1只,之后死淘不再增加。表现最好的是多西环素组,无死淘,存活率达100%。   结合体外药敏试验,本次实验所用的噬菌体、抗菌肽、抗生素(多西环素、林可霉素)均有体外抑菌的效果,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试剂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死淘,保证鸡群的健康。
  为了分析各实验组之间的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我们利用SPSS 26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实验中没有交互作用)分析中可以看出,各实验分组之间F值为24.406,P < 0.01,说明各实验组间结果差异极显著,通过LSD对各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其中,多西環素实验效果好,优于其他组;林可霉素组、噬菌体组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抗菌肽组优于阴性对照组。
  3 结论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肉鸡气囊炎(大肠杆菌攻毒所致)可导致明显的气囊阻塞、有干酪样沉积物等症状,同时,鸡群死淘率上升,对于肉鸡养殖造成较大的损失。
  本文采用噬菌体对肉鸡气囊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考虑到气囊炎发病机制复杂,给药困难等,建议:①采用噬菌体与抗生素复合治疗,起效快,效果更佳;②考虑采用喷雾给药,结合鸡舍消毒等,能够更好地预防、治疗肉鸡气囊炎。
  参考文献:
  [1] 丛志慧,赵瑞芳.肉鸡气囊炎的防治[J].家禽科学,2014(12):55.
  [2] 高洪敏,宋光宇.浅析肉鸡气囊炎发病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2):175.
  [3] 李永芳.肉鸡气囊炎的预防与治疗[J].山东畜牧兽医,2015 (10):77-78.
  [4] 亓英修.肉鸡气囊炎的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J].北方牧业, 2014(1):20.
  [5] 崔晨光.肉鸡气囊炎的病例防治[J].兽药市场指南, 2012(3):47.
  [6] 徐京生,杨素娟.白羽肉鸡气囊炎防控要点[J].中国家禽,2011, 33(19):61-62.
  [7] 费强.浅谈肉鸡气囊炎及防控措施[J].家禽科学,2014(11):33-34.
  [8] 高艳,翟兰.肉鸡气囊炎的综合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2(4):43-44.
  [9] 陈红,花天荣,汪长道,等.一例肉鸡气囊炎的诊断与治疗[J]. 家禽科学, 2014(5):59-6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测定了2020年以来本实验室从不同地区分离的44个IBV毒株的S1基因序列,并与参考株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分离的44个IBV毒株共占据5个分支。其中:第一分支为QX型,包括25个分离株,QX型分离株又分为ClusterⅠ亚分支(7个)和ClusterⅡ亚分支(18个);第二分支为4/91型,包括12个分离株;第三分支为LDT3型,包括3个分离株;第四分支为Mass型,包括2个分
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水氮管理配施双氰胺(DCD)对设施番茄-黄瓜轮作体系经济效益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索适宜的番茄-黄瓜轮作水氮管理与DCD调控模式。结果表明:在番茄-黄瓜轮作体系中,与农民常规相比,减氮控水配施DCD处理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节省全年总投入4600~6134 yuan/hm2,产投比增加4.29%~10.86%;设施番茄、黄瓜氮素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到31.41%、18.57%。设施番茄体系中,减氮控水配施DCD处理较农民常规氮肥农学效益提高了20.8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贵州地方鸡种放养饲养的基本管理方法,在保留贵州地方鸡种特有肉质与风味的基础上,通过农村传统的放养方式与现代高效养鸡技术有机结合,根据贵州的地势地貌及资源优势(荒山、林地、果园、草地等),发展林下养殖循环经济,进行贵州地方鸡的规模化饲养,进而获得品质优良的禽、蛋产品。  关键词:地方鸡种;饲养管理;放养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
为了明确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AngHV)的致病性,本实验采用一株从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病料中分离的AngHV(NA16108),研究了其对欧洲鳗鲡幼鳗的致病性.结果显
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研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荧光免疫芯片,并探究其在果蔬加工副产品类饲料中的应用。以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标记单克隆抗体,在竞争抑制反应原理基础上研制荧光免疫芯片。结果表明,研制的免疫芯片对果蔬中克百威、毒死蜱、灭蝇胺的检测限分别为0.02 mg/kg、0.5 mg/kg、0.5 mg/kg,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对常见的其他10种农药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开发的免疫芯片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的大批量样本检测及现场快速检测。农药的广泛应用
中图分类号:S83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7-02  当前常见的肉鸽养殖生产模式包括“2+2”、“2+3”、“2+4”、混合模式以及“亲鸽哺乳+人工哺育”生产模式,不同的养殖生产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情况,加强对于肉鸽养殖生产模式的分析以及肉鸽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肉鸽产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1 “2+
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是白蜡树Fraxinus spp.重要枝梢害虫。本文通过对采自20多个省份寄主的室内饲养,共收集到白蜡外齿茎蜂捕食性天敌4种、寄生性天敌11种,对已定名种类的成虫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选用窄冠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l ‘Zhaiguan’)和石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l ‘Shilin’)2个品种,在山东沿海山地分别进行3种密度模型造林,并连续6年观测生长指标、测定生态效益;采用降维数据分析和基于时间序列的降维分析(PRC analysis)考察协同作用,比较2个刺槐品种不同造林模型林分发育特征和生态效益,分析长时间维度下品种与模型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造林模型为2 m×4 m的窄冠刺槐综合发育较优,生态效益最佳;各造林模型林分发
中图分類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32-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3-02  在蛋鸡养殖生产中,鸡群中经常会出现假母鸡的现象,轻者有零星存在,重者其比例从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低下,高峰期产蛋率爬升缓慢或无产蛋高峰,而且呈现蛋壳质量差、小蛋多等现象(图1),料蛋比差、斤蛋成本提高;严重者近乎绝产直至全群淘汰,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因此,需要大家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