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与点灯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u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在真实的常态课堂中,究竟是一副怎样的面孔?它与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公开课教学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可以肯定,差异不是一点点。说白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状态,日常教学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考试的成绩,教语文变成了教知识、教教材,唯我独尊,灌输注入,全然不把学生放在眼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教学的时效局限在短期。归根到底,教师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并未领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站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何习得,语文功能如何发挥,也没有清晰的认识。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是什么。王尚文教授有一个比喻,他说,如果把语文学科比作一个人,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技能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他的躯体,对人自我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则是他的灵魂。显而易见,语文学科除了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更要自觉、充分、深刻地关注人的自我完善,即语文的人文性,这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下的语文教学应该转变什么?我以为,首先是转变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了作用,他们已经掌握了母语最基本的语言规则,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素材和用语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语文是有基础的,不是零起点,他们是具备言语经验的。因此,语文学习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有起点的,这也为转变当下语文教学中静态的内容分析和知识的注入提供了现实基础。
  其次,对于语文的基本特征工具性而言,它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工具性表明语文既是一个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抓手,又是建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台。就个体而言,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感情,利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表情达意、建立联系。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触角应该伸向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开放的、实践的、综合的,不局限于教材,不禁锢于课堂。
  再次,语文学习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认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人文价值的有力彰显,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另外,语文的审美特性是提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在语文中,语音讲究节奏韵律,文字讲究间架结构的比例、对称、均衡,词汇讲究准确、鲜明、生动,语法、逻辑讲究思维和表达的清晰、准确、严密,等等,这些都是语文美的生动体现。语文的这一特性,既有艺术形象方面的形式美的感染,也有艺术情感方面的强烈的思想渗透。所以这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再来说转变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语文学习学什么?从指向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语文学习就是学语言理解,学语言运用,学语言思维和语言审美。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就是学语言,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语文学习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通达语文学习的意义。
  语文学习如何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以要以学生“全体”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本质潜能”,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先学,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要倡导先学后教,以教促学,能学不教。这样,语文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再来谈转变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语文课程不单是教材,也不是教案。要充分树立教材的“例子意识”,打通教材与儿童世界的联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和学科束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在更广阔的视域下考虑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教材、一个学段,乃至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把握整体,明确目标,不断充实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树立“谁教”的意识,把教师看作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学智慧、人格操守等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去顺应这种转变,凸显语文的這些属性,让语文教学更加接近语文的本质和内核呢?从教学的角度,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关键词:搭桥和点灯。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素养的获得与提升上需要教师搭建支架,引导实践,把握方向;在语文情感、精神境界、生命成长上,教师应该是一位点亮心灯的大师,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灵魂守护者。
  一是搭建言语习得之桥。搭建此桥的关键就是文体意识的觉醒。教师在内容上流连与纠缠,成为教学低效无效的主要病根。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言下之意就是语文课堂不仅是教课文,更是通过课文教“语文”;不单是教内容,更是教承载着内容的语言,由此引导学生培养和形成扎实的言语能力。每一种文体都有显著的言语特点。如果语文教师具有清晰的文体意识,那么面对任何一种文体,都可以自然地知道该引导学生接近、感知、实践哪些语言形式。
  比如在小小说《桥》的教学中,有一个教学环节分两步。第一步是练笔:“一个妇女抱着孩子,磕磕绊绊找不着路了,老汉……”“一个老太太,拎着个包袱,挪不动步,老汉……”或者自拟其他危急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写一写老汉的表现如何。这样的练笔旨在引导学生模仿课文,通过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第二步是比较:为什么课文中没有这些情节,而单写父子之间的冲突?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简要讨论选取素材应该注意“典型化”的问题。相比较而言,老汉与儿子之间比老汉与其他村民之间的故事更具有典型意义,更能体现老汉“如山”的党性,同时又可以作为“伏笔”,从而在“党性”之外更见“父性”,更加丰满老汉的人物形象。典型塑造也好,伏笔也罢,都是小小说这一文体独具特色的言语表现形式。正是基于文体的考虑,所以设计这一处练笔,又“取消”了这一处练笔。在这一进一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刻画人物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又了解了小小说的文体特色。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就需要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引导学生尊重文体以及文体的特征,运用语言,习得语言,努力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能力体系。   二是搭建实践运用之桥。实践运用是在言语习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从而更好地体现其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要通过实践来认识,通过训练来形成,通过反复来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语言实践的載体,提高语言习得的效果,是真正让语文成为“工具”的主要路径。这种语言实践平台的搭建,特别要关注围绕语用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弹性的多层次的可以自由选择的语用练习。
  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我通过抓住关键语段,通过对照比较,让学生领会“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的言语秘密,然后设计基于文本的仿写练习:
  集中描写: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挥动着指挥刀,
  。一个鬼子刚露出来
  。另一个鬼子
  。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选择典型: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
  这样的语言实践,既是对言语习得的检验,又是对五壮士形象的侧面烘托,凸显了英雄的精神。
  三是搭建语言思维之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 训练语言。”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可见,语文教学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个重点。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天生相融。在落实语用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用张化万老师的话说:语言的敏感就是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深刻就是思维的深刻,语言的周密就是思维的严密,反之亦然。
