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玩成“电子高手”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琢磨着改装灯具、制作喷泉、造定时音响……铁东区园林街道泰昌社区有这么一个好“玩电子”的能人,他叫温希文,曾经是一中的语文老师,别看已经78岁了,干起电器活一点不含糊,硬是“玩”成了街知巷闻的“电子高手”。
  我家门铃能“认人”
  温希文老人是个地地道道的鞍山人,在泰昌社区如果提到温大爷,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谁都知道他是一个爱研究的“电子高手”。老人的家也验证了这点,各式电路装备“武装到了牙齿”,无论是装备俱全的工作室,还是布置在家里的30多种改装灯具无不透露着老人的智慧,就连门铃老人也用上了心思。一般的门铃只有一个按钮,可老人家的却有两个。一个设在显眼的位置,一个隐藏在暗处。两个按钮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这个按钮只有咱家人知道,要是外人一定按显眼的那个,我一听就知道,门镜都省了……”
  20岁就会装电视
  别看老人是教“文”的,可对于物理、化学以及电路等“副业”一直钟爱有加。“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是我们学校的电路组长,那时候懂电路的都没有几个……”提起当年的事老人还非常自豪。到了20岁下乡的时候,他更是迷恋上了电子,听说当时电视是个新鲜玩意,于是就托同学给他找零件。凑齐了显像管、电路板等零件以后,连书都没看就开装,“就自己琢磨呗……那时候,农村没信号,我天天要骑车4小时来回调试。”没到一个月的时间,老人就用自己的双手组装了一台小电视,“就因为这,谁都高看我一眼,累活都没怎么干……”
  自制过电视接收塔
  别人的高看,也让温大爷对电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渐渐地无线电也成了他的强项。1978年温希文从学校到农村支援,看到农村有一台电视却收不来台,便萌发了自己造接收塔的想法。“农村一天也没什么业余活动,当时我就是想看电视。”说干就干,从买材料到组装全是温大爷自己一个人,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造出了十几米高的接收塔,“当时一米一个台阶,安装完的时候我腿都快抽筋了,但真挺乐呵……”之后老人也曾在教育、广电部门工作过,虽然从事的都是文职工作,但从来没有放弃过玩电子,一玩就是几十年。
  退休自学造“喷泉”
  1989年老人退休了,老人爆发了“创作激情”,迷上了“喷泉”,“当时就是想水要是能变花样才最美。”为此,老人还特意找到了学理工科的学生请教一番,“我当时还挺聪明,指导几次就会了。”
  现在老人造喷泉的功夫已经相当的高,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等在老人眼里更是成了简单的事儿,“这有啥难的,都是电路。”
  除了喷泉,老人还将自己的电子技巧运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今老人家里各式各样的灯具有30多盏,都是老人看着好玩自己改装的,就连小鸟报时钟也让他改装成了能发出彩光的,“过年的时候我把灯都打开,比谁家都亮堂。”
  看到社区的老年人没有人给按时放音乐做健身操,温大爷特地制作了一台电子定时装置,配上社区的VCD每到下午6时30分准时开播。“别想得太难,安装一个计时电子系统就成了。”
  现在温大爷最快乐的事就是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玩电子,用他的话说,“玩的学问可大着呢!够乐一辈子的。”
其他文献
在香港大街小巷里,处处可见麻雀馆。初来乍到的游客,还以为是养麻雀的地方。其实,香港的麻雀馆就是内地人所讲的“打麻将”的会所,里面不乏退休后安享晚年的长者。不过,在资讯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别以为香港的老人都是麻将迷,这里就有一群长者,他们爱好电脑,喜欢上互联网,还专门开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老有网”,一个能让他们尽情潇洒的“网想天地”。  网站开办者就是“长者网络发展协会”。协会成立于2
期刊
2007年的6月,当美国总统布什在8国峰会上做出节能减排的承诺之时,当全国媒体铺天盖地共同关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之时,位于江苏省仪征市解放东路上的江苏久久公司的40名员工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张5000万元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大单,让他们兴奋不己,另一份2008年的亿元施工合同也将唾手可得……他们纷纷酌满美酒,共同围住了公司董事长姚勇,向这位己古稀之年创业不止的老退伍军人表示祝贺和敬意。   “
期刊
