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出所名称:湖北省红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
建所时间:1953年。
辖区概况: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025人,暂住人口43607人。设有北门、土井等7个社区。辖区内党政机关单位、特种行业、重点场所、娱乐场所、门市摊点众多,人流、物流交织叠加,治安情况复杂。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20人,辅警14人。
荣誉:一级公安派出所。2018年被湖北省公安厅评为派出所质量提升工程先进单位。
“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耳熟能详的鄂东民谣唱出了革命年代红安儿女的爱国保家情怀。正是在这种“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无畏精神感召下,红安,这座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鄂东小城,先后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和223位共和国将军,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当年的“铜锣一响”在新时代已然成为将军故里“铜锣联防”、共建共治的平安集结号。在这奋进的时代,红安儿女继续用智慧和勤劳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城关派出所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警队,先后有85个集体和386人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其中3个集体和14名同志受到省部级表彰,21个集体和76名同志受到地市级以上表彰。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高旺民,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罗红新,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公安系统的“老黄牛”谢升保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近年来,湖北省红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把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全所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党务挺在前面,警务握在手中,服务植根于人民,秉承传统,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做优“铜锣联防”等警务工作品牌,让“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警务探索在红安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老品牌成为新时代的“风向标”
“铜锣联防”,其实是一个动静结合、覆盖全县的“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的特色立体化治安防控模式。对于红安的老百姓来说,对它的渊源并不陌生。“‘铜锣联防’是我们县城里老幼皆知的好做法、老品牌。大家相互关照,共同参与,已经成为红安城区居民的一种公益时尚流行起来了……”红安县第一中学青年教师杨鹏颇有感慨地说。
近年来,城关派出所领导班子积极发挥“主心骨”“领头雁”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将政治建警作为“灵魂工程”,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提业绩;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今年,投资3万余元强化办公区域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确保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同时,确定专人固化党建软件建设,对民警工作期间日常生活规范建章立制,并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教育活动,让全所民警辅警的政治教育、忠诚教育、形势教育走深走实。特别是通过深化“两学一做”“三课一会”“支部主题党日”、革命传统教育和轮值轮训大练兵等活动,引导全所民警学通弄懂“铜锣联防”老品牌的时代内涵和经验做法,营造全所民警辅警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
同时,为了擦亮“铜锣联防”这张名片,派出所固定每周三晚组织全所民警在辖区街面进行巡逻防控,注重显性用警,屯警街头巷尾:“开警车、亮警灯、见警察”,提高见警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带动全民参与“铜锣联防”意识,让这个“传家宝”历久弥新,逐渐成为将军故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风向标”。
城关派出所在深入开展“铜锣联防”,加强街面巡逻防控的同时,结合开展“全警三员”“三万”活动,“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张贴防范“盗抢骗”宣传单3600余份,帮助群众提高反“盗抢骗”意识;不断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强力推进“天眼”工程项目建设,在辖区人流密集场所、案件高发地点、重点单位部门等街道路口增加视频探头112个,持续加强“人物地同防”,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案件发案率下降了45%,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
守土尽责,老民警甘当社区的“稳压器”
城关派出所上下同心,顺势而谋,坚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做強社区单元防控,夯实县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坚持警务前移、警力下沉,源头治理,把排查、化解、管防矛盾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采取“线上联动、线下行动”“小事不出社区”的工作理念,积极创建警调衔接、警律联调等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老民警谢升保是一名家喻户晓的上过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转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曾经也当过乡镇派出所所长,有着十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得知所里需要人员下沉社区,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进驻到治安情况最复杂、矛盾纠纷相对突出的王家畈社区警务室。
接下来,他以社区为家,主动作为,全天候扎根基层,以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为抓手,用脚步丈量社区收集社情民意,用敲门入户熟悉家长里短,练好基本功,真正做到了人熟、地熟、情况熟,成为社区里大情小事的“活档案”。他还通过建立楼栋门户治安微信群,拉近警民距离、密切警民关系,延伸“铜锣联防”效应,激发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参与热情,创建了“社区民警+社区治保主任+小区楼栋长”的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有效地把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守土尽责,把社区“小岗位”干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因此,他也被居民亲切调侃称之为社区平安的“稳压器”。
2021年1月下旬,谢升保接到辖区居民潘某电话求助称:因曾工作过的武汉某建筑公司拖欠其工资不发,一时冲动,私自将公司的吊车开回红安县城。在开车回来途中,潘某又考虑到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妥,于是主动联系了谢警官。接到求助后,谢升保在电话里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积极与武汉某建筑公司代表联系。忙前忙后,通过一天一夜地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促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成功化解了这次因欠薪引起的矛盾纠纷。当事人潘某事后特地赶制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助人为乐新风尚”的红色锦旗送到谢升保手中,表达对他的一片感激之情。
