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纸中寻找历史的真相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九年八月七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发表了我的“签名本小考”系列新作《韩北屏:〈诗志〉》,文末引用诗人纪弦(即路易士)晚年所著回忆录中所说的《新诗》、《诗志》和《小雅》是“三十年代诗坛”的“三大诗刊”时,加了一个注释:《小雅》“一九三六年六月创刊于南京,吴奔星等编”。事实上《小雅》创刊于北平而非南京,我“北冠南戴”,以讹传讹了。不久,就在《博览群书》十月号上读到署名吴心海的《〈小雅〉创刊地及〈诗志〉刊名题写者》一文,对此提出了批评。这是我与吴心海兄的首次文字交,我感谢他的指正。
  后来与心海兄熟了,他告诉我其实我们早在一九九一年就已认识了。那年十一月十九日,我陪同台湾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专家秦贤次兄特地从上海到南京拜访心海兄家尊奔星先生,他也在座。我的记忆却有些模糊了,但不由我不信,因为有当时的合影为证。奔星先生是我尊敬的文坛前辈,写新诗,研究现代文学史,成就斐然。一九八○年代,我曾写信向他请益,得到过他题赠的《鲁迅诗话》、《胡适诗话》等书。因此,就心海兄而言,他是名副其实的家学渊源;就我而言,就是与奔星先生和他两代人都有缘。
  不过,心海兄在这本《故纸求真》的《后记》中回顾自己的治学经历时强调,他当年学的是新闻学而不是文学,虽然他一直对文学保持着爱好。确实,在外人看来,也许会认为他踏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是半路出家,误打误撞。但是在我看来,他这一转型转得实在好,不仅使我多了一位同道,更使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增添了一位生力军。
  心海兄的现代文学研究之路是从整理奔星先生遗著起步的,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二○○五年至今,他先后在海峡两岸编订出版了《别: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暮霭与春焰—吴奔星现代诗钞》、《从“土改”到“反右”—吴奔星一九五○年代日记》、《待漏轩文存》四书,还编纂了《吴奔星著述年表1913-2004》,不仅为研究吴奔星,也为研究现代文学史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继续把注意力转向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众多空白地带,撰写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考辩文字,这部《故纸求真》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故纸求真》共分“发现”、“颠覆”、“求实”三辑,每辑收文四至六篇不等。按照我的理解,所谓“发现”,就是把文学史上久被遗忘的作家、作品发掘出来;所谓“颠覆”,就是重新探讨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品和论争;所谓“求实”,则是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发现”提出质疑。一言以蔽之,都是通过对原始史料的爬梳和分析,还文学史上的一些作家、作品和事件以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求真”。我想这正是心海兄所追求的。
  “发现篇”中讨论的胡金人、李春潮、周小舟、沈圣时四位作家,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各各不同,亲近文学的时间有长有短,但以前在文学史上均名不见经传,以后在文学史上是否真的能够留名也有待进一步评估,但心海兄持续不断地追踪,终于从历史尘埃中打捞出大大小小的碎片,把他们四人的文字生涯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颇为难得。当然,胡金人本来专攻绘画,周小舟在短暂的翻译活动之后即投身职业革命家行列,以致他们的文字生涯湮没不彰。李春潮和沈圣时,一写诗一主要写散文,均有一定的成就,但他们的离世也均令人唏嘘。沈圣时是死于贫病,李春潮则在“胡风事件”中罹难。犹记一九八○年代中期,我协助唐弢先生编选《申报·自由谈》文选,最初的设想是杂文、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佳作都选,后来限于篇幅,只能放弃散文,只选最具代表性的杂文。而这一放弃,也就意味着在《申报·自由谈》上以散文崭露头角的沈圣时晚了二十多年与读者见面。这个缺憾,而今终于由心海兄的不懈努力,把沈圣时其人其文其事查考出来而得到了弥补。除了这篇详实的《英年早逝的现代作家沈圣时》,心海兄还编选了沈圣时的散文集《落花生船》。今后若有人撰写一九三○年代散文史,沈圣时这个名字至少应该提上一笔了。
