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与情感表现的特征探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唱者在声乐演唱时不仅需要充分掌握作品的节奏、音准及对歌词的理解,还需要穿透乐谱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故事,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作品之中,感受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诠释作品灵魂,使之成为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品。只有这样,歌曲的演唱才能够将其内蕴的情感和故事通过歌词和音符完整传达给听众,将乐谱转化为可以为听眾带来视听感受的艺术形式。本文从声乐演唱基本要点入手,分析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情感表现,阐述二者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提升声乐演唱艺术感染力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声乐演唱  二度创作  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72-03
   声乐演唱与通过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演奏不同,前者以人体为媒介,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中间媒介将艺术文化经语言和节奏表现出来,是人们表现内心、抒发情感、展示审美的重要艺术形式,门类特殊。声乐演唱同时还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充分使用演唱技巧,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抒发,声情并茂,于现场将歌曲展示给听众,使听众如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声乐演唱的目的。
   一、声乐演唱基本要点
   (一)准确、规范的咬字
   演唱者进行声乐演唱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能够清楚的发音,吐字清晰,但是多数学生在学习声乐前期都在咬字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同学予以帮助,给出解决意见,学生自己也需要通过反复听录音的方式认清自身在咬字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关注发音练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准确的发音能够让听众在欣赏时听清乐曲歌词,准确了解作品要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感情;2.清晰的发音可以将乐曲与歌词更加和谐融合,让听众通过文字的力量触动内心,更完整欣赏声乐的魅力;3.坚持发音咬字练习还能够对演唱者的发声肌肉群进行锻炼,使演唱者在演唱时对母音的把握更加细腻和准确,避免漏气问题的出现,达到字正腔圆。
   (二)掌握节奏节拍
   对于声乐作品来说,旋律是灵魂,只有旋律充满情绪、起伏变幻、宛转悠扬,才能够汇聚成扣人心弦的歌曲。演唱者为了表现歌曲的内在魅力,突出歌曲特点,就需要以旋律为基调进行演唱速度、力度等的调整。节奏之于乐曲相当于骨骼之于人体,在整个声乐演唱中起到支柱作用,因此必须充分把握歌曲旋律,掌握乐曲节奏,一般情况下,乐曲节奏主要以强弱变化的形式加以表现。以《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为例,这是一首较为典型的塔吉克族风格的歌曲,民族风格尤为明显。在节奏方面,此歌全曲基本都是7/8拍节奏,以此凸显民族性,但是若演唱者未把握好节奏,将此歌以6/8拍节奏演唱,则之前歌曲中所拥有的民族风格将荡然无存。因此,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之前必须首先感受作品情感和节奏,准确把握乐曲节奏,并将其通过自身演绎完整展示给听众。
   (三)学会合理换气
   在演绎作品时合理换气是演唱者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同时,通过不同情绪下的呼吸转换还可以更加自然地表现情感,增强作品感染性。因此,除基本换气技巧外,演唱者需要通过不同气息状态的转换展现不同的情感状态。以《黄水谣》为例,歌曲中情绪激昂的片段就需要演唱者转换气息,使气息更具弹性和碰撞感,这一激昂情绪可通过频繁换气和急喘进行表现。相反,若所表现的歌曲情感较为忧伤抒情,那么演唱者就可以将气息拉长,更加平缓地换气,以此带动听众情绪,使听众对歌曲感同身受。不同气息的使用能够帮助演唱者表现不同歌曲的不同情感,增强表达效果,但是初学者在学习声乐演唱时可能存在“乱换气”的问题,不能够准确掌握声乐演唱中的换气节点。一般情况下,演唱者应以乐句和小节为节点进行换气,这样可以有效增强乐曲演唱的完整性和流动性,若达不到这一标准也可以学会在中间换气。在发音练习初期学习者也应该注重对于气息的练习,增强对于气息的掌握力,并加强锻炼,提升肺活量,为正确气息的使用奠定基础。
   二、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一)二度创作含义
   二度创作就是歌唱者在作曲家一度创作的前提下对声乐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前提是忠于原作、尊重原作,在深刻理解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技巧对其进行艺术加工,这一过程处于乐曲演唱的最高层次,是演唱者将静止的作品经自身情感投入和再创造,以艺术、科学的方法展现自我风格的方法,艺术性强。
   (二)二度创作的依据和保证
   1.二度创作依据
   歌唱者对于歌曲进行二次创作必须以原词曲作者作品为基础,这就为再创造提供了依据,也限定了范围,故而演唱者必须首先探究作品背景及特征,掌握作品时代背景,深入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内蕴及思想情感,弄清作品风格,这些均为二度创作的依据,演唱者必须遵守。
   2.二度创作保证
   并非所有演唱者均能够完成二度创作,歌唱者必须首先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演唱技巧及艺术表现力,在此技术上将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方法融入其中,再辅以丰富生活体验中获取的共情能力,整合以上的各种前提条件才能够为歌曲的二度创作提供保证。
   (三)二度创作的任务与目的
   演唱者的二度创作需要借鉴和继承前人艺术成果,以此为基础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分析词曲背景后的深刻情感,进而通过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演唱技术的运用、艺术表现手段的使用将静止无声的作品变为立体的、情感深刻的、个性突出的艺术作品,刻画更加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更加深刻的艺术情感。优秀的二度创作可以更加真实细致地刻画作品,将作品想要讲述的故事、传达的情感充分展示给听众,提升声乐作品感染力,让听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这就是二度创作的任务与目的。    (四)二度创作基本原则
