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构建平安和谐城市”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一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五年间,全国共有22.2亿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因灾死亡失踪10.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134.1万人次,倒塌房屋1794.9万间,农作物受灾21471.3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上海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随着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安全隐患已逐步张显,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特别敏感,随时都会引起城市重大灾害,这不仅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也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上海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大型城市,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构建一个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保障支撑体系是非常迫切的,这对提高上海的整体抗灾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国内其他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类似城市的建设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谨从民政防灾减灾的业务角度出发,对如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保障体系进行探讨,范围涉及对报灾、核灾、防灾、减灾等问题的处置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以及高新技术的使用。依据我国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监管规定,AMT设计了一个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平台,它从灾害链全过程控制的角度出发,主要围绕“灾前防灾备灾、灾中应急处置、灾后评估重建”等环节,结合综合保障平台对灾害相关“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信息管理。
  
  政策背景
  
  国务院和党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把救灾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2003年7月颁布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就提出“把加强灾害综合管理、提升防灾救灾的信息化水平纳入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战略中”。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温家宝强调“运用科技力量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建设,形成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体系”。2006 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再次明确提出“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在应急保障中作出了“科技支撑”的规定。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要求“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民政部关于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建成覆盖各级政府和城乡社区的救灾应急预案系统;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灾情管理系统;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完善救灾法律法规,打造救灾科技支撑平台,建立专兼结合的救灾应急队伍;全面提升救灾应急工作的整体水平”。《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将加强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上海防灾减灾信息化现状分析
  
  根据对比国家各项应急救灾减灾的要求和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我们发现,上海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仍然比较薄弱,许多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灾减灾以面向部门为主,强调综合、集成与系统化不够,缺乏对防灾减灾的科技平台的建设;
  2、对灾害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对一些突发性的重大灾害,特别是灾害链的形成机理还不很清楚;
  3、对灾害的监测、评估还缺乏统一标准,难以相互比较和分析;
  4、单项灾种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和通讯指挥系统各成体系,未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5、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针对上述分析中提到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一个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综合保障支撑平台,使之最大程度发挥救灾减灾的工作职能,从而起到避险减灾作用。当发生重大灾害情况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应急通信保障,对灾情进行采集、分析和评估。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灾害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思路和解决方案
  
  工作思路:AMT设计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平台从灾害链全过程控制的角度出发,主要围绕 “灾前防灾备灾、灾中应急处置、灾后评估重建”等环节,结合综合保障平台对灾害相关“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信息管理。
  总体目标:构建一个“灾前、灾中、灾后”一体化防灾减灾综合保障支撑平台,主要依据对报灾、核灾、防灾、减灾等问题的处置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以及高新技术的使用。这一平台的作用是,提升防灾救灾信息化水平,培育社区防灾减灾自救能力,服务周边地区提供科技支撑,力争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建设内容:3个综合应用系统、1个支撑平台和1个数据中心(简称“3+1+1”)。“3”是围绕“灾前、灾中、灾后”全生命周期来建设的灾前备灾管理及风险评估系统、灾中灾害应急处置系统、灾后评估重建系统;“1”是指灾害综合保障管理平台,包括对灾害相关的“人”、“财”、“物”的信息管理;“1”是防灾减灾数据灾备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灾前备灾管理及风险评估系统、灾中灾害应急处理系统、灾后评估重建系统和防灾减灾数据灾备中心。
  功能需求:主要围绕灾害发生的灾害链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业务流程,从备灾需要、灾中处置、灾后重建三方面,以及灾害保障、灾备中心建设五个内容来考虑业务功能需求。
  1、灾前备灾管理及风险评估系统
  灾害信息采集平台子系统:通过灾害信息员定期监测并将相应数据采集入库,构建灾害信息基础数据库。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库子系统:利用该模型库对各终端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比对,判断灾害风险等级,供决策机构参考。
  构建覆盖全市的社区风险地图子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社区区域人口分布(密度)等基础信息,全面了解全市各社区的主要灾害风险源、救援点分布、各社区应急预案建设情况。
  社区灾害风险分析子系统:将通过采集平台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与专业化的灾害风险分析模型相比对,判断是否产生异动,并将结果提供给决策系统来分析是否启动预警模式。
  社区预案库、典型案例库子系统:建立统一管理口径的分类预案系统,实现应急预案的网络报备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
  社区灾害培训教育子系统:考虑利用网络等远程的手段配合常规宣传平台,实现对社区居民灾害教育,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增强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救灾物资储备库子系统:对于捐赠物资、中标的储备物资进行日常的登记、分类、查询、统计管理功能。
  2、灾中灾害应急处置系统
  灾情实时采集子系统: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灾害现场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反馈到系统。
  灾情分析子系统:对灾情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统计及量化的预估,为启动应急响应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构成灾害应急管理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评估的全过程管理体制。
  会商决策子系统:实现与各联动单位进行灾情会商决策。
  应急指挥子系统:通过指挥平台及时掌握事故报警信息、查找可调度的救援资源,实现与联动单位协作,共享资源,从而提高对救援队伍、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车等的指挥效率。
  救援管理子系统:救援管理应包括预案管理、队伍管理、专家管理和物资管理四部分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应急救援队伍和各种预案管理、预案调用和专家库、资源库的管理。
  物资发放管理子系统:对灾区发放和运输救灾物品进行有效、精确的全程管理,并实时对物资发放情况作收集,反馈给各级职能部门。
  联动单位信息共享子系统:与国家、市政府和其他联动部门进行资源、信息交互共享、会商决策等,从而形成协助处理灾害的应急联动机制。
  3、灾后评估重建系统
  灾情损失评估子系统:通过灾害信息员、当地职能部门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信息采集、入库,以及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输出功能。
  灾情监测、信息反馈:通过联动的平台,将灾害信息传递给其他部门及相关联动单位,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信息。
  应急救援征用补偿管理:对受灾后,紧急救援征用所需物资征调、使用、归还、补偿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管理。
  4、灾害综合保障管理平台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培训管理:对于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灾害信息员等救灾人员的人事信息、培训信息作日常的管理;同时对社区居民的各类减灾防灾知识培训、宣传情况管理。
  救灾资金的使用管理:对各级各类的救灾资金投入、拨付整个流程进行系统监督,统筹管理,确认资金流向,确保专款专用,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捐赠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捐赠(如集体捐赠、个人捐赠、定向捐赠)方式,进行日常管理(登记、分类、统计、公示(发布))。
  技术装备管理:对技术装备的日常维护、运营状况进行管理,能及时掌握技术装备的使用、维护情况。
  5、防灾减灾数据灾备中心
  数据灾备:保证应用功能确保全天候、全时段的正常运行,数据、应用的冗余备份。
  
