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训练中逐步培养。过去靠刷“套题”、刷“陈题”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教育和高考选拔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适应这一变化的有效办法应该是设计、编制对学生来说陌生的新问题。本文从一道立体几何陌生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做了一点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直观想象几何模型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88-02
“素养”,是一个人在非意识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模式和能力水平的体现。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训练中逐步培养。特别在学生有了较扎实的低阶思维能力(知识、技能、应用)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分析、评价、创造),但这靠刷“套题”、刷“陈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较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设计、编制对学生来说陌生的问题,以此让学生调动其所学,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所谓陌生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咋一看无从下手,更没有现成的同类题型或解法套路可直接套用。下面结就以这个具体的“陌生”问题为例,谈谈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时,该如何思考,如何应用平时所学解决这样的新问题。
问题:已知三条直线a,b,c两两异面,在空间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它与这三条直线a,b,c同时相交?若存在,有几条?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首先,这是一道开放的问题;这也是一道相对抽象的问题。其次,这是一道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的问题,与他们平时常见的,在具体几何体中判断或证明有关直线、平面间位置关系的题目大不一样。没有具体的几何体作载体,问题的解决方向和问题的结论都很茫然,加之异面直线本身就是立体几何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一个概念,而且这里涉及到了三条两两异面的直线。
在学生完成了对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的学习之后,给出这样的探索性问题,既能很好的检查学生对立体几何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能激发学生调动所学,认真分析、大胆尝试、相互交流,在思考与实践,在探索与碰撞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锻炼、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该问题难在情境陌生、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及结论的未知性上。若学生一下子确实找不到切入点,可引导学生将问题难度先降低一点:比如将异面直线的条数由三条减为两条,使问题变为“已知直线a,b异面,过空间的一点P,作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这样的直线能做出来吗?若能,能作几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学生还是没有头绪,可再将两条异面直线改为共面直线(比如相交或平行),让学生考虑。
这时,大多数学生应该能意识到,平面出现了(两条相交或平行直线都能确定一个平面),不妨记这个平面为M。一旦有了这个平面M,(a,bM),学生的思路应该能打开了。此时的结论显然与点P是否在平面M内密切相关。比如,当a∥b时,若点P∈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此时若点P 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不存在(由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可知)。当a∩b=A时,若点P∈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此时若点P 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就是直线PA)。从这个“降维”问题的解决中,我们能感受到平面M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事实上,在几乎所有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特定的平面都扮演了重要且关键的角色(空间问题平面化本来就是我们研究解决空间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刚才解决“降维、简化”以后的问题中,我们引入的平面M,相当于我们引入了一个背景或参照物,这使得我们的研究有了参考,有了分类的标准。我们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实践,比如,我们过去要比较log32与log3π的大小,是怎么做的?就是利用对数函数y=log3x的单调性进行比较。问题是,当时怎么就想到要用这个对数函数的性质?其实,我们当时是注意到这两个对数的底数相同,于是把这两个具体的对数形式的数,放在了一个背景中,放在了一个与他们同底数的对数函数y=log3x的背景中,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这样的实践体验与探索之后,我们再面对两条异面直线的情况,我们可否也把它们置于某种我们熟悉的背景中研究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时能否也引入平面帮助解决呢?有些学生想到了“在研究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可通过空间任意一点分别作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从而得到一个平面”;也有同学想到了“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异面”;还有些同学想到了“分别经过直线a,b的平行平面M,N(如图1所示,M∥N,a,b′M,b,a′N,a∥a′,b∥b′)”.经过一番分析、探索之后,思路逐渐清晰。加之题目中两条直线a,b的地位是平等的,所引入的平面经过直线a还是经过直线b,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
至此,我们把这个问题也置于了我们熟悉的情境或背景中——面面平行。有了这个熟悉的背景,剩下的问题学生就能轻易解决。若点P∈a(或点P∈b),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若点P∈M,但点P a(或点P∈N,但点P b),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不存在;若点P M,且点P N,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这条唯一的直线就是直线PQ,其中Q点就是由点P与直线a确定的平面G与直线b的交点,如图2)。至此,这个学生咋一看陌生,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在引入了他们熟悉的平行平面的背景之后,问题也顺利解决。
进而,对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与三条两两异面的直线都相交的直线的条数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能把问题转换为:比如过其中一条直线c上的每一点,作与另两条异面直线a,b都相交的直线,是否能做出?利用刚才的结论,直线c上至多存在两个点,做不出与直线a,b都相交的直线,而直线c上的其余无数个点,过每个点都能做出一条符合题意的直线。故,已知三条直线a,b,c两两异面,在空间存在无数条与直线a,b,c同时相交的直线。
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要真正理解异面直线,只有在整个立体几何学习结束之后,回过头来,站在面面平行的大背景下看异面直线,才能看清异面直线概念的本质:每一对异面直线原来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分别经过两条异面直线的唯一一对平行平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异面直线的距离,包括一开始給出的“问题”,都犹如探囊取物。
异面直线公垂线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若能借助于图3中(图中EF为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的平面N(由直线a′,b确定,a′∥a,a′∥a′′,AD⊥平面N于点D)做背景,依靠图3这一直观的模型,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这样的实践体验,给学生今后面对陌生问题时,提供了一种分析、研究解决的途径,适当地降低问题难度,摸索解决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尤其是面对抽象问题时,可考虑联系所学,引入适当的背景或模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再利用所学知识、方法、经验解决陌生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8.