  近十多年来,张爱玲研究已成“显学”,每年以张爱玲为题撰写的硕博士论文,已不知凡几。然而,“张学”研究仍有不少盲区。令人欣喜的是,心海兄在这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除了前面说到的他把张爱玲《忘不了的画》中提到的胡金人从当前“张爱玲作品热中一个重要的附属品的状态中释放出来,复原其作为沦陷区有相当影响的画家兼作家的历史地位”,他还对收入散文集《流言》的《诗与胡说》作了新的解读。《诗与胡说》其实是张爱玲的一篇文学评论,较为集中地表达了张爱玲的新诗观。她在提及、引用和批评了诗人路易士的五首新诗后对新诗作出了带有她强烈个人色彩的、被心海兄称为“结案陈词”的评价:
  在整本的书里(指路易士著《火灾的城》—笔者注)找到以上的几句,我已经觉得非常之满足,因为中国的新诗,经过胡适,经过刘半农、徐志摩,就连后来的朱湘,走的都像是绝路,用唐朝人的方式来说我们的心事,仿佛好的都已经给人说完了,用自己的话呢,不知怎么总说得不像话,真是急人的事。
  由此可见,张爱玲对路易士这一代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是激赏的。但是,对她肯定的路易士《傍晚的家》、《窗下吟》、《二月之窗》三首诗的最初出处和“二月之雪又霁霁了……”四句出自哪首诗,以及这四首诗收录何书等等,海内外“张学”界一直都不清楚,台湾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却也未能给出答案。心海兄心细如发,在《张爱玲激赏路易士诗作及初载刊物》一文中,经过反复比对钩沉,终于圆满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张学”界的难题。不仅如此,对她仅仅提及的不那么欣赏的路易士另一首《散步的鱼》,心海兄也完全验明了“真身”。此诗初刊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中华日报》副刊,共四节,第一节“拿手杖的鱼/吃板烟的鱼”两句又为一九四四年四月《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每月文摘”栏所摘载,该期《杂志》同时发表了张爱玲的散文《论写作》、《爱》和《走!走到楼上去》。因此,她正是从该期《杂志》上读到了《散步的鱼》第一节,才在《诗与胡说》中加以评论。在我看来,心海兄此文是在对张爱玲的《诗与胡说》进行详细“注释”,这种“注释”对张爱玲这样重要的作家是完全必要的,无疑对深入理解张爱玲和路易士均大有帮助,应该引起“张学”研究者的重视。   “颠覆篇”中诸文也都是力作,且举《“徐何创作之争”中胡适的失察》一文为例。一九三四年上海文坛上那场不大不小的“徐何创作之争”事件,而今即便是文学史家,恐怕也很少有人关注了。心海兄之所以为此写了这篇考证长文,我想应该是读了胡适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三日致其家尊的一封信引发的。胡适在信中提醒还是文学青年的吴奔星“若没有新的证据,最好不要参加”“徐何创作之争”,还进一步断言“何家槐君我是认得的,他不是偷人家的东西的人”。那么,“徐何创作之争”的来龙去脉到底怎样,胡适的判断能否成立?这就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心海兄此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认真查考,征引何家槐此前致胡适的五封信和他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发表的承认曾改写、扩写徐转蓬小说的《我的自白》等史料,得出了胡适在“徐何创作之争”事件上未能贯彻自己一贯倡导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以致判断失误的结论,这是令人信服的。
  “徐何创作之争”确在当时议论纷纷。由于何家槐一九三三年后已是左联成员,使这一事件更具复杂性,正如心海兄所指出的,涉及了“政治上的考量”,“文学上的派性之争、意气之争”等等。但无论如何,有一个基本事实无法否认,即何家槐确实以不同的方式“窃”了徐转蓬之“文”。这是何家槐文字生涯中的一个教训。当时鲁迅也曾就此事两次表态,第一次是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二日致姚克信中所说的“徐何创作问题之争,其中似尚有曲折,不如表面上之简单”,态度还较谨慎;到了同年五月一日致娄如暎信中第二次表态,就斩钉截铁了:“何家槐窃文,其人可耻,于全个文坛无关系。”
  我又想到,当年参加注释鲁迅后期书信时,鲁迅致姚克这通信就设有“徐何创作问题之争”词条,我查了已保存多年的“供讨论、修改用”的初稿(1978年8月上海师大中文系鲁迅书信注释组油印本),是这样注释的:
  指何家槐将徐转蓬的小说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一事。一九三四年二、三月间的《申报·自由谈》曾发表相关的文章多篇。
