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记忆构建关系的海南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探索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意义重大,推动海南高校档案深入开展档案编研非常必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基本要义和特征,海南师范大学在加强社会记忆建构、促进档案编研方面的一些做法,并提出了推动海南高校档案机构开展记忆工程建设、加强改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想法建议。
  关键词:社会记忆;档案编研;海南高校
  档案与社会记忆关系研究,是档案记忆观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对记录社会发展的原始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和编研,并以编研著作或档案展览的形式向社会展示。高校记忆工程是社会记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海南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建构所做的积极探索。
  1 基于社会记忆建构关系的高校记忆建构
  1.1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基本要义
  档案具有记忆属性,是记忆的载体,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对记录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编研、展示,是目前最普遍的社会记忆构建形式。这四个形式中,“收集”是社会记忆构建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收集”就没有后面三个形式的基础条件;“整理”和“编研”是社会记忆构建的进一步工作,对档案进行整理、鉴定,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重组、编研,形成社会记忆构建产品,是社会记忆的关键一环;“展示”通常是在前三个环节基础上,以各种媒介展示、传播编研成果,以达到获取社会认同感的目的。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也是采取以上四个形式进行,却有它自己的内容和特点。高校社会活动是由高校举办者、管理者、教师、学生、职工和社会方方面面参与的,活动内容涵盖广泛,既有官方记忆,也有民间记忆。官方记忆是学校管理部门参与记录形成的,是所谓的权威“正版”,是高校记忆的主体。而民间记忆主要由师生员工、校友和相关社会人士等来完成,是官方记忆的重要补充。
  1.2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建构工作意义重大
  高校档案是高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的积累和沉淀,记载了高校发展的历史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国家信息资源和珍贵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以文件、图片、声像等历史档案为基础,通过书刊、宣传片、展览、媒介微文和视频等各种社会记忆建构展示形式,反映高校办学历程、办学成就、办学经验、办学精神,向社会和师生展示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达到了育人化人的目的。
  我国高校档案机构在参与社会记忆构建过程中,积极把社会记忆建构与大学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突出加强学校重大活动档案、教学、科研和重要人物特色档案的收集管理,重视档案编研、宣传展览工作,主动服务于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记忆成果,为我国档案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形式参与社会记忆构建,在社会上都形成了一定影响,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也提高了学校和社会对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的认同。
  1.3 海南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迫切性
  海南共有21所高校,高等教育规模不大,大部分高校为近二十年新成立的高職高专院校,但也有几所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历程曲折,可以说,海南高等教育发展史是反映海南近百年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南前期历史档案保存不完整,并且由于社会动荡、院校调整、保管不善,大部分珍贵的历史档案已经遗散在社会,或零星分散在几个高校,特别是海南解放前后、解放后院系调整、文化大革命、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南高校调整等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海南医学院三所高校的历史档案收集整理尤为重要,迫切需要各高校开展专门的历史档案分布状况调查,建立历史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某些专题社会记忆构建工作,共同为补充海南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记忆空白做出富有成效的贡献。
  更为主要的是,近二十年来海南新成立的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其档案管理虽已基本步入正轨,但队伍力量薄弱。据调查了解,很多高校由于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较少,能够深入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高校为数不多,仅有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能常年坚持;而能够比较深入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高校,编研成果不多,工作面向不宽。
  基于以上基本情况,海南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建构,尤其是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是海南高等教育发展记忆构建的迫切需要,是各高校弘扬大学精神、宣传大学文化、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 海南师范大学从社会记忆构建层面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模式
  2.1 从顶层设计上重视和推动档案编研工作
  海南师范大学成立于海南解放前的1949年秋,办学历史悠久,发展历程曲折,历史档案资源丰富,但分布零散。近几年,海师档案馆按照在2014年提出“三化”的工作思路:一是系统化,就是努力做到档案资源收集整理系统化;二是信息化,就是努力做到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三是学术化,就是努力做到档案信息开发学术化,通过加强档案编研,充分利用档案资源进行专题研究,让学校档案工作更好地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从工作思路设计架构上,学校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编研工作,把档案编研列入档案工作三大方向之一,这也有力地推动了档案编研工作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果。海南师范大学档案馆重点围绕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作为文化“母资源”的优势,推进档案编研工作,形成了一些编研成果,宣传了学校历史和办学成就,加强了爱校教育,彰显了档案工作应有的价值地位。
  2.2 搭建“1+N”的人员模式加强编研队伍建设
  组织一支专业基础好的队伍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前提。“1”是学校专门成立负责党史校史研究的科室,有专职人员开展档案编研工作,主要负责校史研究编研工作,负责学校年鉴编纂工作。学校档案馆还有“N”——多个非专职的档案编研人员,强调人人都是编研人员,人人都能编出成果。如档案综合部的同志收集整理了学校离任校长在校期间的所有关于学校改革发展的讲话和文章档案资料,编纂了《见证海师十五年发展——校长讲话文章汇编》,为学校今后研究往任校领导的办学思想留下了宝贵的档案资料;档案馆办公室的同志收集整理了学校建校以来的所有正高级职称教师的基本学术信息,编出了《海师学人录》,传承了学校的文脉;声像档案部的同志近几年每年都收集整理学校办学的重要事件、重大成果图片档案资源,按年度编出了《海南师范大学照片册》等。   2.3 构建“2+N”的内容体系组织编研工作
