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后性肝硬变37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坏死后性肝硬变在一些国家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2),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坏死后性肝硬变的诊断必须依据病理形态的检查,但经过尸检证实后再做临床分析的文献报告并不多,因而影响了对本病临床特征的认识,尤其是它和门脉性肝硬变的鉴别。国内梁、董二氏(3)曾报告本病的病理形态学,但未对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本文收集了中山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内科1954~1962年九年中所见的37例坏死后性肝硬变,试行对其临床特征加以探讨。此37例均系住院病者,并于死后经尸检证实。有关本病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3)。

其他文献
人等孢球虫一例报告
期刊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探讨
期刊
血吸虫病性肝硬变伴发伤寒杆菌肝脓肿一例报告
期刊
伯氨喹啉所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二例报告
期刊
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的鉴别,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虽然目前不同细胞类型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还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还是有些不同,治疗效果亦有差异(1,2),因此细胞类型的确实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应用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等新方法来研究白血病(3,4),对其病理生理和疾病本质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获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幼稚细胞的PAS反应表现,仅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亦
期刊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肾上腺皮质在维持动脉张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1)。至于高血压病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是否正常的问题,目前尚无一致见解。曾有作者报告,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含量增高(2,3),而17-酮皮质类固醇(17-KS)则减低(2~4)。另一些作者则认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尿中的皮质类固醇与正
期刊
上海市医学遗传学专题组活动简讯
期刊
后天性肺梅毒较为罕见,且极易误诊为其它肺疾。本院曾遇见2例,入院前误诊为肺结核,因而延误了治疗,今报告于下。
期刊
兰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在我国为0.48~17.3%(1),儿童感染比成人高。该虫除寄生于人体外,更可寄生于猪、狗及啮齿动物(2)。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易被忽视。兹将我院所见8例整理报道如后。
期刊
患者张某,男,29岁,于1962年11月15日因吃苦杏仁后头昏、腹泻、呕吐伴全身衰弱、肢端麻木,逐渐加重一天来院。患者于二天前吃处理时间已够的苦杏仁约一千枚,无不适感。一天前又连续吃处置时间不够的苦杏仁约500枚,同时喝凉水多量。约一、二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四五次,半日后泻水样便,次数多至难以计数,伴剧烈腹痛、头昏眼花、全身乏力、口渴、嗜睡、肢端麻木、两侧下肢无力。因周身不适,病后一昼夜共间断服自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