  比如,从思维的种类来说,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那么意味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思维种类的角度去培养。像直觉思维,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文本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动学习的深入。从语文思维教学模式上来看,感受型、情景型、问题型等,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去尝试。从语文思维特征看,模糊性、整体性、开放性等,都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策略加以实现。从思维桥梁搭建的策略来讲,打通文本与教师、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生活,乃至文本与世界的联结,应该成为教学中思维培养的方向和路径。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文章对三种类型的人物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以表明他们不赞成挖掘。而对父亲的描写,只是出现反复的语言“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种异于常人的思维和冲突对比,更能建构人物的形象。于是在“挖”与“不挖”的思辨中,造成文章“冲突”的联结,这样的比照和辩证,让学生的思考更具张力。同时把父亲的“失常”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站在常人的角度思考“不挖”的理由,再站在父亲的角度体验其内心的坚定与信念。通过朗读、辨析、写话等方式,体会在特定环境下人物语言的特征和其内心世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抓住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思辨,不仅是对语言形式的习得,也是对文章情感和主旨的厘清,更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层发展。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语言绝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人掌握母语的过程就是成为人的过程,语言化、社会化、人化是三位一体的。因此从人的自我完善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言文
  字来点亮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我以为就是情感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和生命的世界。
  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就是因为思想情感、人格修养、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都存在于语言文字和内容之中。比如《渔歌子》一文,就是一幅用词写就的山水画,诗作描写的每一个景物以及全诗都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意象,诗中对西塞山前和雨中钓翁的描写,寄寓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亲近自然、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以及在山水对话中对美的自觉追寻。诗作中出现的一字、一景、一物都构成了美学景象,情与景水乳交融、完美统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要求。读这样的词,我除了理解诗歌意思,还从诗歌的角度,了解传统诗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以及其文化象征和诗人的审美化人生。语文,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意蕴,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语用不是技能的机械记忆与操练,而是民族文化的意义传递。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语言的背后,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和生命的关怀,点亮学生的心灯,烛照其成长之路。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一、“猜一猜”游戏:根据线索猜小说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个热身,我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一些小说。下面我给出一些线索,你们来猜这是哪部小说或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好吗?  1.猜小说的书名(《草房子》)  (师课件出示线索一:它是曹文轩的经典之作)  师:看到这句话,你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了哪些书?  生:《根鸟》《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  生:《青铜葵花》。  师:究竟是哪一本呢?我们接着看第二条
【教学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感受书中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  2.学会观察图画,想象情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3.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播放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评析:热身歌曲为下面的活动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让学生体会到了爱的味道。】  一、导入活动  (师课件出示生字
当你目光停留在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大脑正在完成一个壮举——阅读,而这项壮举则属于每一个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缱绻的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情感的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则是现实和成长的阅读。  阅读一首诗像打开一扇窗,如何推开才能不去惊扰那夜晚的月光?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怎样在阅读中学习语文,又如何先推开阅读这扇窗,再去观看语文这片月色呢?  其实,当你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你就具有了
一、在学科的交界处寻找专业研究的生长点  记者:林老师,您好!您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签约作者,与国内许多小学语文老师是老朋友了。您主持的“林志芳工作室”是设立在高等院校的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方向的名师工作室,这与我们熟悉的一线名师的工作室可能有所不同,请您先介绍一下工作室的基本情况。  林志芳:“林志芳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是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传播力度,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并且要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重点抓,抓紧抓好。学生们只有通过学习吸收其精华,才会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才会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基于此,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中学积极响
科技部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签约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近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预防并控制流行性疾病方面的合作,包括支持公共健康领域的科研项目、开展疫苗的研发及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实践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科学数据及信息共享;加强新冠疫苗开发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近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美国礼来制药集团共同对外公布,其联合开发的创新生物药“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上市申请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并进入正式审评阶段。  达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属于PD-1免疫抗癌药,由信达生物进行早期开发,2015年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在中国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达伯舒实现了我国在免疫治疗领域自主研发创新药
【设计意图】  本文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标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旨在以识字教学为主体,顺学而导,针对学生的疑难处,借助多媒体手段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识记本课汉字,积累并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走近经典,走进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2006年,我以一名特岗教师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特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在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里,理科毕业的我先后被安排教英语、生物,但最终我还是扎根在了语文“园地”里。  2008年,我开始了语文教育之路。因为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对口,要想在语文教育讲台上站稳脚,我必须从头学起。于是,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并听他们的课,积
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将于2016年12月1日在我们中华附小举行。本次研讨的专题是“整本书的阅读”,研讨的课外书是著名作家祁智的作品。我带的班本学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刚好是《小水的除夕》,于是我承担了执教高年级研讨课的任务。  一天下午,导师潘文彬通知我,祁智先生要和我们一起讨论教学活动事宜。我知道每次五位名师组织活动之前要“碰撞”好几次,他们的智慧在“碰撞”中升华,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