  同时,鲁迅致娄如暎信中的“何家槐窃文”句,初稿中也设了词条:“参见340412信注(2)。”这个“注(2)”即“徐何创作问题之争”词条的注释,换言之,这一“参见”也就更坐实了“徐何创作问题之争”的关键是“何家槐窃文”。但现在正式出版的《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中对“徐何创作问题之争”词条的注释是这样的:
  一九三四年初,林希隽根据韩侍桁提供的材料,用“清道夫”的化名在《文化列车》第九期(2月1日)发表《“海派”后起之秀何家槐小说别人做的》一文,揭发何家槐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徐转蓬的小说多篇;接着,《申报·自由谈》、《文化列车》等连续刊载当事人的“自白”及杨邨人、韩侍桁、宇文宙(任白戈)等人的评论文章多篇,形成一场争论。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虽然初稿的注释太过简略,表述上也有点绕,却提供了基本的事实。正式出版的注释尽管看上去具体而又全面,好像是客观介绍,但基本的事实却被完全抽离了。正式出版的注释点了林希隽和“第三种人”韩侍桁、杨邨人等的名,唯独对最关键的何家槐本人在《我的自白》中变相承认“窃文”隐而不提,还是有明显的倾向性。而且,鲁迅致娄如暎信中的“参见”条也不见了。如此这般,到底何家槐是否“窃文”,也即“偷人家的东西”?也许因为他后来的身份、成绩和“文革”中的惨死而为尊者讳了,这就不能不令人引以为憾。我之所以旧事重提,是要进一步说明心海兄此文发覆纠偏的学术价值,他澄清了一桩八十年前的文坛公案。
  “求实篇”中的四篇文字,则是两篇一组,一证一九四六年“唐圭璋拒批《沁园春·雪》遭中央大学解聘”之说之伪,一证一九三○年代末延安柳青与重庆柳青实各有其人,署名“柳青”之文必须严加甄别,均引证周详,辨析精到,可圈可点。这组与人论战驳难的“求实”文字,也有力地证明发掘新史料务求实事求是,万万不可率尔操觚,厚诬前人。总之,心海兄《故纸求真》中的每一篇都体现了他在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上的扎实功力,都带给我莫大的阅读兴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有个有趣的现象,不少作家学者的后人都在研究自己的父母,仅我所知道的,就有郑尔康研究郑振铎,舒乙研究老舍,章洁思研究靳以,张晓风研究胡风,傅敏研究傅雷,王圣思研究辛笛等等,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更有不断拓展研究范围的,如孔海珠,不仅研究父亲孔另境,还研究左联,研究鲁迅葬仪,研究于伶生平和创作,成果累累。我以为,心海兄无疑应该属于后一类,他已进入作家后代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佼佼者之列。
  《故纸求真》是心海兄在内地出版的第一本书,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幸好他不是“学院”中人,不必受“学院”清规戒律的束缚,不必为申请项目、评升职称之类事烦恼,他只要一心一意扑在他真正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上就行了。我相信心海兄一定会继续如他自己所说的“上网、泡图书馆、混读书论坛、写书信、打电话、发邮件”,去搜索更多更广更难得的资料,还原更多的最接近历史的现代文学史“真相”,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其他文献
单身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还是其他发达国家,或者像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本书研究的正是这个越来越普遍的单身现象,以及独居生活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变化和变革。在本书中,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以他前瞻性的研究为基础,探索了单身社会的崛起,以及这一现象给我们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他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统计数据、第一手资料以及对于独居人士的生动刻画,颠覆了人们对于
期刊
张仲礼著 李荣昌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此“gentry”,非绅士风度之绅士,亦非英国的绅士文化。“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之首”,掌控国土的是帝王将相;与农民和统治者形成权力缓冲带、在民间真正渗透礼教思想的,却是中国绅士。张仲礼以定鼎之作《中国绅士》绘出一幅绅士的群像,填补了数十年来这一领域里的空白。  —强郁文(大学生)
期刊
每次与郑先生闲谈,忍不住提问。总会从他标识性的朗声笑谈间,获得闻所未闻的见识,然后,再牵扯出更多问题。因了书城杂志社策展“书写斯文—郑培凯教授书法展”的机缘,数月浸润于郑先生书法作品。好奇于他墨迹落在宣纸瞬间的每一种情感和思考,透过纸背,作为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目光如何在至诚至真至美的探寻中,留下悲悯的停顿。遂收拢几年来散浮于脑际的问题,列访问提纲,征得郑先生同意,约访谈时间。  书法展开幕前一日