   声乐演唱具有艺术形态上的差异,即声乐表演在形式体现方面各有不同,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不同的声腔造型大量存在于声乐演唱实践之中,但是表现载体的差异和结构性差异致使表现形态千差万别。结构性差异不仅指的是人声组合的差异,也包括声乐曲式的不同,多种不同造成了声腔表现形态的差异。以曲式结构为例,结构中既包括创作新词的创新性曲体,也包括在已有曲体基础上重新填詞的程式化曲体。前者是对歌曲的艺术创作,后者是对曲艺以及戏曲等固定曲式进行编创填词。后以人声组合变化进行不同形式的演绎,出现了齐唱、对唱、合唱、独唱等不同显现形式,对声腔表现的审美特征予以不同形式的展现。
   具体的二次创作原则可细化为三点:1.演唱者二度创作的作品主要为多种体裁的已有声乐作品,因此创作者必须首先对作品进行大量、深刻地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握作品时代背景、创作原因、主题思想、乐曲风格等;2.声乐演唱的特殊性决定了二次创作的工具和材料的特殊性,即演唱者的性格及嗓音,这是二度创作最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因此演唱者必须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符合自身嗓音特点的作品进行创作;3.声乐演唱基本都是以角色的形象向听众展现乐曲,因此演唱者必须重视作品角色的塑造,表情动作等均要符合作品要求,提升作品演绎的真实感,将作品更加完整地展示给听众。
   总而言之,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既要求演唱者忠于原作,又要求演唱者对作品的特色和题材加以自制展现,难度较大,需要声乐演唱者不断学习和掌握,增强作品魅力,给听众带来更为强烈和综合的艺术感受。
   三、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
   唱歌不仅是演绎作品,更是说出演唱者和词作者的内心世界,填充人们情感,这才是声乐的魅力,才是声乐美感的最重要特点。因此,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不能仅通过发声阐述作品,这根本无法在歌唱中升华作品,歌曲也将缺乏生命力,只会带给听众乏味、枯燥之感。对于优秀的演唱者来说,好的嗓音仅仅是声乐演绎的基础,还要通过情感投注最大化展示作品内涵,通过真挚热切的情感投入达到演唱者和词曲作者的心灵相通,并以自身为媒介获得听众对于乐曲的情感共鸣,进而打动听众、升华作品。
   (一)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对于声乐作品来说,声音是艺术传达的载体,而情感则是作品的灵魂,演唱者只有将作品内蕴情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才能够带给听众艺术享受。演唱者的良好音色是声乐表演的最基础条件,也是诠释作品的前提,但是若演唱者只是单纯拥有嗓音条件却无法很好地传达乐曲情感,那么表演也同样缺乏吸引力。
   声乐是集合了心理、生理以及物理等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强、技巧性高的综合艺术,通过歌词和旋律向听众传达情感、阐述故事和思想,进而实现与听众的情感交流。歌唱者必须充分了解作品的内蕴情感和背后的故事才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充分表达,通过手势、眼神、动作等的加入深入挖掘旋律和音符背后凝聚的强烈感情,在增强自身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将听众拉入声音构建的情感世界之中,增强听众对乐曲的认同感。演唱者理解得越透彻、投入情感越深刻,那么演唱时的感染力越强、艺术表现越完美,最终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带给听众美的体验。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方法
   演唱歌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表达情感,而情感是影响歌曲演唱效果和演唱者艺术表现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演唱者必须重视情感的融入,在歌唱的同时将发声技巧和情感表现融入其中,以声音为媒介,以心灵为依托,增强演唱的情感表现力。如何将情感表达正确运用于声乐演唱中成为演唱者必须考虑和学习的问题。
   1.了解声乐作品情感内涵
   理解作品内容是情感表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步骤,若演唱者压根不清楚将要演绎的作品内容,那么对于其中的内蕴情感更是毫无了解,遑论情感表现。以常见的借景抒情的歌曲类型为例,可能词作者主要是通过景、物表达思念、怀念、哀伤之情,但是演唱者却未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可能仅将作品作为描绘风景的舒缓乐曲,那么在歌曲演绎时将和原作感情相距甚远。因此充分了解作品情感内涵是演唱者表达作品、实现情感表现的最基础要求。
   2.综合考虑作品背景和内容
   在声乐作品演绎中,情感表达无疑处于核心地位,而若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演唱者全面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角度深入考虑作品创作的原因,增强自身对于作品的了解,提升自身情感处理能力。
   (1)创作背景
   任何声乐作品的创作都脱离不了创作的时代背景对其的影响,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某一声乐作品之前需要提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不仅是社会发展背景,还有作者的人生经历等,这些是演唱者紧抓语气脉络的关键,也是演唱者了解作品情感内涵的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弄清作品想要表达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对乐曲有更加理性、客观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投注情感。
   (2)语言内容
   歌词同样是构成声乐作品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情感载体,也是作品的文字传达方式,能够向听众更为直接地阐述故事。歌词的流畅度和节奏感对于作品演绎极为重要,演唱者若想提升自身情感表现力就必须要深刻揣摩歌词文本的深刻内涵,了解歌词营造的氛围和情感,分析其中叙述的完整故事,进而将其融入至自身歌唱中,提升艺术表现力。
   3.坚持真情实感
   在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作品内在情感和故事脉络之后,演唱者并不一定就能够真实表现出作品情感,还需要与自身演绎技巧和舞台表现效果相配合,将个人情感融入至作品之中,展现出听众希望感受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作品感染力。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演唱者情感表现方式要合理、适度,过于外露、直白的情感表达会带给听众浮夸之感,而过于平淡和内敛又会降低作品感染力,给听众枯燥之感。因此,演唱者必须重视演绎的循序渐进,以声乐剧情为线索层层铺叠情感,做到水到渠成、真情实感。
   四、结语
   声乐演唱者在具备一定演唱技巧后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在演唱过程中了解作品的艺术性以及独特性,以声音和形体为媒介,在运用演唱技巧的同时充分展示作品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注重情感表现,提升作品感染力,诠释声乐作品,深刻体会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安宇航,宁小兵.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其表达手法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78-81.
