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教育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虽然很多高校的教学信息化进入了智能化演进过程,但是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无法共享、资源闲置浪费和信息化水平高低不平等问题,而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资源建设和共享的问题。其中,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云,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给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教育技术也面临着来自技术、应用、人才、管理和教育各方面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企业、专业研究人员和师生要共同协助,才能把握机遇、面对挑战,把教育云真正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实现云计算与课程的整合,使教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教育技术;机遇;挑战;云计算;教育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2-0047-02
  随着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很多高校逐步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教育科学化然后进入教育智能化演进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准备教案、授课、发布课件、进行测验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学生则可以在网络平台查看教师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共享学习成果、个性化学习、自我评价和远程学习等;教师学生可以通过Email、电子白板等进行同步式或异步式交流。虽然高校正进入数字校园时代,但是高校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普遍遇到了教育资源的无法共享;教育基础设施不足,机房建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闲置教育资源,使用率偏低,造成了资源浪费;硬件设备更新快,软件设备落后;教育资源更新成本高,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1教育云给教育技术带来的机遇
  云计算是一个虚拟的容量巨大的储存空间,对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控,用户可以利用终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基于云计算而形成的教育云,从根本上改变了网络时代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备,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实现移动学习,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1.1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网站只允许自己学校的学生通过身份认证才能进去查找资料,其他学校的学生被限制了访问权限,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共享;另外,一些查找文献的网站,如知网、期刊网等,学习者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浏览和下载所需的文档资料,因此,学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遇到了障碍。然而,在云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訪问庞大的网络资源,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拥有一台可以连接网络的设备便可以获取自己学校或者其他学校的优质资源,还可以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和控制学习进度,拥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性,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学习。教育云的优势之一就是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和创建知识,所以学习者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教育云平台中,与其他学习者协同学习共同交流进步,也可以进行小组网上协作讨论活动,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网络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无需携带课本,只需每人一台电脑作为终端设备即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完成课程的学习、作业、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进行虚拟实验等,不再需要用笔来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只需要通过教学视频的回放就可以复习当天的上课内容,并借助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整理出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学习笔记。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习者可以随时进行反馈,在平台上提出问题,系统会把问题转发给相关教师,再将答案回复给提问者,同时把问题和解答公布在平台上,以帮助有类似问题的学习者,供他们学习。
  可见,教育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让以往无法实现的移动学习、电视学习得以实现,促进终身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1.2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我国高校中,优秀教师和优质的教学资源都是集中在某一类高校中,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导致了各校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基于教育云平台,教师能够把教学资源上传到云空间,共享自己的教学成果,也可以把自己上课的过程拍摄下来,将教学过程数字化,并把它存放于云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复习,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教师自己也可以反复观看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交流教学经验,提高专业能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此外,教师在云平台上整合各种研究资料和数据,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记录、跟踪和解析研究过程,最后展示研究结果和数据,与其他教师建立联系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云平台,教师可以按照课程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计划等制定统一、标准的教学计划,组织规范的教学活动,改变以教师主观意志为主且随意的教学过程的局面。
  1.3关于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育云平台除了可共享教学资源和教学研究成果外,还可以提供形成性评价服务,实现对学生的随教和随测。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全班同学可以同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教育云平台实时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全班的整体学习状况。
  总的来说,教育云平台能够记录教学过程的每一细节,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量化处理,把分析结果反馈给教师和相关教育部门,得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难点,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对还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他们进行“再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同时,教育云平台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为教师的考核和评优提供依据,教师也可以以此进行自我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
  1.4关于教学资源的转变   目前,我国有很多学校的院系都各自建立自己的教学系统,管理分散,造成了软硬件投资不均匀,出现了资源浪费或者是不够用的现象。而教育云平台以虚拟化技术为依托,削弱了软硬件和网络数据之间的物理依赖性,整合了各种优质资源,使资源管理更加集约化和透明化,解决了资源访问难、更新难、共享难、兼容难等问题,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及时更新,减少了资源投资建设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
  1.5关于教学管理的转变
  云平台能够将所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教师只要通过一个界面都能够监控和控制所有云环境中学生机的使用状况,还可以批量进行信息发布和软件升级等操作,对教学进行统一管理。另外,云平台可以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进行量化分析,这样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方便快捷地进行教学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2教育云给教育技术带来的挑战
  教育云给教育技术带来了资源高效共享、移动学习和投资成本低等机遇外,也给教育技术带来的挑战,总结如下:
  2.1技术层面的挑战