  “2”是档案馆每年都固定组织年鉴、照片册两个专题的校园记忆建构工作,分别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每一年学校的发展状况和基本面貌,这2种档案编研成果是每年档案编研的固定工作项目。《海南师范大学年鉴》编研主要以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全面地反映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体例与其它高校年鉴相仿;《海南师范大学照片册》是“学校记忆系列”之一,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以年度为编辑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学校每年改革发展各方面的基本面貌、主要成就和重要活动。“N”是在“2”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档案资源情况,灵活增加记忆建构编研项目,这几年学校档案馆增加了以学校重要历史人物、校领导重要讲话、学校名师、重要校友、重大事件为主题的档案资料编研,形成了一大批记忆建构编研成果。
  2.4 围绕“一个中心”重点开展档案编研
  这个中心就是根植校园历史文化,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围绕这个中心,档案馆近些年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挖掘整理了建校初期符致逵、范会国、康白情、王先进、陈序经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进行宣传展览,厚培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校内形成非常好的反响。二是为校庆宣传工作服务。在学校建校60周年前期,档案馆参与编写了《海南师范大学校史》,并为编写人员提供专题档案资料,补充学校发展前期的大事记;在70周年校庆前,档案馆启动编写《海师学人录》,积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把建校以来海师的名师、正高职称以上专家学者的基本情况、学术成果汇编成书,弘扬传承学校的文脉;组织举办“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成就展”,与宣传部专门策划编写学校历史系列微文在学校公众号上发表,为师生了解学校历史、开展爱校教育发挥作用。三是瞄准一些重要事件、重要时间点、与学校有关的重要人物,由档案馆在第一时间整理档案资料,在学校官微上发表微文,向师生发放校史重要人物档案宣传资料、举办专题展览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2.5 围绕“校园记忆”做好编研规划
  社会记忆不能只靠遗传来获得,并且能在社会中通过代代相传,不断地被丰富和完善,这就是社会记忆具有积累性和传承性的特点。档案馆在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时,突出重视“校园记忆”的持续性跟进工作。围绕做好“校园记忆”进行科学规划,以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深度和广度为目标,深入开展对学校历史档案资源利用工作调查研究,围绕学校决策与社会需求,整合档案资源,深化对档案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优化选题。计划编辑出版《李光邦文集》《海师建校初期名师文选》《海南师范大学校史》《海师党史资料》,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打造档案文化精品,为学校、为社会、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档案文化服务。
  2.6 及时主动做好“活记忆”抢救和发展工作
  对于学校建校初期的创建人、仅存的历史见证人、参加过重要历史活动的人物、老老师、老校友等进行专门的上门采访,系统进行口述档案记录工作,并征集了一批历史档案、实物档案。通过整理这些口述档案、历史档案,编写学校历史记忆系列专题文章,在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时在学校各类宣传媒体上发表,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档案馆还专门策划了“未来记忆”专题档案编制,组织一批师生参与记忆工作,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轨迹,留下在校几年的历史印迹,每记完一本就留交档案馆封存保管,作为对“官方记忆”的补充,为将来回忆学校的历史提供参考凭证。
  3 进一步全面做好海南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应有效强化社会记忆建构理念
  海南高校档案学会要积极发挥学会的引导作用,加强档案业务培训交流,在各高校档案工作者中推广和强化社会记忆建构的理念,强化“收好”“管好”“用好”三个意识。“收好”,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做到目光长远,应收尽收,全面系统;“管好”,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完整、系统有序;“用好”,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积极组织实施社会记忆工程,记录好学校发展历史轨迹和面貌,充分发挥好、宣传好档案的价值,这样会有利于反向促进影响收集、整理、保管这些工作环节,有利于充分挖掘档案价值,有利于发挥档案工作在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3.2 重视抓好档案编研工作规划
  海南许多高校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编研工作还不够了解和重视,也不太清楚档案编研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各高校应形成档案编研工作规划,明确编研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以校史为研究重点,并分学校发展历史、大学校长、名师、优秀校友、大学文化、校园建筑、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大学制度、内部组织、院系史、口述史等专题进行研究。最基本的工作应编制好全宗介绍、专题史料汇编、大事记等;如果往深度拓展,可编制学校校史、校志、年鉴、院系史、学科专业发展史,编制学校校史资料、大学管理制度选编,编制各种如人物、组织架构演变、校园建筑、学科专业、口述史等专题丛书。
  3.3 应突出高校馆藏特色和本校办学特色
  大学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负有文化传承、文化引领的使命,大学的文化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高校档案工作来承担。高校档案馆有着独特的馆藏特色,而每所高校馆藏又各自不同,都有独特的发展历史轨迹、办学特色传统、文化涵养、优势学科专业、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我们必须对这些特色档案资源进行整理加工,使信息更系统全面,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应以教学、科研、管理档案为主题,抓住学校的重大活动、热点问题,主要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找准结合点,开发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编研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编研成果的信息作用,为学校发展和管理服务,充分体现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特色。
  3.4 应重视抓好档案编研基础建设
  资源为王,档案资源建设是做好档案编研的基础前提。没有丰富系统齐全的档案信息资源支撑,我们在这里谈编研,就是空谈。海南高校应树立“大档案”意识,要有长远的历史眼光,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扩大档案收集范围,重视各种载体档案的收集,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并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征集各项工作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除了官方记忆、集体记忆,也要重视民间记忆、个体记忆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优化档案馆(室)藏结构,丰富馆藏资源,加强整理保护,摸清家底,才能实现有米可炊。
