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及质量研究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及质量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前后对照的形式,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与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2020年1月-2021年1月),分别以20名护理人员工作人员与10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工作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与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相比,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得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护理是一项责任性强、风险性较高的工作,由于当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临床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正逐渐提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医院名誉造成影响,因此,采取一定的护理管理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对降低医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医院的名誉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20名护理人员工作人员与10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前后对照的形式,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与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2020年1月-2021年1月),分别以20名护理人员工作人员与10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工作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100名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男性患者55人,女性患者45人,年龄区间22-65岁,平均年龄(44.31±5.62)岁,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男性患者52人,女性患者48人呢,年龄区间24-65岁,平均年龄(44.29±5.73)岁。

20名护理人员均全程参与研究,无人员变化,其中男性2人,女性18人,年龄区20-35岁,平均年龄(24.31±2.02)岁。

1.2方法

人性化护理管理主要内容:(1)实行分组工作制,以工作经验、职称的差异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分组,选择一名专业护理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对各小组组长责任进行明确划分;(2)按照“老、中、青”搭配原则,安排青年护士在白天值班,以“老带新”模式,针对青年护士进行针对性辅导,规范其护理操作,安排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在夜班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出现突发状态后可以进行解决;(3)安排每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用药指导,并且针对存在紧张、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规范考核。不定期对科室执行完成护理质量指标情况进行检查,并针对各科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失误进行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回访,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1)护理工作质量评价:以德、勤、绩以及管理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2],根据護士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分,具体涵盖护理人员在行为规范、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心理护理、护士长管理、危重特级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三基考核”,评分越高,提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越高。

(2)患者满意度评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由患者针对护理工作中对应评价标准:技术水平、礼仪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治疗环境展开满意度评价,包括满意与不满意两项,问卷调查以无记名形式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与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相比,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护理工作质量是医疗行业服务性的重要环节,是医疗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服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而追求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规范管理,是保证护理服务工作足够可靠、完全落实的关键[3-4]。

在本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p<0.05)。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通过实行分组工作制、按照“老、中、青”搭配原则、安排每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用药指导、规范考核等细则,有效改观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提高了其针对临床护理服务的主动性,使得护理目标更加明确,并且重视技能的学习、培养,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改善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5]。

综上,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顾伟鹏,宁兆惠,桑秀艳,等.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9):163-165.

[2]刘玉娴,曾冬菊. 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和效果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8):132-133.

[3]刘海英. 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及效果观察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0):110.

[4]刘弦,许连生.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68.

[5]刘爽.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81-1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服务后,患者的心理功能有明显改善,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内镜室护理配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中42例患者接受常规腔镜护理;观察组中42例患者接受内镜室护理配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腔镜护理;观察组:接受内镜室护理配合干预:① 术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某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认知偏向与心理应激的关系,以期为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由某医院COVID-19疫情期间工作的508名护理人员在线填写基本信息问卷、认知偏向量表和应激反应量表。结果:某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应激总分(126.50±17.83),显著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p<0.001),正性认知偏向与心理应激反应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负性认知偏向与心理应激反应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抽选对象均是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到本院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共5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25例患者按常规护理模式操作,在该基础上干预组25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就两组病患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病患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均比常规组早,差异显著,P均0.05,故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将常规护理作为基础提供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要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直肠癌术后行化疗患者中应用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老年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8周后FMA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1周进行康复锻炼。1.2.2试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在生命体征
期刊
摘要:目的 就目前临床骨科外科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管理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展开观点的阐释和分析。方法 筛选2019.4-2021.4期间进入我院接受骨科外科治疗的患者共计40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上,普通组患者采取的是一般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引入风险管理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观察分析。结果 在临床骨科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开展上,相较于普通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有更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而且在进行临
期刊
摘要: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3处。现如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相关的并发症报道也逐渐增多,导管堵塞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在堵管因素中最常见的是血栓性堵塞(占57%)、非血栓性因素占27%、机械性因素占16%。导管堵塞是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非血栓性堵管由于再通困难多以拔管终结,增加了病人再次置管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护士处理导管堵塞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疗效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本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的80例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并进行了随机分组,40例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40例的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FIM评分、Bart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FIM评分、Bart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后得出,研究组的FIM评分、Bart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给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
期刊
摘要:目的:减少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保证输液安全。方法:对 PICC留置期间的全过程加以安全管理。结论:通过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PICC的安全管理,延长了输液管的保留时间,降低了脱管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关键词:老年认知功能障碍;PICC;护理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前言:PICC是一种有效的静脉输液工具,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其优点是避免因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条件不良或药物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