建所时间:1953年。
辖区概况: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025人,暂住人口43607人。设有北门、土井等7个社区。辖区内党政机关单位、特种行业、重点场所、娱乐场所、门市摊点众多,人流、物流交织叠加,治安情况复杂。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20人,辅警14人。
荣誉:一级公安派出所。2018年被湖北省公安厅评为派出所质量提升工程先进单位。
“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耳熟能详的鄂东民谣唱出了革命年代红安儿女的爱国保家情怀。正是在这种“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无畏精神感召下,红安,这座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鄂东小城,先后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和223位共和国将军,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当年的“铜锣一响”在新时代已然成为将军故里“铜锣联防”、共建共治的平安集结号。在这奋进的时代,红安儿女继续用智慧和勤劳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城关派出所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警队,先后有85个集体和386人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其中3个集体和14名同志受到省部级表彰,21个集体和76名同志受到地市级以上表彰。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高旺民,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罗红新,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公安系统的“老黄牛”谢升保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近年来,湖北省红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把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全所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党务挺在前面,警务握在手中,服务植根于人民,秉承传统,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做优“铜锣联防”等警务工作品牌,让“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警务探索在红安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老品牌成为新时代的“风向标”
“铜锣联防”,其实是一个动静结合、覆盖全县的“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的特色立体化治安防控模式。对于红安的老百姓来说,对它的渊源并不陌生。“‘铜锣联防’是我们县城里老幼皆知的好做法、老品牌。大家相互关照,共同参与,已经成为红安城区居民的一种公益时尚流行起来了……”红安县第一中学青年教师杨鹏颇有感慨地说。
近年来,城关派出所领导班子积极发挥“主心骨”“领头雁”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将政治建警作为“灵魂工程”,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提业绩;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今年,投资3万余元强化办公区域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确保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同时,确定专人固化党建软件建设,对民警工作期间日常生活规范建章立制,并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教育活动,让全所民警辅警的政治教育、忠诚教育、形势教育走深走实。特别是通过深化“两学一做”“三课一会”“支部主题党日”、革命传统教育和轮值轮训大练兵等活动,引导全所民警学通弄懂“铜锣联防”老品牌的时代内涵和经验做法,营造全所民警辅警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
同时,为了擦亮“铜锣联防”这张名片,派出所固定每周三晚组织全所民警在辖区街面进行巡逻防控,注重显性用警,屯警街头巷尾:“开警车、亮警灯、见警察”,提高见警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带动全民参与“铜锣联防”意识,让这个“传家宝”历久弥新,逐渐成为将军故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风向标”。
城关派出所在深入开展“铜锣联防”,加强街面巡逻防控的同时,结合开展“全警三员”“三万”活动,“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张贴防范“盗抢骗”宣传单3600余份,帮助群众提高反“盗抢骗”意识;不断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强力推进“天眼”工程项目建设,在辖区人流密集场所、案件高发地点、重点单位部门等街道路口增加视频探头112个,持续加强“人物地同防”,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案件发案率下降了45%,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
守土尽责,老民警甘当社区的“稳压器”
城关派出所上下同心,顺势而谋,坚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做強社区单元防控,夯实县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坚持警务前移、警力下沉,源头治理,把排查、化解、管防矛盾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采取“线上联动、线下行动”“小事不出社区”的工作理念,积极创建警调衔接、警律联调等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老民警谢升保是一名家喻户晓的上过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转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曾经也当过乡镇派出所所长,有着十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得知所里需要人员下沉社区,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进驻到治安情况最复杂、矛盾纠纷相对突出的王家畈社区警务室。
接下来,他以社区为家,主动作为,全天候扎根基层,以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为抓手,用脚步丈量社区收集社情民意,用敲门入户熟悉家长里短,练好基本功,真正做到了人熟、地熟、情况熟,成为社区里大情小事的“活档案”。他还通过建立楼栋门户治安微信群,拉近警民距离、密切警民关系,延伸“铜锣联防”效应,激发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参与热情,创建了“社区民警+社区治保主任+小区楼栋长”的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有效地把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守土尽责,把社区“小岗位”干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因此,他也被居民亲切调侃称之为社区平安的“稳压器”。
2021年1月下旬,谢升保接到辖区居民潘某电话求助称:因曾工作过的武汉某建筑公司拖欠其工资不发,一时冲动,私自将公司的吊车开回红安县城。在开车回来途中,潘某又考虑到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妥,于是主动联系了谢警官。接到求助后,谢升保在电话里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积极与武汉某建筑公司代表联系。忙前忙后,通过一天一夜地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促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成功化解了这次因欠薪引起的矛盾纠纷。当事人潘某事后特地赶制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助人为乐新风尚”的红色锦旗送到谢升保手中,表达对他的一片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