期刊
黑格尔的历史观影响了很多人,马克思自不必说,近年红得发紫的政治历史学大腕福山所谓“历史的终结”就来自黑格尔,影响范围稍小的艺术史大鳄丹托也沿袭黑氏艺术将被哲学取代的进化论,故亦有“艺术的终结”之末日宣言……后来这两位都不同程度修改了原先的主张,绝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错了,而是因为他们一直还活着,他们有时间终于看到“终结论”不足以长期存在,当新的政治现象和新的艺术现象逼迫他们作出新的回答时,他们不能
期刊
长期以来,南京大屠杀因种种原因而被世界漠视,甚至不为人知或被否认。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数量更是不多(不足20部),也缺乏优秀之作,其世界影响力自然极为有限。直到张纯如(Iris Chang)一九九七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The Rape of Nan 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Ⅱ,西方世界才开始知晓、讨论、关注南
期刊
没有哪一个文件里提到“杀死犹太人”,只有“最终解决方案”。这个名称意味着,从现在起将要发生一些不能直接去表达的事情。  —纪录片《浩劫》(Shoah)  一、引子  从柏林市中心的夏洛腾堡乘坐轻轨,穿过西南郊外绵延几公里的格鲁森林,就来到了著名的休闲胜地万湖。万湖火车站保留了十九世纪末的样式。“万湖”(Wannsee)的站牌是用德文的花体字母写成,站厅棕褐色的墙砖让人体验到厚重的历史感。出站走不到
期刊
怀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缘的人、想换工作的人……  究竟要燃烧什么,才能激发出真正的热情?  传说中的玄武书房编辑部的“编舟计划”,正式启航!  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国语辞典《大渡海》,这项工作由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学者松本老师主持,但他最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此时编辑部中仅有做事浮躁的西冈正志和临时工佐佐木。荒木和西冈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营
期刊
以艺术史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为主人公,丹·布朗出版了《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等侦破小说系列。二○一三年底,该系列又有新作《地狱》中文版面世。兰登教授在破解“达·芬奇密码”之后,又在欧洲原子核研究所反物质能量被盗案中经历了一番“天使与魔鬼”的较量;《地狱》中,他从美国波士顿再度出发,历经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直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小说《地狱》描写的是,兰登协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伊丽莎白·
期刊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常以另类作家自居,她将戏剧、寓言等体裁融进小说,将非现实的东西隐藏在一大堆现实的碎片中,塑造了当代俄罗斯的众生相。她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语言简洁、冷酷,充满黑色幽默,对人性黑暗的揭示毫不留情,甚至近乎刻薄;故事充满怪诞和奇迹,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如果说托尔斯泰是上帝,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魔鬼,那么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就是女巫。  《纽约客》评论此书:“真出人意料——感觉像在读托
期刊
《群山之巅》的结构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比如《水浒传》。每一个章节,迟子建会将一个人的生平全部写尽,又要与上一个章节的故事相联系。这是一种小说建筑上的难度,如果叙事过于复杂,这种建筑方式会将小说拉长,并变得平庸。然而,在这部小说里,迟子建用极简的叙事策略,将三代人浓缩在一个故事里。语言的简略弥补了这种小说结构的缺陷,让小说有了旧式中国小说的承接。  小说以辛七杂这个人物开篇,最后辛家只剩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