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工科”素养人才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以下简称“储能中学”)是一所革命老校,是上海市黄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一直积极寻求发展机遇,构建特色办学品牌。然而,学校特色创建始终停留在摸索的层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如何让革命老校焕发青春风采,实现既凸显高位引领又契合自身特色的内涵发展?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优势,借助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启了一条特色高中创建的探索之路。
  聚焦“新工科”,推动学校变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尤其是新工科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做起。2019年7月,储能中学与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上理工”)在“新工科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愿。储能中学将依托优质高校资源,以培育高中生新工科素养为办学特色,创建特色高中。双方合作的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深入五育并举、聚力创新教育,探索以新工科素养为特色的厚基础、强实践的工程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一体化育人新模式。据此,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储能中学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创建特色高中发展规划(2019-2024)》(以下简称《规划》)。2020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前,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教学、评价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新工科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战略,是探索和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此次合作聚焦的新工科素养人才一体化培养目标,既是高校对新工科早期人才培养的关注和重视,也是中学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回应和变革,更是对于一体化育人实践的创新探索。
  “新工科”理念下的学校发展路径
  储能中学希望培养一批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工匠精神和现代工程师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学校进一步明确:我们将以高中特色办学撬动储能中学传统育人模式的转型;以依托高校合作办学增强创新实践的实力和底气;以创设新工科特色课程打开分类办学的有效路径;以教师团队的“创新+”智慧实现学校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
  坚持红色底色传承,明确学校特色发展定位。学校办学理念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以知行统一、践履所学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科学思维为重点;培养学生为国效力、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我们制定了新的办学目标——创建 “新工科教育”特色鲜明,具有“创新发展力、协调统整力、绿色生命力、开放竞争力、共享幸福力”的现代大学附中。同时,将“培养人文情怀深厚、新工科素养见长的现代高中生”作为学校育人目标。
  厘定新工科素养校本内涵,完善储能特色育人模式。我们对新工科素养进行了校本理解与界定——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新工科人才培养向基础教育延伸过程中学生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我们要培养的新工科素养是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思维与工匠精神、综合实践与创新素养、自主学习与多元发展。为此,学校设计了六大重点项目,并形成储能特色育人模式,即构建“红色+责任”的学校德育工作、推进“选择+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创设“智慧+兴趣”的“智趣课堂”、开展教师“储能之星”培育工程,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功、打造上理工-储能新工科创新实验中心、建立新工科特色创建的评价机制。
  突破局部重点,撬动学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推进。在新工科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点是要形成凸显新工科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并且在日常的课题、课堂、课程和实践活动中渗透与呈现。从课程角度,其核心突破口是發展特色课程。我们研究了四步推进计划——从拓展课打开思路,进一步学习新工科内涵和前沿学科;在基础课和研究课中融合渗透,逐步架构新工科校本课程群;让拓展课丰富起来,形成系列新工科类课程;创建涵盖三类课程体系的新工科课程理想结构。
  在特色课程的创建过程中,我们还要努力梳理原有校本课程,对其进行改造、重构,使之为新工科育人目标服务。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学习、思考和审视学校育人特色与自己任教学科的关联所在,并自觉在日常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入和渗透学校育人特色的内容,最终保障学校特色育人具有深厚的土壤和各学科的协同支持,从而形成合力育人的健康生态。
  “新工科”激发校园新气象
  在储能中学的特色创建中,上理工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共享、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与储能中学开展深入合作。
  合力打造凸显新工科素养人才培养的特色高中。储能中学在“储传统之能、储实践之能、储科学之能、储智慧之能”的办学追求下,以新工科素养培育为抓手,激活中学办学活力和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合作将聚焦新工科素养,共同构建育人体系,注重学生新工科专业兴趣、专业志向、专业精神的激发,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素养、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在课程构建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习空间创设、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实践,全力打造一所以新工科素养为特色的有影响、高品质特色中学。
  合作开展区域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上理工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涵盖“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储能中学有着打造创新教育标杆校的目标和信心,努力成为一所培育未来工程师的创新学校。储能中学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将面向全区学生开放共享,为区域内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丰富性创新学习实践新平台。
