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权请求权法律制度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iorm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物权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或有被妨害的危险时,物权人为回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可以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学者们对此定义没有太大争议,但是,对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却众说纷纭,大体上可以归类为五种:债权说、物权作用说(又称物权说)、准债权说、物权效力所生请求权说。、物权派生的请求权说。
  上述各说,第一说认为物权请求权是债权,显然不当,不可采;第二说虽然认为物权请求权是物权作用的结果,但否认其独立性,自非所宜;第三说虽然不否认物权请求权有独立性,但仍将它理解为一种准债权;第四、五两说,大抵相同,仅因着重点和观察角度不同,致说法各异。根据四、五两种说法,我们可以得出,物权请求权乃是存在于物权上的独立的请求权。[1]
  二、物权请求权的类型
  关于物权请求权的类型,从我国民法典草案和物权法草案来看,都明确规定了确认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同时很多学者也在他们的《民法典建议稿》和《物权草案建议稿》中也都有类似规定。所以不难看出,对下列三种权利是没有争议的,即:其一,他人无权占有物权的标的物时,发生物权的返还请求权;其二,妨害物权的圆满状态的,发生妨害除去请求权;其三,物权有在将来受到妨害的危险的,发生物权的妨害预防请求权。至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包损害赔偿请求权,则尚有疑问。这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指的是物权人在行使其他物权请求权后,仍然受有损害的情况下,物权人可请求行为人予以赔偿的权利。
  笔者认为,将损害赔偿请求权纳入物权请求权体系,不合理。物权请求权制度的立法本旨在于为物权提供一种自我救济手段。在物遭到侵害时,权利人通过行使物权请求权可以恢复物权的完满状态,这种完满状态是对标的物的完满支配状态。如果物权人的标的物被他人侵夺、毁损或物权的行使受到他人的妨害,物权人在行使物之返还请求权、恢复原判请求权或排除妨害请求权后,确实可能仍然遭受损害,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行使原物返还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或排除妨害请求权未能达到其目的。比如,原物已被毁损、灭失或标的物不能恢复原状。另一种情况是行使上述请求权已经达到其目的,但物权人仍然遭受其他损失。比如,原物虽已返还,但物权人在物被侵夺占有期间内未能使用该物而遭受损失,或者妨害虽已排除,但在妨害存续期间因权利遭到妨害而蒙受损失。在第一种情况下,物权人即使可以向行为人主张损害赔偿,也不可能使物权恢复完满状态。因为物既然已不可返还,或不可能恢复原状,那么权利人就不可能再对原来状态的标的物进行支配了,其所享有的物权要么消灭,要么发生形态变更。损害赔偿请求权只能使受害人在经济利益上获得一种替代性补偿,而不可能使其物权本身恢复原状。所以,这种损害赔偿请求权在性质上与物权请求权不符,它仅仅是一种债权。在第二种情况下,物权实际上已经恢复了完满状态,物已按其原状返还给物权人,被毁损的物已经恢复原状,妨害已被排除。至于物权人遭受的其他损失,并不影响其对标的物进行支配。因此,要求行为人对该损失进行赔偿,当然不是为了使物权恢复完满状态,这种损害赔偿请求权当然也不属于物权请求权,同样仅仅是一种债权而已。[2]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物之损害赔偿请求权在性质上只能是一种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债权。物之损害赔偿问题应该在侵权行为法中予以解决而不是在物权法中予以解决。
  三、物权请求权的行使
  物权请求权的行使方式可分为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两种。公力救济即依法律规定以诉讼的方式进行,我国目前的民法规定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法律救济制度,可由法院和执法机关强制执行。同时,物权请求权也可以通过私力救济途径来行使,即物权人在其权利受到妨害后,可以直接向妨害人请求国一定行为,以除去其妨害。而且,由于物权人都是以对标的物的占有为内容的,基于物权的这种直接支配性质,物权人可以用一些更强有力的方式来行使其物权请求权。至于物权请求权行使的费用负担,在日本有所有人责任说、容忍请求权说、归责责任说、共同负担说等多种观点,通常以相对人负担为原则。从两部立法草案的规定来看,对于返还原物请求权行使的费用负担均将相对人分为善意与恶意,以区别对待。梁慧星教授的草案第54条对占有人的支出的规定:现时占有人在返还原物时,就其占有期间为维护物的价值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可以要求物权人、合法占有人予以补偿。而第55条规定恶意占有中的人不得享有第54条规定的权利。王利明的草案中第50条对返还费用的支付规定返还原物的费用由无权占有人负担,但无权占有人为善意的除外。而在排除妨害与妨害预防的请求权中规定了请求权的行使费用由相对人负担。由此可见,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行使费用由恶意相对人或本人负担;排除妨害请求权与妨害预防请求权的行使费用由相对人负担。但两部草案均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有欠考虑。[3]笔者认为,出现不可抗力的情况,可基于现代民法"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的原理,由受益人负担费用或本人与相对人分担。
  四、物权请求权适用时效制度问题
  民事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地经过法定期间,即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制度,人为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我国民法中有对消灭时效也称为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无取得时效的规定。那么物权请求权能否成为我国诉讼时效的客体呢?我国民法学界对此问题存在三种观点:其一,肯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其二,否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其三,折衷说。认为应区分物权请求权的类型,分别决定应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持折衷说的学者,就何种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何种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应排除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尚存在意见分歧。[4]
  笔者认为,判断物权请求权应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尚须从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人手进行分析。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同时也是诉讼时效制度何以得对请求权进行限制的正当性依据。我们应着力考察诉讼时效制度所具备的功能是否对各种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具有适用性。如果对各类物权请求权都具有适用性,自当采肯定说;如果对各类物权请求权都不具有适用性, 自当采否定说;如果对某些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具有适用性,对某些类型的物权请求权不具有适用性,则自当采折衷说。
