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我一生都会在路上

来源 :LADY专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道十年,大众视野里的于丹多以学者身份出现,而她却喜欢称自己为“行者于丹”。五十年来,从大理到南极,从泰山到马赛马拉草原,万水千山走遍,于丹邂逅的不只是风景、文化,还有真正的自己。就像她在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中所说:“都市空间逼仄,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得到心灵的成全。”
  在行走中觉悟
  2012年被许多人所铭记,在别人多是缘于“世界末日”的传闻,而在于丹,则是因为在这一年行走了北极和南极。
  于丹还记得,那次奔赴南极时穿越“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时的遭遇。从阿根廷最南端小城乌斯怀亚上船,领队就为她拿了一大堆各式各样、闻所未闻的晕船药,以备不时之需。她却一粒未服,只想感受一次晕船的独特经历。
  果然,船行不久,颠簸就开始了,领队对她说,自己来南极5次,这是颠簸最厉害的一回。由于没服晕船药,于丹只得一路忍受头痛、恶心、干呕,每当晕到无可奈何之际,她会看一眼没有启封的药,想着“还有药,再撑一会儿”。最终,历经37个小时的颠簸,船顺利穿越魔鬼西风带,而晕船药也始终没有用上。这段经历,被于丹看作是一段时光的摔打、煎熬,经过以后,便会相信一切终究过得去。
  晕船之际,于丹以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缓解压力,恰好读到陆澄的故事:陆澄在外修行,家中小儿病危,路遥难归,他忧心如焚。王阳明开示陆澄:“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练。父子之爱,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的话,于丹从中读到了韧性与豁达。
  在南极,恰逢极昼,于丹一开始欣喜若狂:要是永远都是白天,远离黑夜,那就好了。可是没有两三天,她就怀念起黑夜来,因为太阳总是在头顶上转圈,怎么也不落下来,自己睡觉不踏实,行走也乱了节奏。“白天之所以可贵,全因为黑夜。白昼与黑夜,制造了生命的节奏。也正是因为漫漫长夜,期待黎明,我们才相信破晓之前最深沉的黑暗,是能够被穿越的。”站在南极点,于丹发觉自己不再迷茫,因为眼前只有一个方向。北京人爱说“找不着北”,在地球的最南端却绝没有迷茫与迷失,只有辽阔与通透。
  “人生与行走的关系大抵如此——在行走中觉悟,滋养,淬炼成一个更通透的自己。”于丹说。
  旅行,让自己变小
  人到中年,于丹感叹这是一个离自己最远、离角色最近的阶段:“我们没了孩子一样的童真,也熬不出老人一样可以放松的资本,我们总是被角色、被负担所牵绊,遇见真自我成为一种奢侈。”而自我、天真、纯净,这些久违的气质却时常在旅途中得以相逢。
  于丹喜欢大理,因为它“让我们的年龄变小,回归天真;让我们的自我变小,学会敬畏” 。在这里,她看到一贫如洗却揣着一身故事的行吟诗人、流浪画家,他们摆摊、采风,有时狂放,有时忧郁,大理从不拒绝,宽厚地给他们一个家;还有温和但强韧的信徒,他们从不过分祈求,日子仿佛冰雪初融的小溪,明媚而安静;还有街边赚取路费的卖唱青年,不管人潮涌动还是人烟寂寥,他们弹着吉他,打着手鼓;当然,更多的是卖花大叔憨直的笑脸,咖啡店老板悠然的洞见,或者大背篓下常住民某个平静的背影……上关的花,下关的风,苍山的白雪,洱海的明月,都可以惊艳人的眼目,而更难得的是这里的人,依然拥有一份纯净。于丹说:“不是所有的相逢都能走心。科技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个体的生命感知。”
  在都市中,快节奏的生活逼我们坚硬。那么,远离都市,徜徉山水,能否让我们重新收获柔软呢?
