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情境并举,感悟与情感齐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眼前展现出情境时,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不但可以渲染情境,使情境所要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而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主动进入到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
  
  一、发挥主导,启发思维
  
  教师的语言支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让学生观察、感受、联想,然后注意观察后的表达,这些主要依赖教师语言的主导。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能否体现出主导性,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只有细心钻研教材,把握情境的氛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其语言的主导性。例如在教学《云房子》这一课时,教学开始,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我作了这样一段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生活在房子里,那么你们见过那些形状比较特别的房子吗?”
  学生很快想到了平时见到过的各种各样形状的房子,他们的情绪也随之而兴奋起来。
  然后我通过问题语言描绘,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有些调皮可爱的小麻雀,他们也喜欢形状奇特的房子,但是他们是用云来做房子的。”于是引出课题《云房子》。有的学生想:“明明是云朵,为什么会变成房子呢?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房子?”
  这时,我似乎在和学生随意地交谈,其实,这一段导语却是精心设计而成的。在唤起学生对奇特房子的好奇心理后,我又以学生的口吻提出两个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学生想到的,其实,是把学生还没来得及想,或者是模糊中似乎想到了,但还不大清晰的问题提出来。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前一步进行导向。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恰当的启发。
  
  二、感受形象,激起情感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从教师的语调、语音引起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活动。但是,如果教师的语言太贫乏干瘪,学生便会因不感兴趣而抑制思维活动的进行。“语言描绘情境”的目的,就是教师用语言对情境作具体描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彷佛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些情境。因此,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课文描写的情境,以及情境中的人物、景物的感受与想象。以《花瓣飘香》一课为例,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教材中那个清晨摘花的可爱小女孩,学生看见了;那位卧病在床,凝神望着门口的母亲的期望眼神,课文中未作具体刻画,学生也看到了;穿着军装,屹立在祖国边疆的年轻父亲,学生也看到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以教师自己真切的情感去激起学生的纯真情感,掌握好教材。只有教师自己“看到”了,描绘的形象学生才能体会到。这充分说明,学生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形象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显得特别重要。
  
  三、逐步启发,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的语言必然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要通过语言的启发,使学生思维活动踊跃。以《祁黄羊》为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但这关键性的句子怎么教?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不可能真正“动情”而“晓理”的。教师可这样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慢慢地引导学生:祁黄羊的儿子祈午很优秀,但是祁黄羊当时没有首先举荐祈午,而是落落大方、郑重其事地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到这里,不仅晋卓公深感意外,我们也很震撼。这时不由得想到了“外举不避仇”。解狐去世之后,祁黄羊又推荐祈午,虽然大家也惊讶,但是——外举不避仇,内举自然就不避亲了。
  这里教师语言的启发性能得到充分体现,一步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随之一步步深入。
  
  四、累积可知,震撼感官
  
  教师的语言形象,学生在记忆中或多或少会有所储存,但并不等于教师语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全部熟知的。因此教师还要结合直观手段,使未能感知的知识变成熟知的内容。这样,教师的语言,既可让学生理解,又可让学生有收获。例如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时,我运用了图画、音乐与语言描绘相结合,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的生动情境之中——第一次,利用幻灯片,播放草原美丽的风景及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边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边听着优美的草原歌曲。我在一旁说道:“这么美丽的草原向我们发出了盛情的邀请,我们就到草原上旅游一次,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呼吸这清新的空气吧。”第二次:利用课文,把学生一次次带入到草原,看那勤劳的牧民,成群的羊儿,以及和羊群连成一片的白云,这样的美景震撼着学生的听觉、视觉。第三次,学完课文,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放声地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此时的学生已经全身心地融入到大草原上了。
  教師充分运用语言描绘,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入教材描绘的情境之中,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充分利用学生进入情境后的感受与情绪,再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语言,这样,教学就能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是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能够支持和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增进教师合作,形成新的教学技能
Vol.20 Number1(SUM87) Feb.,2001 Contents Mining Engineering Catastrop Subsidence H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也应作相应的改变。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要和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
1 纳爱斯集团rn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纳爱斯作为中国洗涤行业领军企业、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重点企业,在这场“大考”中“急政府所急、想百姓所想、保市场
期刊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课本中的文章篇目毕竟是有限的,更广阔无限的空间是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阅历上下五千年,驰骋纵横八万里。能聆听孔子的教诲,也能和亚里士多德对话。能体验伟人的生活乐趣,也能感受穷人的艰辛。从爱因斯坦的成就中,可以吸取成功的经验,从一些人碌碌无为的人生中,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大千世
摘要: 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绝大部分则是情感因素。可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對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途径方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他所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个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现代教育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既进行知识传授,又进行情感交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本文阐述通过激发学生喜爱之心、激发学生想象之意、激发学生感悟之情,来激发学生情感,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同时,也是特定意义上特殊人际交往,既是进行知识传授,又在进行情感交流。因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以上理念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可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问题:教师对传统单向式的教学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在临床中常见,该病极易诱导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所以关于疾病的治疗也成为临床中研究中的重点.他汀类降脂药因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当前也被广泛的使用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