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音乐欣赏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各项才能。素质教育是根据人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前提。而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欣赏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素质教育;作用
  音乐在人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重要财富。而音乐欣赏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及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及区别,相互作用。通过对学生开展音乐欣赏课程,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道德素质及审美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优美的音乐能够给大脑带来较大刺激,可有效提升学生记忆力及注意力。加上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及记忆方式,其音调高低起伏能够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深刻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记忆旋律远比记忆歌词简单,由此表明:可有效开发学生智力、记忆力及创造力等。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大脑皮层的频繁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在音乐欣赏中,学生通过作品中听觉的刺激,引发自己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想象的冲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想象这幅景象时,就已经完成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再次创造,并且有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锻炼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简单创作,对于会乐器的学生,可即兴演奏,由教师对其进行客观评价。音乐的魅力在于源源不断的创造,宣泄内心情感,使学生得到充分想象及联想,从而开发创造力。
  二、有利于提高德育素质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过于乐,通过音乐欣赏可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由于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其鲜明的音乐形象能够生动的反应出人们思想感情,并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中,通过审美体验的沉淀,进而产生较大行为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鉴别真、善及美,进而形成高尚的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纪律规范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等,通过 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都具有升华和激励的作用。如:《黄河大合唱》由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而做的曲子,里面富含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扬之情。也描绘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画卷,歌曲旋律紧迫,歌声雄浑壮阔,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铮铮斗志。通过欣赏该曲目能够起到一种净化心灵及陶冶情操的作用,进而升华学生情感,有效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三、有利于培养审美品位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欣赏美及鉴赏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音乐语言美。此外,还能够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及结构中感受音乐内涵。所谓“乐者,音乐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表明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也是一种思想感情的艺术。通过音乐能够激发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联想,陶冶人的情操。当然,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任何艺术都是有人类情感的,并其具有培养人高尚情感的作用。如:贝多芬的《英雄》、华彦钧的《二泉映月》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共鸣,培养其审美品位。音乐欣赏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审美实践空间,使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抽象美,同时对其音乐的形式、内容以及哲理美进行感知和了解,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无形中提高及陶冶审美素质。
  四、有利于提高社会适应性
  当前,高校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往往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并且缺乏与他人协作及沟通的能力,相对而言,其社会适应性较薄弱。因此,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欣赏课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交流及沟通,锻炼学生自我表现力,进而提高其组织能力及与他人合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安排较多适合学生合作讨论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进而增强其团队精神,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由于音乐欣赏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产生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交流及感想,可有效分享音乐魅力及价值,进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及生活。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校园内组织个人演唱会或者钢琴演唱会等,让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并在演奏中培养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全面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高校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一代模式院校,它担负着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操作型、技艺型、以及高级应用型技术劳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进而对自我进行完善和提高,这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中推广音乐欣赏课程,普及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别从学生智力、德育素质、审美品位及其社会适应性几大方面分别阐述了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旨在为今后的音乐鉴赏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林妮妮.浅论音乐欣赏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01):88-90
  [2]马玲.音乐欣赏教育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3(06):114
  [3]邵姝娜.论音乐欣赏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15):87-87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小学校园是小学生日常所能活动交流的最大场所,使用频率高于社区的游戏场地。这阶段他们有更多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来感知周遭环境,户外环境情感化设计可以让儿童顺应自身年龄段的
【正】 一月: 4—7日第八届美洲各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计划会议(委内瑞拉) 9—14日第五届拉丁美洲语言学家和语文学家协会会议(委内瑞拉)三月: 11—12日第二十三届国际语言学
【正】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最近计划出版一套《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简称LALL)。凡当代有关方法论、文体论、翻译、语言理论、语音学等语言学部门的著作,以及各科手册和教程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来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和现实生活,科学设计的课堂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
【摘 要】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本文通过对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的能力不光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我们进行其他学科以及知识的学习时一种基本能力,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更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的一种技能,对我们的口语交际和表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
目的明确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在乙型肝炎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1例临床确诊的乙型肝炎及进展期患者及42例职工体检的HBsAg阴性的正常人群,均于清晨
在房屋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质量监督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工程完工后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筑的整个工程当中,应当切实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保
在新课改的今天,加强学生的阅读培养已经成为重要的课程部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阅读书目
说课就是教师用语言阐述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课堂效果与课后反思,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
摘要:  报纸广告是一种有效地产品宣传方式,也是现代营销手段的一种,广告设计与广告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当前的报纸广告设计中,不仅有着产品宣传的商业成分,还有一些审美成分。基于此,文章对报纸广告设计的审美创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报纸广告;设计;审美创意  报纸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媒体,报纸广告在所有的广告媒介中占据着很大权重。与其他媒体不同,报纸由于其及时性、权威性和新闻性一直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