  共同建设新工科教育中学创新实验中心。为发挥上理工的光学工程、动力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我们将以现储能中学南校区为基地,共同合作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体现新工科教育特色、跨学科综合的中学创新实验中心,打造集专家团队指导和实践研训为一体的新工科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项目与创新特色课程主要涵盖能源、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在高校教授、专家的带领指导下,为师生的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开拓学习视野、创新学习方法。
  整合资源拓宽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储能中学通过项目纽带,引入上理工国际教育资源,依托高校在教育、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支持学校开展师生国际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生涯规划发展路径,提升学生跨文化国际理解力。
  储能中学的校名,出自《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效实储能”。面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转型和升级,储能中学的教育理想是——效实于理想信念的家国情怀,储备好奉献中华崛起的才能;效实于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储备好实现报国之志的智能;效实于国家强盛的历史重任,储备好建设创新强国的潜能;效实于新理工科的创造本领,储备好具备国际竞争的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这所革命老校,必将焕发出创新时代的“精气神”。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其他文献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 一岁  俗姓江,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法号弘仁。徽州府歙县桃源坞人。  是年,程嘉燧,四十六岁。  李流芳,三十六岁。  僧古航,二十六岁。  萧云从,十五岁。  金声,十三岁。  王泰徵,十一岁。  江天一,九岁。  王玄度,八岁。  汪度,八岁。  程正揆,七岁。  汪沐日,六岁。  许楚,六岁。  程邃,四岁。  吴山涛,二岁
一  “卜兹山水窟,著就冰雪卷”——我卜居在这山水灵奇之地,画出冰雪般晶莹严冷的画卷。这是渐江的两句诗。在当时与后世,评论渐江其人其画的诗文不少,若论简明扼要而又真切鲜明,竟无过于此二句者。可知渐江是一位有明确自我意识的画家,他在日臻完美的画作中,日益清晰地表达自己逃离嘈杂俗世,幽静生活,放情感受的愿望。他的诗句纯净空明,而内涵真趣,也与同是山中畸客的诗画朋友们,拉开相当的距离:老干有秋,平岗不断
上海图书馆素以庋藏明清尺牍丰富而著称,其中赵之谦的尺牍有87通,是首次整理公布的,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这87通信札分别是致江湜5通(一封缺上页)、王晋玉2通、胡澍1通、鲍康1通(缺上页)、潘祖荫1通(附跋文1则)、赵蔼庭10通、戴望5通、唐仁寿6通、胡培系6通(两封有缺、一封有沈尹默题跋)、宗源瀚6通、许增1通、谭献1通、倪带铭12通、方少庵2通、欧阳文卿3通、蔡耀翁3通(一封缺页)、赵子安2
常规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引入了符号互动论,强调行为体和结构相互影响和相互演进。二战前后,日本移民与美日双边关系之间即为一种行为体和结构间的相互影响。二战前,受美国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临时入境机动车逐渐增多,管理难题也随之凸显。提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立足管理和服务两项基本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爱、懂得爱、传递爱,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爱和感恩”是从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做起来的。  内高班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相亲相爱一家人”校园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我担任新疆班班主任已有10年,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智慧的启迪方式立德树人,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内高学子。  做好“爱”的引路人。除了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我会密切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的需
从教十几年,一路走来,我付出了热忱和艰辛,也收获了无数感悟。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学生教我成长、伴我成熟。我越来越体会到每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逐渐体会到教育不仅需要踏实肯干,还需要耐心、责任心,更需要智慧与思考。  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与师生的情感关系密不可分。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纽带一定不是冷冰冰的规章制度,而是真挚的情感。教师要学会尊重、倾听与理解,在平等的基础
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我国户籍制度正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该顶层设计的创新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当前流动人口在城市享有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仍不尽人意,特别是还有数以千万的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平等入学、升学的权利以及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依然严峻。  差
作为一名拥有1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农大附中人,我时刻秉承着学校所提倡的“先做父母,再做老师”的教育理念,遵循着“爱、严、细”的教育原则,利用好每一个教育契机增强京疆两地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民族交融。  我所带的2019届3班是一个京疆混编班,北京生17人、新疆生26人,涵盖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白族、土家族、蒙古族7个民族。班级情况非常复杂,因而高一起始阶段的交融和一体化教育显得尤为重
倾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搭建讨论交流的平台。2021年,本刊推出“师说心语”专栏,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反馈给我们,我们将为您广泛征集解决策略。也可将您阅读《教育家》杂志的感想反馈给我们,让这里成为您与杂志互动的平台。  家长群,一个和谐的闭环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教师 王艳霞  因为教师在群里要求家长帮着批改作业,江苏一位家长愤而退群,并且发视频抗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