老人再婚要学会“忘怀”文/华商  老年人再婚不容易。重建的“再婚之家”要做到和谐美满,更需要倾注真心真情,付出更多努力。由于再婚老人大多有昔日婚姻经验,加上又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难免都有一些不易改变的嗜好和习惯,如何做到彼此相容,就成了老人再婚后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对待追怀前老伴的感情。大多数老年人再婚,都是由于丧偶,而这些老人原先的夫妻感情很深厚,即使再婚,也难免触景生情,缅
期刊
案例:黄大妈早年守寡,靠当佣人含辛茹苦把五个儿女抚养成人,陆续参加工作并先后娶妻生子。此时,黄大妈年老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本该是过着“多子多福”的生活了,可是,五个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为了不使小家庭受拖累,都搬出去另过,谁也不与老人一起生活,又都不想出钱,叫老人轮流去每家吃饭,且冷言冷语不好好相待,老人常含泪而归。如此对待老人,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   讲解:
期刊
老年是个多么使人敬重,而又生畏的字眼,既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亦是经历漫长跋涉之后,跨进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老年人,在追忆消逝的岁月时,对人生会有更加深沉的感悟。人到老年,爱回忆过去,在抚今追昔时,心态极其复杂,年轻时认为自己最需要的是事业和金钱,而老了之后,则认为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年轻时,不珍惜时光,总觉得来日方长,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而老了之后,才痛惜时日不多,无法挽留;年轻时,总
期刊
当父母老了的时候文/乐天   自从母亲7年前过世后,父亲独自生活到现在,其中孤苦寂寞的滋味可想而知。   一天,我和弟弟专门腾出时间,帮父亲彻底做了一次清洁卫生。   临走前,父亲从书柜里取出一沓剪报,不小心掉落一张。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父母亲合写的随笔,题目叫《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文中说:  我们都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们,请你们做儿女的理解我们,对我们要有一点耐心。不要嫌我们终日唠唠叨叨,前言不
期刊
她拄着拐杖,蹒跚地挪动着双膝僵硬、变形似镰刀状的腿,走进老年大学。看到她,人们联想到的是:病榻、轮椅和左右不离的儿孙们。  当你得知她也是一名老年大学学员,而且还是25年坚持上学,为保定市老年大学的第一批学员时,你对她就不仅是惊讶,更多的是敬重。她从不回避的目光给予你的感觉是她对知识永不满足的强烈渴望。   她叫李淑奇,2008年12月31日是她的八十寿辰。腿疾是因多年的类风湿病久治不愈所致,并且
期刊
中年是健康的一道坎    人生100年,大体分三个阶段:30岁以前是青少年,60岁以后就是老年了,中间一段就是中年。中年是发病率和得病率增加最快的30年,特别是40岁是道坎。因为根据研究表明,30岁到50岁之间,是各种动脉硬化、冠心病增加最快的20年,其中,40岁正好是一个关键。以前有一个统计,40岁以前整个慢性病的发病率才9.9%,而到45岁就增加到20.9%了,五年当中增加的发病率比前40年的
期刊
不少老人遵循“早睡早起身体好”的养生经,早晨天未亮就醒了,立即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赶早出门锻炼或买菜。然而营养专家认为,太早吃早餐不利于老人肠胃消化。同时,专家指出,有营养的早餐最好有杂粮或果仁。  早餐不宜太早进行  “很多老人睡眠时间较短,甚至早上5时就起床了,然后就开始做早餐,吃完就出门。”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营养科曾晶主任表示,从健康角度而言,这种行为并不妥。“首先,冬季老人养生讲究‘冬藏冬
期刊
我站在家门口,被五颜六色的气球包围着,每一位到达的人都递给我一个彩色的包裹。“祝你生日快乐,特克!”我像小女孩一样给她们行了一个屈膝礼,说声“谢谢!”她们都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一群祖母级老太婆。她们在我59岁生日这天赶来庆祝我9岁的生日,这听上去似乎有点荒谬。实际上,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错过了许多个生日。从6岁那年父母简单地跳过我的生日开始,我就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的生日是不值得庆祝的。而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