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修补手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wcsql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7年以来大规模推广应用人工修补材料的疝修补手术已经有15年了,手术例数从一开始的年3000例到2011年的近50万例,有了很大提高.通过不断的总结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在腹壁疝修补手术中存在着的最大问题是:操作不规范,并发症和复发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七届疝和腹壁外科学术研讨会上,全国约千名外科医师就并发症的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讨论,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和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由线粒体控制,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
对于那些外科术后在危重症护理病房卧床的病人 ,肝素通常被用于防止血栓形成。肝素诱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HIT)是肝素使用中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HIT的分型 HIT可分为两
期刊
小肠出血泛指十二指肠以外的小肠的出血,占全消化道出血的2% ~ 15%[1],因受其发病率较低、症状隐匿及小肠本身解剖特点的限制,因此临床上确诊较为困难,既往很难在术前确定出血部位.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小肠疾病的盲区.在出血期间,胶囊内镜基本不适用.术中肠镜辅助探查也许是明确出血部位更为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笔者结合文献复习报道一例成功救治小肠大出血的病例。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死亡受体介导的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通常在凋亡被抑制的情况下发生,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同细胞凋亡一样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主诉上腹部不适、纳差并消廋2个月;近日体重下降了3 kg,发病后于地方医院行胃镜检查,拟诊胃癌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侧腋窝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分别约4.0 cm ×1.5 cm、3.5 cm×1.5 cm,融合成团;腹软,上腹部压之不适,肝脾肋下未扪及肿大;辅助检查:外院胃镜病理报告为胃窦、胃角黏膜低分化腺癌;腹部彩超检
姜黄素是姜科植物姜黄根茎提取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酚类化合物.近年的研究发现,姜黄素存在着广泛的药用价值,具有抗炎性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氧化、清除氧自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过程中,作文先导式教学是应用十分广泛的方式,也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为适应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教学方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自身性格及学习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tissue infections,NSTIs)是一种少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最早由美国外科医师Jones于1871年定义为"医院内坏疽",之后有很多不同的命名,如急性感染性坏疽、Fournier坏疽、溶血性链球菌坏疽等,1952年,Wilson建议将皮下组织、浅筋膜和深筋膜的进行性坏疽统称为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常侵及门静脉和肝动脉,侵犯后如何手术处理直接关系患者预后,成为较棘手的问题.肿瘤侵犯门静脉及肝动脉是限制肿瘤切除的主要因素之一,外科医师往往在探查过程中发现肿瘤侵犯血管即放弃切除,改行引流术,既限制了肿瘤的切除,也影响了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技术和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受侵已不再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
许多循证医学研究显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mplantation procedure,PCI)(包括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和裸金属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