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没有实施新课标以前,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完全是由教材决定的,教师根据教材写成教案,课上就是“教教材、走教案”。今天,在实施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提倡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材的奴隶,一步一步“活化”教材,使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只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要把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编成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促学生认知发展
数学的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决定学生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把红、黄、蓝、白、橙、灰六种颜色的太阳帽按顺序发给全校学生。”接着告诉学生只要你报出第几个学生,老师就马上告诉你,他发到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将信将疑,跃跃欲试,学生所报的号数,我都次次猜中,学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告诉大家:“你们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以后,就会明白的”,这样,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这节课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促学生认知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活化”教材,把教材转化为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不是把“底乘以高除以2等于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复习旧知识,了解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然后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利用手中的三角形学具,能否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这样,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想一想,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通过“活化”教材,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不仅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学生认知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探求新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作为培养其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的同学问:“为什么2+2等于2×2,而3+3就不等于3×3呢?”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但我没有马上回答她,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去思考,让同学们小组讨论。通过他们的合作交流,使他们知道2+2与2×2都表示2个2相加,而3+3和3×3表示的意思不一样,3+3表示2个3相加,3×3则表示3个3相加,所以“2+2等于2×2,而3+3就不等于3×3”。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活化”教材,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活动成功的喜悦,让创新伴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一、创设情境,促学生认知发展
数学的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决定学生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把红、黄、蓝、白、橙、灰六种颜色的太阳帽按顺序发给全校学生。”接着告诉学生只要你报出第几个学生,老师就马上告诉你,他发到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将信将疑,跃跃欲试,学生所报的号数,我都次次猜中,学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告诉大家:“你们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以后,就会明白的”,这样,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这节课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促学生认知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活化”教材,把教材转化为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不是把“底乘以高除以2等于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复习旧知识,了解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然后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利用手中的三角形学具,能否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这样,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想一想,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通过“活化”教材,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不仅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学生认知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探求新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作为培养其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的同学问:“为什么2+2等于2×2,而3+3就不等于3×3呢?”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但我没有马上回答她,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去思考,让同学们小组讨论。通过他们的合作交流,使他们知道2+2与2×2都表示2个2相加,而3+3和3×3表示的意思不一样,3+3表示2个3相加,3×3则表示3个3相加,所以“2+2等于2×2,而3+3就不等于3×3”。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活化”教材,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活动成功的喜悦,让创新伴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