  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的教育平台向教育云平台的逐步过渡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去克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带宽情况非常糟糕,互联网平均下载速度不足200kb/s,我国的带宽能否支撑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仍然是未知数。如何实现教育网与云端的高速互联,这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其次,当前不少教育云方案都是要重新购置新的硬件、软件去建设一个全新的系统来实现云计算,如果这样实施下去,我们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云技术的成本优势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员资源去建设教育云平台,通过这些软硬件的升级去减少教育云上的投入,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我们是一大技术挑战。最后,由于教育云平台能够将教育管理信息、学生个人信息集中管理,我们如何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2应用层面的挑战
  现在,“教育云”是一个热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教育云的研究,祥云计划、云海计划等相继出台,人们对其寄予了厚望。教育云虽然在概念上被人们高度接受,但是在应用层面上缺乏了深层次的研究。
  2.3人才层面的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云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操作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去操作和利用这一技术进行教学工作,更好地发挥教育云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和人性化服务。因此,教师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国对云技术的研究才起步不久,技术能力与外国相比还存在差距,“云人才”相对稀少,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加我国人才储备、提高竞争力,这对于我国教育云能够“化云为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4信息管理的挑战
  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参与教育云建设外,参与人员还包括了企业、专业研究人員和教师学生,加上教育云的服务范围甚广,因此,要在教育云范围内对身份、信息等进行统一管理显得十分困难。其中,数据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2.5教育技术的挑战
  教育云的运用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产生影响,也为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至今,我们也仍然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论。所以,教学工作者如何能在云技术时代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利用教育云平台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是在新时代发展教育技术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3如何应对教育云给教育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专业研究人员、企业和师生等多方共同参与了教育云的建设,在新时期,我们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各部门同心协力迎接教育云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那样,我国的教育技术水平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1政府的主导参与
  政府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主心骨,在教育云建设中要充当好主导者的身份,在多方参与下,从政策、制度和经费等方面提供教育云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环境,共同促进教育云的健康发展。
  政府要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和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之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管理规范,建立自主创新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和研究专家创新思维积极参与教育云系统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教育云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各类教育云服务之间的连接、数据交换和兼容等有所依据,使“孤云”连接为一片“大云”;加强组织管理,实行责任制,加强对教育云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的监管,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政府要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多方投资、参与教育的建设,重点投资网络基础设施,如带宽、海量数据库等的建设;扶植有实力的软件研发公司,根据教学现状、网络教学需求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搭建PaaS教育云平台和研发saas软件系统。
  3.2专业研究人员的技术支持
  专业研究人员作为把云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桥梁,应该关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综合考虑教师专业发展,认真、深人和持续地开展实证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实施重点项目试验,切实将人工智能、开源软件等相关技术与教育云相整合;提高宽带速度,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循环使用,节约教育成本;配合教育部门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应用教育云平台。
  3.3企业的观念转换
  企业作为教育云的解决方案、设备集成和服务的供应商,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只将教育云作为一种赚钱的方式,要更关注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为教育云的科学研究提供长线持续的支持,将云技术转化为真正的教育应用。
  3.4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提升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云的核心用户和最终服务对象,应该掌握教育云时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教育云使用的技术水平,促进教与学向前发展。在发展教育云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育云所提供的按需服务中的“需”是按照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成长中的需求。在教育云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要让老师学会把教育云和课程进行整合,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育云,学会在什么时候使用教育云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会运用教育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教育云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了解教育云的好处,知道如何运用教育云平台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促进教育云和学习的整合,使教育云真正按需提供服务。
其他文献
您可以使用VI客户端把服务器设置为维护模式,或者您也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行来实现:
目前网络上不断涌现出提供各种功能的边栏小工具,我收集了其中的一些也许能对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其中包括了PowerShell小工具;还有一些监视系统资源的小工具;有的显示天气
在方寸间展示创意?或许有点戴着铰链跳华尔兹的味道,但是时尚界就是有人无所不能.创造惊人的视觉元素。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大数据和互联网 的提出,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加巨大。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随着5月5日Windows7RC版的发布。有关Windows7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认为Windows7不过是Windows Vista换汤不换药的一次修补,也有人认为是一次革新性的改变。那么,与Windows Vis
3月19日.“七匹狼”外交官时尚沙龙论坛于北京英才会所水晶厅隆重举行。来自意大利、圭亚那、摩洛哥等国的外交官及时尚界知名人士济济一堂.共同交流时尚与文化热点话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对比.新与旧、加与减、正与负、有与有……设计中强调的对比更是能带来新鲜的刺激。探索和研究一种新的设计方法,遵循从设计制作服装到服装表面处
在登录脚本中加入一些VBScript代码,就可以弹出一个窗口,显示上次成功登录和上次失败登录所发生的时间,以及失败登录已经尝试的次数。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降低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难度。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高职软件专业采取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意义和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思路以及基于职业情境项目的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發展和经济转
能让人微笑的东西令人心情愉悦,能催人泪下的东西令人刻骨铭心,可是生活本身早已充满了各种不得不哭泣的现实,那些让人笑口常开的物事在今天的泥泞地球上,就显得尤为珍贵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