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出血危险因素并构建出血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2018-01—2020-01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溶栓出血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结果 纳入37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模型组262例,验证组11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NIHSS评分、血糖、白细胞及D-二聚体是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181,P=0.003)、NIHSS评分(OR=0.932,P=0.001)、D-二聚体(OR=0.928,P=0.016)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预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 0.656~0.779,P<0.001.结论 性别、NIHSS评分及D-二聚体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影响因素构建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预警模型预测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03—10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40例同期收治住院的与病例组年龄相匹配的非脑梗死患者,应用RT-qPCR技术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液中PADI4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PADI4在病例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6(0.91~1.21),对照组为0.86(0.80~0.95),病例组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绘制ROC曲线进行诊断试验效能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肿瘤围术期伤口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找出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措施,为围术期患者预防感染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某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1108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性别、年龄、BMI、慢性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COPD、高血压、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以及冠心病等)、术前抗生素给药时间、切口部位、手术时间、接台手术、手术中放置引流管、术中输血、术后活动次数和住院时间.针对这些因素与切口感染做相关
目的 探讨King达标理论联合回授法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King达标理论联合回授法进行临床带教,包括教师培训、共同参与、沟通交流、晨间回授等.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结果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临床思维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King达标理论联合回授法可提高实习护生自主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护生的技能及知
本文归纳总结结合风寒湿证、风湿热证、血瘀证、肾虚证和脾虚证RA模型的研究,特别是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出一种与中医证候更贴近,操作更为便捷、经济,更加全面反应中医痹病特色的动物模型,以便风湿病科研人员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也是今后研究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的〕研究强化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9例发病4.5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14 d后改为20 mg/d,共90 d,同时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治疗;对照组49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90 d,同时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14、90 d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90
目的 探讨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置入颅内压(ICP)监测的价值.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6-07—2020-06急诊脑疝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将置入ICP监测与未置入ICP监测的患者按比例1:1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主要结局指标是90 d的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为住院病死率、颅内感染率、脱水治疗使用次数、90 d(mRS)评分、优秀结果(mRS评分0~1)、良好结果(mRS评分0~2)和住院时间.结果 ICP监测组和无ICP监测组分别有90例和127例患者.PSM前ICP监测组有较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术中应用右腋动脉和中心动脉联合头臂动脉两种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大血管病区)同一手术组2016-01—2021-01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同期行弓部手术,并应用右腋动脉和主动脉+头臂动脉插管两种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的3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和暂时性神经损害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PND)16例,急性脑梗死8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成分的特征,为颈动脉斑块的个性化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收集2013-09-2014-09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112例,9例患者因图像质量差剔除,余103例入组分析.将入组患者按照年龄每10 a间隔分为5组,A1组:40~49岁,5例;A2组:50~59岁,31例;A3组:60~69岁,39例;A4组:70~79岁,26例;A5组:80~89岁,2例.所有患者均采集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MR)图像,分析纤维帽(fibrous cap,FC)、脂质坏死核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与脑梗死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07—2020-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2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OCSP分型标准将220例患者分为TACI(n=54)、PACI(n=60)、POCI(n=32)和LACI(n=74)4种亚型,对比各亚型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对比不同分型患者血小板表达水平及NIHSS评分,通过Spearman法分析患者的OCSP分型与血小板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脑梗死
目的 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47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亚低温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Brathel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于治疗后8周评价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周2组血清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