  [2]郑思琦.声乐表演中技巧表现与情感表现的浅析——以歌剧《伤逝》中的《欣喜的等待》为例[J].黄河之声,2020(07):46.
  [3]张丽娟.浅谈玛利亚咏叹调《a boy like that》的演唱情感表现[J].北方音乐,2019(03):88+90.
  [4]史倩.民族声乐演唱情感的主体表达——以八首民族女高音声乐作品的演唱实践为例[J].音乐探索,2019(01):139-144.
  [5]李合胜.论戏剧表演理论在声乐演唱二度创作中的作用——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之“角色创造说”为例[J].作家,2015(22):187-188.
其他文献
摘要:宿迁地区有着丰富的运河音乐文化,因京杭大运河的经过,宿迁不仅人文丰富,并且有着多样的音乐文化,总体呈现出音乐文化体裁丰富,形式独特的特点,其中还有很多艺术形式被列入了非遗的项目之中。但问题在于,宿迁独特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模式仍然相对自然,并没有形成诸如其他产业一样由点到面系统的发展模式。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宿迁运河的音乐文化在人们审美变化、“互联网+”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严
本文运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通过对中西方音乐在整体结构、美学特征、创作与传承方式等方面的对比,探索我国高师传统音乐发展与传承的问题,希望为我国高师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中西音乐文化由于成长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氛围的不同,形成的特点和人文内涵也是差异极大的。20世纪西方音乐的传入,给原本形态单一的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西方音乐在给中国音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农民”加入到互联网内容创作当中,农村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三农”自媒体创作者。他们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通过互联网讲述了精彩的乡村故事,传播了乡土文化,推动了当地的产业融合,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三农”自媒体领域还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创作者及平台建设不够完善、人才技术落后发展需要等问题,这些“疑难杂症”的解决,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赋能。
中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逐渐多样化。这一时期产生了教会圣咏和世俗音乐两种音乐体裁,其中教会音乐占主要地位。单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复调形式的经文歌都成为了礼拜仪式当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西方教会礼仪音乐的发展。
摘要:历史悠久的中国画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发展至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传承中国画,以此来表达艺术家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中国画在中华文化艺术领域一直处于首要地位,被中华民族人民视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所以理应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分析传承中国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文化传承现状,并从学校、社会以及国际三方面探讨中国画传承路径的创新。  关键词:中国画 传承
摘要:音乐以其艺术性、特异性、专业性等特点,深受各领域人士的青睐,因此,打击乐和电子音乐结合产生的组合音乐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器乐的种类,推动着当代音乐的发展,也为人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音乐艺术追求。为此,本文对电子音乐与组合打击乐的结合及其艺术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打击乐 电子音乐 结合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成长成才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年群体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多次给青年群体回信,对青年成才提出了系列要求和希望,形成了指导青年成长
摘要:江西永新盾牌舞作为当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渐受到更多人员的重视,因此针对这一文化体系内部所含有的所有文化特征,都必须要能够经过全面化的管理和传承。基于对江西永新盾牌舞音樂文化分析意义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针对这一艺术体系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模式。  关键词:江西 永新盾牌舞 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
绘画是一种视觉造型艺术,和艺术家视觉观看有着内在的联系.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不同的透视手段就会体现出中西方各自的文化形式以及他们的审美意识.在中西方民族和传统的绘画中
摘要:音乐由人类所创作,又服务于人类,但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却无从得知。正因为没有确切答案便在学术界引起无数争辩,自古以来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内容大多都是从一位作曲家或一种音乐体裁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但这样得出的结论未免有些狭隘。本文有别于这一主题的其他论文,主要从心理学、中外音乐美学等学科来看待这一问题,故形成“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观点。  关键词:音乐起源 音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