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人数众多,困难形式复杂,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解决贫困生问题。本文就贫困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贫困生个人特点,提出组织有效的学习和文体活动,以此来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能力提升;实践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加之高校连年扩招,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相应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呈现出人数众多,困难形式复杂化的趋势,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多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并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各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落到实处。
一、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是贫困生获得资助的保证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很多,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政策;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政策;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烈士子女、孤儿、优抚家庭子女等学费减免政策;学校、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助学金政策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获得资助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条件及要求为例):其中一条要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上学年学习成绩全科及格,无补考、重修科目,学习成绩排名在所学专业或年级的30%以内;综合测评分不低于75分。
从评奖条件上看,学习成绩是一个重要条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是高校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贫困生工作的主要部分。
二、贫困生特点浅析
高校贫困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其在身体状况、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社会资本等方面都与其他非贫困大学生有较大差距。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贫困生之“贫困”并不只是简单的经济困难,往往还包括心理上的“贫困”。他们长期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占有等方面都与非贫困生有所不同。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缺少自身素质、特长培训等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贫困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自卑、怯懦、内向、封闭等;较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往;有的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帮助,他们的成长、成才可能会很难,还可能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对于这部分人,仅仅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如果只是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难,不注重他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学习成绩不理想,做事缺乏自信,他们也难以顺利成长、成才。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既要“帮困”,更要“扶志”;既要切实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更要着力培养并帮助其提升学习能力。
三、贫困生学习能力提升实践
笔者多年从事学生工作,在工作中逐渐认识到,要抓好贫困生资助和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给予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能力培养。针对贫困生个人特点,组织有效的学习和文体活动是提升其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帮助贫困生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开发潜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克服自身存在的劣势,提高自我管理、人际沟通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扬己所长,克己所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1.书法、摄影、征文活动
“中国梦”“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青春在路上”书法、摄影、征文活动。这类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传播“走出宿舍,离开游戏,迈向阳光生活”的青春正能量。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了贫困生对周围环境的细心观察,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的人都会成为他们作品的主人翁,体会到他们对父母、老师、同学,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情怀。发现好多贫困生具有较深厚的书法功底,因为练习书法成本低,符合贫困生经济条件差的实际。这类活动能让贫困生表达其内心世界,让同学和老师深入了解其思想状况,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贫困生自我表现能力和自信力。
2.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生动有趣且富于挑战,“东南西北”“兔子舞”“信任背摔”“荆棘取水”“支援前线”“穿越电网”“毕业墙”等项目的训练,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自身的局限及潜力;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只有全体成员齐心协力、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克服困难,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在训练中得到了锻炼,大家都明白了团队的荣誉需要每一个成员的艰苦付出,每个成员在团队中都是重要的,都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3.参加教师科研,提高动手能力
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非常薄弱,许多本应要求在中学完成的实验训练都只是老师在课堂“口授”,学生没有机会实际操作。在大学的实验课也有固定的学时,贫困生也不能获得比非贫困生更多的实验机会。因此贫困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我们积极与相关教师联系,让贫困生进实验室参加教师科研,由于他们具有认真踏实,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较多的时间耗在实验室,老师们也乐于接受他们,教师有意识地着重培养其动手能力。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升贫困生专业动手能力的途径,有的学生还发表了科研论文,有的甚至还因为其科研成果被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4.志愿服务,助人自助
在昆明地铁开通不久,我们组织贫困生到地铁站做志愿服务,学习有关乘坐地铁的知识,为市民介绍乘坐地铁的流程。通过与人沟通,提高了同学们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改变了贫困生自我封闭的孤僻性格。我们还组织贫困生为学校师生免费安装电脑系统活动。这类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又能帮助他人;既提高自己,又服务于人,一举两得,实现助人自助。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我们既要在经济上对其进行帮助,更要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对其进行提升,这是作为高校贫困生工作的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彩霞.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2(03).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谢桂阳,程 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05).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能力提升;实践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加之高校连年扩招,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相应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呈现出人数众多,困难形式复杂化的趋势,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多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并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各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落到实处。
一、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是贫困生获得资助的保证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很多,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政策;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政策;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烈士子女、孤儿、优抚家庭子女等学费减免政策;学校、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助学金政策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获得资助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条件及要求为例):其中一条要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上学年学习成绩全科及格,无补考、重修科目,学习成绩排名在所学专业或年级的30%以内;综合测评分不低于75分。
从评奖条件上看,学习成绩是一个重要条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是高校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贫困生工作的主要部分。
二、贫困生特点浅析
高校贫困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其在身体状况、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社会资本等方面都与其他非贫困大学生有较大差距。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贫困生之“贫困”并不只是简单的经济困难,往往还包括心理上的“贫困”。他们长期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占有等方面都与非贫困生有所不同。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缺少自身素质、特长培训等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贫困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自卑、怯懦、内向、封闭等;较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往;有的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帮助,他们的成长、成才可能会很难,还可能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对于这部分人,仅仅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如果只是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难,不注重他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学习成绩不理想,做事缺乏自信,他们也难以顺利成长、成才。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既要“帮困”,更要“扶志”;既要切实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更要着力培养并帮助其提升学习能力。
三、贫困生学习能力提升实践
笔者多年从事学生工作,在工作中逐渐认识到,要抓好贫困生资助和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给予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能力培养。针对贫困生个人特点,组织有效的学习和文体活动是提升其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帮助贫困生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开发潜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克服自身存在的劣势,提高自我管理、人际沟通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扬己所长,克己所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1.书法、摄影、征文活动
“中国梦”“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青春在路上”书法、摄影、征文活动。这类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传播“走出宿舍,离开游戏,迈向阳光生活”的青春正能量。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了贫困生对周围环境的细心观察,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的人都会成为他们作品的主人翁,体会到他们对父母、老师、同学,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情怀。发现好多贫困生具有较深厚的书法功底,因为练习书法成本低,符合贫困生经济条件差的实际。这类活动能让贫困生表达其内心世界,让同学和老师深入了解其思想状况,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贫困生自我表现能力和自信力。
2.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生动有趣且富于挑战,“东南西北”“兔子舞”“信任背摔”“荆棘取水”“支援前线”“穿越电网”“毕业墙”等项目的训练,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自身的局限及潜力;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只有全体成员齐心协力、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克服困难,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在训练中得到了锻炼,大家都明白了团队的荣誉需要每一个成员的艰苦付出,每个成员在团队中都是重要的,都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3.参加教师科研,提高动手能力
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非常薄弱,许多本应要求在中学完成的实验训练都只是老师在课堂“口授”,学生没有机会实际操作。在大学的实验课也有固定的学时,贫困生也不能获得比非贫困生更多的实验机会。因此贫困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我们积极与相关教师联系,让贫困生进实验室参加教师科研,由于他们具有认真踏实,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较多的时间耗在实验室,老师们也乐于接受他们,教师有意识地着重培养其动手能力。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升贫困生专业动手能力的途径,有的学生还发表了科研论文,有的甚至还因为其科研成果被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4.志愿服务,助人自助
在昆明地铁开通不久,我们组织贫困生到地铁站做志愿服务,学习有关乘坐地铁的知识,为市民介绍乘坐地铁的流程。通过与人沟通,提高了同学们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改变了贫困生自我封闭的孤僻性格。我们还组织贫困生为学校师生免费安装电脑系统活动。这类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又能帮助他人;既提高自己,又服务于人,一举两得,实现助人自助。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我们既要在经济上对其进行帮助,更要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对其进行提升,这是作为高校贫困生工作的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彩霞.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2(03).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谢桂阳,程 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05).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