  需要附带说明的是,某些类型物权请求权不具有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并不意味着对这些类型的物权请求权不存在期间限制。其实民法上所谓的失权期间,就可以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对其发挥限制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张洋,常素凤.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宫玉静,葛洪涛.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与债权关系的解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季秀平.论物权请求权立法问题--对现有立法方案的评价与作者的建议[J].求索,2005,(10)
  [4]王轶.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M].当代法学,2006,(1).
其他文献
体育健身和营养补充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健康的两大主题。体育健身将使我们更健康,还是改变"亚健康"的最佳选择。人的健康10%--15%取决于医疗保健,1 5%-20%来自于遗传,20%-25%依赖于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条件则占50--55%,而体育健身则是我们生活方式的涵盖内容之一。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人类造成的压力很大,常常可能使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即体力、精力和能力明显下降,但此时还没有发展成疾
期刊
一、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现状分析  (一)已引起政府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政府的重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民族体育学学科;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体育学类";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发挥
期刊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意志力薄弱,缺乏对逆境的能力是造成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许多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理解肤浅,有的甚至不懂得珍惜和关爱生命,一遇到困难和矛盾,由于缺乏应对的能力和方法,往往不知所措,或悲观失望,或愤怒时常,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一、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内在机制  随着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大众锻炼热潮的方兴未艾,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与心理学健
期刊
一、隧道交通事故的形态及特点   (一)高速公路隧道事故的形态  从高速公路隧道行车特点和事故现场的调查发现,可以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分为如下几种:火灾,追尾;翻车;危险品泄漏,撞隧道壁。  (二)高速公路隧道事故的特点  高速公路隧道事故的发生率高,但不同隧道的事故特点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差异的方面。如果能从各事例中发现其共性的地方,便于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急需整改和完善的隧道中去,从而及时有效
期刊
一、前言  健美操是一项创造热情,使人健康向上、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它既融合了现代舞、爵士舞、竞技体操、技巧、舞蹈的技术精髓,而又强调保留传统健美操项目所特有的风格特色。探索健美操美的规律,可以提高人们对健美操的鉴赏水平;挖掘健美操所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可以激发人们对健美操的喜爱,从而达到发展健美操之目的。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设施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欧美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向同一化,城市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个性特征在逐渐消退,更使环境设施成为了缺乏个性的"通用标准件",怎样把握城市发展的脉搏,健全、完善的城市环境设施建设则更显得重要。  城市中每一条街,每一片街区,每座城市所形成的文化,都先由其民众去承载和维持
期刊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在逐步加深,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既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当然也孕育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时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期刊
20世纪中叶以后,信息与新技术浪潮席卷世界,在学术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交流日益增多,学科互涉和边界跨越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文化与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综合材料绘画就是在缤纷复杂的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诸多学科渗透并结合得最为明显、最具创造性、最具自由品格,艺术精神树立得最为彻底的当代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它让我们在跨越传统审美观念和形式的过程中融合中西艺术精神,在确立自身文化与民族艺术营
期刊
通感又称联觉(synaesthesia),在传统修辞学上被认为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技巧,与生理和认知无关。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通感来自人的各种感知的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也引起其他感官的反映。人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虽各司其职,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彼此相通、互相影响的。德国美学家费歇尔在《美的主观主义印象》一书中说:"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感觉的分支,多少能够
期刊
一、前言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圣使命。大学新生刚刚踏进大学校门,面对新环境的诸多变化,心理难免会发生某些变化甚至不适从,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情感与之沟通促进思想交流,实现以思想教育服人和以心理教育感人的双重效果,及时为新生排忧解难。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整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