  旅行,让于丹愈发体会到“同理心”。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于丹和朋友们一起参观这里近百种的野生动物。一路上,他们看见了泥沼中的河马,奔跑的瞪羚,还有大象、狮子……一只野牛“叭”地站在车前,睁大一双牛眼,好奇地往车里看。“这儿是它们的家,妈妈和孩子谈笑风生,情侣们甜言蜜语,对手间角逐拼抢……它们有自己的日子。”于丹说,在那里,她感受到一种柔软——在这世上,除了自己,还有其他的生命,在飞翔,在奔跑,在啜泣。“如果生命只是一段流光,也许我的前世今生,我的灵魂也曾借宿某只犀牛或者繁星,在草原和海边流浪。”
  几十年的行走,于丹并不感觉疲惫,也并不想停下来,在她看来,行走也是一种安顿,离别也是一种爱情。“一个真正的流浪者,远方才是他的归宿。一生在路上,未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大自在。”
  LADY对话于丹
  LADY:您在新书中记录了多次旅行经历,平时您喜欢什么样的旅行方式呢?
  于丹:我其实从小都在逛,只不过过去好像没有怎么在写,与其叫我学者于丹,不如叫我行者于丹,我一直在走。我特别小的时候跟我爸爸有关,他就带我去很远的地方。我妈妈说她都没有记忆,带这么小孩子出去干吗。我爸爸还是坚持,我小时候记忆当中北京有很多9字头的公交车。
  后来慢慢有了一种习惯就是行走,一个是万卷书和万里路这件事情,让你觉得不走出去没有返回的,不走出去,何以消化。你自己用血肉之躯丈量的里程之后怦然动心的东西。20岁的时候我喜欢野性的东西,我拿着手电闯沙漠,怎么样颠覆,怎么样挑战。那时候小,比较穷,你身上总共带着几百块钱,可以去跑全国,完全是苦玩。30多岁我喜欢所谓的壮游,登高壮观天地间,那种壮游是我30多岁最喜欢的。人在壮阔雄起之中知道有那种近景。
  LADY:到了40岁以后,您的行走方式发生改变了吗?
  于丹:过40岁以后,我其实是喜欢在小地方长住,住下来的行走是最近这段时间。再说去美国,我已经不喜欢几国游了,要去就在一个国家待着,要去一个城市,就在一个城市待着。就在那里住住,老百姓可能都没走到的地方,然后跟他们过过小日子。
  LADY:您曾经多次去过大理,为什么喜欢那里?
  于丹:大理有很多山,山上有很多寺庙,我认识其中一个尼姑庵的尼姑,她8岁出家,现在人到中年,外面世界怎么样她不知道。我去了之后她给我做了一顿饭,是我吃过几个庙里面让我记住一辈子的饭,就是因为她们太舍得用时光。我在她这里吃到一个一个嗑出来的南瓜子,一入口的味道太香了。如果你不走到那么小的地方,你怎么知道寂寞是可以照亮喧嚣?这样宁静的心是舍得时光,在一堆瓜子壳之外给你一勺的美味。
  LADY:对于旅行这件事本身,您怎么看?
