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从学法指导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能力培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 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达到高中生应有的认知水平和深度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准备走向独立的时期,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接近成人,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比初中生更深刻,能注意到事物发展的细节和本质了。高中生的思维也比较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火花。而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最抽象的莫过于历史概念了,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史实的抽象概括,反映历史事件(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比如对“政治文明”这一历史概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分析理解的。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为例:首先向学生指出政治文明历程就是人类从专制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接着给学生介绍必修一九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述的是中国从夏商周到明清的政治制度演变发展过程,重点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专题六《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探讨的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民主制和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过程中法律的发展。专题一和专题六是并列关系,对比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传统,东西方发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政治文明,并对各自国家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专题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根据英、美、法、德四国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既对比各国政治道路的不同特点,又概括它们的共性。专题二和专题三论述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探讨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中国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如何沉沦,如何应对与奋起,比如:各个阶层以不同的形式改造中国的旧制度旧社会。专题七与专题三、四是因果关系,即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文明和科技文化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而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改制,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与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在批判这一弊病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诞生了,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可以通过崭新的道路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政治体制,即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制度。专题四《现代中国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是从逻辑上承接专题二、三的,即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体系的建设过程。同时,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统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都是在同一大背景下的两条不同的发展线索,都是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失败了,但俄国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取得了胜利,而由于国情的不同,俄国与中国的革命道路有所不同。最后,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讲述二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是从世界范围的角度对人类政治文明历史发展至今的一个总结性的概括。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政治文明”的这一历史概念进行了历史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同时理解了政治文明不但包括政治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还包括政治原则、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文献以及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有了提升。
  2 重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唯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暂时的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兴趣,才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持久的热情和积极性,而提高思维能力。
  首先,充分利用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最突出表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育者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同时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讲授必修一的《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中日关系时,可以联系近年中日关系发展中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和教科书问题,以及近段时间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钓鱼岛问题也是国人普遍关心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插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中日关系发展的现状和障碍。
  其次,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插进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典故、寓言、成语及古诗词等。例如,在讲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可以引用“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反映了什么问题,让学生由此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注重历史学科知识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和迁移。如讲到辛亥革命时,可引用鲁迅的小说《药》和老舍的《茶馆》,引导学生思索通过《药》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社会深层原因,并为后面的《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的讲授做好铺垫。同时,发挥现代教具的优势功能,利用录象、投影、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者实物教具,增添历史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在感受具体生动的同时链接实物(表象)背后的实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教材和相关史料,并教以学生材料阅读理解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良好的思维习惯来自于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比如,将以下材料阅读理解方法教以学生:其一,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其二,先读两头,再读正文。材料的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其三,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高中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考试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作答。例如,2010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第22题: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这道题目中设置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场景:“1959年”,“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尼克松的反对。”考点是冷战时期的苏美历史状况 。
  这就要求学生重点考虑1959年这个历史场景,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A说法与材料无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1973年,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C项也排除。故正确答案选D。
  第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性而非主体性的作用。例如在讲《明治维新》这一课时,我采用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自己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前的社会状况很相似,都是内忧外患,但结果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戊戌变法失败了?有学生回答说,内忧外患程度不同。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然后进一步问内忧外患程度有何不同?有学生回答:日本的封建势力比中国的封建势力薄弱,我对他的回答大加赞扬。接着我又问还有其它原因吗?学生沉默,于是我及时点拨:分析背景原因时一般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下手,还可以从内因外因或者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来考虑。接下来,学生们很快就从中日两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改革派的力量、国际背景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并得出“明治维新的成功是日本社会各种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结论。可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开展课堂讨论
  在历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裨益。通过讨论,做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如讲到《鸦片战争》时,对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去考察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比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的冲击。从英国的的利益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一场商业战争。从中国的立场来看,鸦片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与学的根本与核心。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历史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取有益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人,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尹后庆.开展“研究性学习”推进素质教育[J].上海教育,1999(12).
  [3]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钱敏伟.也谈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M].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1(2).
其他文献
针对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够,阅读水平缺失的现状,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文本有效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和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基于新课程“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意义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教学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其目的在于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这方面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媒体无疑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代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之间的相关性。快速发现及定位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责任病灶,了解颅内血管异常情况,是急性脑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然而,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发展,思维方式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况且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离不开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虽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据的位置不高,但在呼吸道及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位置较为重要,在呼吸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但自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出台以来,在政策执行上还处于落空状态。以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贸民
34.邮政总局关于保卫世界和平纪念邮票定于八月十五日开始售用发文单位:邮政总局发文号:文件类别:广播发文时间:1951年8月11日收文单位:各区、省、市邮电管理局、邮政管理局M
摘要2010年江苏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对于今年的高考试题,笔者听过不少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反映,也看了不少专家的评论,总体来讲肯定的居多,师生反映总体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专家们则从学科能力、课改理念、史学研究成果的体现、时代感等多方面加以肯定。然而,笔者认为今年的江苏历史试题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1 个别试题考查过偏、过细,有超纲
锅炉汽鼓的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在电厂的生产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控制系统了,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类调节系统的组成也随着电厂设备容量的增大而逐趋完整。最初是采用单冲量
摘要《课标》强调新时期的教学应着重于能力、方法的传授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学案预习,了解知识——重点透析,运用知识或方法引线,学会治史——重构历史,感悟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下的教材以模块——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知识,这样一种结构形式使传统的一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