[2]《数学必修2》,严士健,王尚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2017.7):36-41.
【关键词】核心素养直观想象几何模型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88-02
“素养”,是一个人在非意识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模式和能力水平的体现。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训练中逐步培养。特别在学生有了较扎实的低阶思维能力(知识、技能、应用)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分析、评价、创造),但这靠刷“套题”、刷“陈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较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设计、编制对学生来说陌生的问题,以此让学生调动其所学,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所谓陌生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咋一看无从下手,更没有现成的同类题型或解法套路可直接套用。下面结就以这个具体的“陌生”问题为例,谈谈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时,该如何思考,如何应用平时所学解决这样的新问题。
问题:已知三条直线a,b,c两两异面,在空间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它与这三条直线a,b,c同时相交?若存在,有几条?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首先,这是一道开放的问题;这也是一道相对抽象的问题。其次,这是一道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的问题,与他们平时常见的,在具体几何体中判断或证明有关直线、平面间位置关系的题目大不一样。没有具体的几何体作载体,问题的解决方向和问题的结论都很茫然,加之异面直线本身就是立体几何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一个概念,而且这里涉及到了三条两两异面的直线。
在学生完成了对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的学习之后,给出这样的探索性问题,既能很好的检查学生对立体几何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能激发学生调动所学,认真分析、大胆尝试、相互交流,在思考与实践,在探索与碰撞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锻炼、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该问题难在情境陌生、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及结论的未知性上。若学生一下子确实找不到切入点,可引导学生将问题难度先降低一点:比如将异面直线的条数由三条减为两条,使问题变为“已知直线a,b异面,过空间的一点P,作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这样的直线能做出来吗?若能,能作几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学生还是没有头绪,可再将两条异面直线改为共面直线(比如相交或平行),让学生考虑。
这时,大多数学生应该能意识到,平面出现了(两条相交或平行直线都能确定一个平面),不妨记这个平面为M。一旦有了这个平面M,(a,bM),学生的思路应该能打开了。此时的结论显然与点P是否在平面M内密切相关。比如,当a∥b时,若点P∈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此时若点P 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不存在(由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可知)。当a∩b=A时,若点P∈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此时若点P M,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就是直线PA)。从这个“降维”问题的解决中,我们能感受到平面M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事实上,在几乎所有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特定的平面都扮演了重要且关键的角色(空间问题平面化本来就是我们研究解决空间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刚才解决“降维、简化”以后的问题中,我们引入的平面M,相当于我们引入了一个背景或参照物,这使得我们的研究有了参考,有了分类的标准。我们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实践,比如,我们过去要比较log32与log3π的大小,是怎么做的?就是利用对数函数y=log3x的单调性进行比较。问题是,当时怎么就想到要用这个对数函数的性质?其实,我们当时是注意到这两个对数的底数相同,于是把这两个具体的对数形式的数,放在了一个背景中,放在了一个与他们同底数的对数函数y=log3x的背景中,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这样的实践体验与探索之后,我们再面对两条异面直线的情况,我们可否也把它们置于某种我们熟悉的背景中研究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时能否也引入平面帮助解决呢?有些学生想到了“在研究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可通过空间任意一点分别作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从而得到一个平面”;也有同学想到了“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异面”;还有些同学想到了“分别经过直线a,b的平行平面M,N(如图1所示,M∥N,a,b′M,b,a′N,a∥a′,b∥b′)”.经过一番分析、探索之后,思路逐渐清晰。加之题目中两条直线a,b的地位是平等的,所引入的平面经过直线a还是经过直线b,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
至此,我们把这个问题也置于了我们熟悉的情境或背景中——面面平行。有了这个熟悉的背景,剩下的问题学生就能轻易解决。若点P∈a(或点P∈b),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若点P∈M,但点P a(或点P∈N,但点P b),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不存在;若点P M,且点P N,则过点P与直线a,b同时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这条唯一的直线就是直线PQ,其中Q点就是由点P与直线a确定的平面G与直线b的交点,如图2)。至此,这个学生咋一看陌生,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在引入了他们熟悉的平行平面的背景之后,问题也顺利解决。
进而,对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与三条两两异面的直线都相交的直线的条数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能把问题转换为:比如过其中一条直线c上的每一点,作与另两条异面直线a,b都相交的直线,是否能做出?利用刚才的结论,直线c上至多存在两个点,做不出与直线a,b都相交的直线,而直线c上的其余无数个点,过每个点都能做出一条符合题意的直线。故,已知三条直线a,b,c两两异面,在空间存在无数条与直线a,b,c同时相交的直线。
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要真正理解异面直线,只有在整个立体几何学习结束之后,回过头来,站在面面平行的大背景下看异面直线,才能看清异面直线概念的本质:每一对异面直线原来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分别经过两条异面直线的唯一一对平行平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异面直线的距离,包括一开始給出的“问题”,都犹如探囊取物。
异面直线公垂线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若能借助于图3中(图中EF为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的平面N(由直线a′,b确定,a′∥a,a′∥a′′,AD⊥平面N于点D)做背景,依靠图3这一直观的模型,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这样的实践体验,给学生今后面对陌生问题时,提供了一种分析、研究解决的途径,适当地降低问题难度,摸索解决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尤其是面对抽象问题时,可考虑联系所学,引入适当的背景或模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再利用所学知识、方法、经验解决陌生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8.
[2]《数学必修2》,严士健,王尚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2017.7):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