  于丹:我喜欢的一个歌手是科恩,他也是诗人,词句很有沧桑感。他有一首歌就是《路》,歌词中,路不仅仅是一点到一点之间的距离,路本身就是梦。对我来讲也是这样,路不是旅程,路本身就是梦,路上会有种种遇见,不期而遇。我以前没有机会写我走过的那么多地方,也许以后就会多了。
  20岁的狂游,30岁的壮游,到40岁以后愿意住下来都叫行走。我一生会在路上,也许我还会感受50岁以后怎么样,70岁怎么样,我要不断体会行走的感受。
其他文献
1933年生于四川成都(属鸡),斋号没名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谭昌镕艺术馆》民誉馆长。  自幼怕上学读书,而喜东涂西抹,胸无大志,一心只想成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最喜爱看川剧,那里面总有些东西使他着迷。十三岁时,拜上海来的倪冰先生为师学画布景,從那时起一直在成都川剧院画“档子”(布景),从事舞台美术工作。  谭昌镕的画  千红万紫祈瑞祥,孔雀公
期刊
“意大利元素影响着各种规模的花园”,巴利格里——乔姆利城堡的首席园丁认为。  我们周围的景观都充斥着意大利的魅力元素  提到意大利花园,人们通常会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华丽的花园。譬如,诶斯特庄园,兰特庄园等。事实上16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那场文艺复兴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人们对花园的审美还因此改变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设计灵感来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花园。即使我们认为是典型的英国风格,也受到过古希腊罗马时
期刊
英格兰乡村的农舍几乎都是石头别墅,外型呈土黄色,与教堂的颜色相近,陡陡的片石坡屋顶,样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各家对房屋有不一样的装点情趣。  英国行之农舍上的情趣  有的农舍傍水,有的靠路,有的依林,有的花园大,有的花园小,自身条件与周边环境设计得相得益彰,花园的布置总是因地制宜。有的花园很自然,有的很刻意;有的甚至布置成菜园。有的人喜欢紫藤,让它爬上屋顶,有的人独宠依墙的蔷薇或月季;有的注重回家的
期刊
去看一本书,可能就因为一句话。前段时间很畅销的《岛上书店》,虽然朋友推荐给我看,但是却放在一旁没有时间看。那天,收拾东西,看到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却让我瞬间停在那里,瞬间被打动。那句话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可能看到的很多人都会有同感,我们自己也不禁会自问,我们人生中最艰难的那一年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人陪伴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那一年?走过了之后我们再回望那一年的
期刊
运动就是坚持,晒出你的运动姿势,随手转发正能量。  @微博运动:开始跑步吧! 抛掉借口,舍掉懒惰,抓住瞬间闪现的目标! 就在此刻开始跑步吧!用脚步丈量梦想的距离,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即使只是3公里的狂奔,但只要在路上你也可以是冠军!  @刘玉金金金:五公里多,半小时跑完,没有一步停歇,羡慕能跑的人羡慕了多年,终于自己也有能力装一下比了,像喝酒喝的微醺的脸为证。  @AIFitnessxin:我从2
期刊
“和每个人一样,我也寻找过自己,你不能超越人生的一个阶段,对每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那都不容易。孩子无法选择自己成长的家庭和环境,虽然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我可以理解那些困惑的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迷失,他们可能做任何可怕的事情。”  ——莫妮卡·贝鲁奇  莫妮卡·贝鲁奇出生于1964年,在一座名叫卡斯得洛城(Citta di Castello)的意大利小村庄长大,她父亲在那里经营着一家货车运输公
期刊
1994年戴安娜·瑞格因为在戏剧与电影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被英国女皇册封为女爵士。在1994年她的表现赢得了“美狄亚的最佳女主角托尼奖”。在美国电视指南中被选为有史以来最性感的电视明星。她在1999年被提名的最佳女演员,她表演的劳伦斯奥利弗戏剧奖Britannicus and Phèdre.。她被提名为1997年劳伦斯奥利弗戏剧奖、表现最佳女演员。  1966年,她在百老汇演出时,引起好莱坞制片人森·
期刊
生活,就要美美的。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叫上朋友们打扮得美美的去玩、去闹、去开心吧。
期刊
秋风徐徐,繁花散去, 来一场暖暖的下午茶, 与你的闺蜜,抑或只是一个人,在你的家中不需要洛可可式的繁花装饰,只需要简简单单地利用家中的物品,布置出适合这场“闺蜜LowTea”的氛围。闺蜜下午茶时光,不仅仅与下午茶有关……  下午茶从何而来?  下午茶来自19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传说起源于一位叫安娜的英国公爵夫人,她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心想此时距离晚餐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于是
期刊
一路上,《格调》都处处深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作为《格调》的一员,不仅在这里收获成长,还在这里领悟生活,收获一份把爱好和激情融入字里行间里的感受。  在这个“大家庭”里,同事之间的朝夕相处和相互携作,早巳让我们建立了如同家人般的默契。我们不再只是简单的“点头之交”,而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今天,不仅是《格调》团队与一路共进的读者及合作伙伴的聚会,也是我们《格调》员工自己的一次聚会。奋力拼搏后得到的欣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