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众环境诉求是倒逼企业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政府环境规制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文章先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在环境规制政策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探讨了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专利统计数据库匹配,得到1998?2012年41.42万个样本观测值,并通过百度环境搜索构建企业层面的公众环境诉求指标,就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助于抑制企业污染排放,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考察进一步验
【机 构】
:
上海商学院 商务经济学院, 上海 200235;上海大学 经济学院, 上海2004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环境诉求是倒逼企业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政府环境规制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文章先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在环境规制政策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探讨了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专利统计数据库匹配,得到1998?2012年41.42万个样本观测值,并通过百度环境搜索构建企业层面的公众环境诉求指标,就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助于抑制企业污染排放,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考察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的稳健性;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即时性、规模异质性、产权属性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小型、非国有、中西部以及重污染型企业更倾向于“诉求漠视”;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利于促进政府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文章在丰富现有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提升公众环境参与水平和建立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积极落实相关职业教育政策,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扬工院)开展了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项目试点.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情况与中高职衔接存在的普遍问题,对扬工院所采取的措施及收到效果进行论述.
目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差等情况.为了改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打造活力课堂,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笔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本文以苏州技师学院中德合作班教学为例,阐述中德合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贯穿初中、中职、高职三个阶段的普职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设计要实现多元化、双向化和一体化.本文分析提出,应通过初中的分层教学、中高职的分类教学,建立一套不同于现有高职或者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三个阶段的横向融通.
对学生生活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格外重视的内容.经济、政治、社会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要满足学生对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内容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合理借助任务教学法来制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其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角色的转变策略进行了分析.
新世纪的教育改革,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本文论述了“五育并举”的内涵,提出了“五育并举”的培养措施,呼吁中职语文教师肩负起培育有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的开设意义重大.在线下教学无法开展的情况下,线上教学就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线教学是未来趋势.本文就在线教育常态化背景下开展手机微平台辅助的思政课线上教学进行探索.
目前,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行业飞速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本文对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
在我国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突破“碳锁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政策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优化技术选择、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促降碳排放,但产业协调对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着不同的区域位置、不同投入程度的创新驱动要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