  价值和收益
  
  防灾减灾综合保障体系的建立,既可以根据灾害链的发展规律对灾前备灾和综合风险评估、灾中应急救助、灾后灾情评估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系统集成;又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灾害信息和风险评估信息,并在统一的平台上将各类灾害风险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整理,进而得到全面综合的灾害风险评估以及灾害应急响应措施。它通过各种传输手段将灾害风险评估、减灾辅助决策、应急救助等信息传递到可能或即将发生灾害的区域和单位,为政府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迅速指挥和统一部署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和通信指挥。
其他文献
关键词:流程绩效测评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的研究表明,企业每一次绩效测评能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获得了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可。企业在开展流程绩效测评之前有必要让员工理解,绩效测评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让员工尽早参与测评,是使其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这是让绩效测评保持针对性的不二法门。这样员工才能清楚哪些环节会直接影响业绩。  在大多数情
期刊
关键词:BIM 知识管理 知识重用    一家工厂的主管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生产,稀疏的头发想方设法地掩盖着他泛着油光的脑袋。“你已经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了,”手下恭维道,“每一根头发都做了安排。”“是啊,”主管苦笑着说,“过去它们只有一个总数,现在它们已经各自都有自己的名字了!”  这个笑话给了我们如下启发:  1.独立的头发拥有名字后,就成为了直接管理的对象。  2.当管理对象的数量和管理能力匹配时
期刊
从政企分离,到内功提升,到最近股本多元化治理结构改革,国企未来发展主线都是以市场化为目标,为全球化作铺垫。在这两点上,国际企业都是国企学习与竞争的对象。而纵观叱咤风云的国际企业,无论是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消费产品企业(如苹果),还是处于中间的工业品企业(如GE),最终将企业在技术、产、质量等多方面的优势,全部集中到市场最为关注的价值点——品牌。品牌上领先就意味着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那品牌管理的核
期刊
关键词:成长型企业 组织架构 管理授权    中国现今大部分的企业都处于成长期。随着市场开拓和客户增加,公司的规模逐步发展壮大,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地调整。但是如何对调整后的组织进行有效授权,突破成长瓶颈,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困境。本文将从一个案例出发,向读者深入剖析这类型企业存在的管理困境及解决方法。  日新公司是一家全国范围的食品加工和连锁经营的公司。成立5年来公司高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集团。依靠领导人敏锐的商业直觉以及较强的市场机遇把握能力,大多随着中国经济一起高速发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集团面临多元化快速扩张之后带来的诸多内部管理问题,其中,如何有效进行集团管控就成为大多数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遇到的共性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去30年来,中国涌现出许多业绩骄人的民营企业集团。除
期刊
创业篇 科研所的蓝色血脉 1984-1993年3  下海去3  连着脐带的新生儿4  第一桶金4  战略萌芽:做自己的PC品牌5  拓展篇 方圆世界1994-1998年7  联想的奔腾时代7  踩着“红线”的改制维新8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9  领航篇 “杨柳”拂面的倒寒春天 1999 -2003年13  做一个造钟者13  互联网第一春14  危机中的情绪沟通16  PC业王者归来17  海
期刊
企业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对于成长型企业,在解决生存问题后,在业务发展方面已经初步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但感到发展有些力不从心。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公司创始人自身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制约公司业务的发展。    成长型企业模式分析    通过对众多企业的观察,我发现成长型企业模式可以用四维模式来总结:创始人、业务模式、人员模式、
期刊
在本专栏上一期篇目《大型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难点》(详见4月刊P90)一文中,笔者跟大家分享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我们了解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始终围绕着集团总部的定位和管控模式来开展。因此信息化建设需要从集团管控、业务板块协同、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控来推敲广度和深度。本期接着谈业务板块协同、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控的规划重点。  业务板块的协同,重点是如何促使下属业务经营实体所属
期刊
你说:“是流程决定组织结构”还是“组织结构决定流程”?  我说:高阶流程决定组织结构,高阶流程和组织结构一起决定低阶流程,两者是同步交叉完善的。    有一个问题,“是流程决定组织结构”还是“组织结构决定流程”。企业里总会一次次发布组织结构、定部门职责、定岗位职责,也会梳理流程、写流程文件、画流程图,那么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业务流程再造之父哈默说,“流程决定组织结构”,在他的叙述思路中,创造价值
期刊
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迅速弱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营商面临了来自内外部的多重压力和挑战。外部来看,OTT业务的快速发展,运营商自有业务在应用市场中竞争乏力,运营商管道化趋势日益明显。而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移动应用,竞争加剧带来的客户意识觉醒,使得市场对运营商的网络承载和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来看,外部市场变化带来业务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部创新和机制灵活性上的欠缺造成响应速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