  3.5 強化高校档案人的责任意识
  高校档案馆是大学文化的贮存库和传播源,肩负着为学校和社会文化教育服务之使命,理应在文化教育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出响亮的声音。档案人不应是一个默默无闻、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群体,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价值,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积极更新工作理念和工作理路,强化主动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识,努力为学校、为社会做出闪亮的业绩贡献,发出我们档案人的响亮声音。这个声音的底气就是我们为社会所做的服务,这个底气的重要来源,就是档案编研,我们编研成果越丰富厚重,我们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同和赞许,我们档案人发出的声音就越响亮。所以高校档案人要重视档案编研,致力于档案编研,想办法做好档案编研,让档案编研绽放成一片美丽的花海,为我们档案工作发出最强音。
  参考文献:
  [1]丁华东.论档案与社会记忆控制[J].档案学通讯,2011(3).
  [2]冯惠玲.当代身份认同中的档案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01).
  [3]龙艳.浅谈社会记忆与档案[J].兰台内外,2018(12下).
  [4]李璐.基于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5).
  [5]符史涵.突出抓好档案编研提升档案服务水平[J].海南档案,2019(3).
  作者简介:符史涵,硕士研究生毕业,海南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海南省档案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时期,高校图书馆工会开展线上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条件已基本成熟,既具备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高校图书馆工会应当在做好以往线下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通过融合“互联网+”,着力打造“云”服务、“云”职工、“云”商城、“云”办公“四位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云端化。通过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形成服务品牌,实现自身服务升级、价值提升,提高标识度和影响力。最终通过推进各项云
期刊
摘 要:没有图书馆的大学是难以想象的,图书馆对于大学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本文以三亚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其发展历程和历年来的统计数据从两方面来分析图书馆对于大学贡献与影响的不可替代性,一是大学图书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及影响,二是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生的主要影响。通过分析研究,阐述大学图书馆存在的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文化建设;贡献与影响  图书馆被定义为搜集、整理、保存和利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如果说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那么居民小区就是社区疫情防控“线中线”。2021年通化地区新冠疫情形势愈发严峻,我馆一方面积极配合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另一方面在我馆包保林业小区筑起一道“居民防线”。我馆所有工作人员自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第一天起,就深知身上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将这道防线做成社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期刊
摘 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数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秉承为国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高校的发展壮大,任重道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教学科研的后方阵地,在强国树人的历史担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图书馆正经历着一些历史性转变,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主体因素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如何把握住机遇,迎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调查广东地区公办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的路径,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应用型也要加强一流本科建设”。“双一流”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科为基础,打破身份固化,给地方高校带
期刊
摘 要:进入5G时代后,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将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高校图书馆利用5G互联网,通过对短视频的合理剪辑制作,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充分保障学生融合式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阅读兴趣,增长新的知识。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5G时代;高校图书馆  阅读是人类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已经进入5G时代,许多学生接受移动阅读,
期刊
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开展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有关要求,加强全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提升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水平,推动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档案局根据《吉林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办法》和《吉林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在组织各国家综合档案馆自评和对评价专家进行培训的基础上,2019年—2020年,对吉林省69家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实现
期刊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皇帝”始,到1912年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我国封建王朝有着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而邮驿的存在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历史,素以“通远迩于一脉,继往来以不穷”著称。虽然王朝交替、政权更迭,但邮驿通信不仅从未断绝,还每每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并逐步走向规范。  1 驿站之兴  “古之设驿递也,所以通往来,劳行役,而将王命也”,鸦片战争前,驿站作
期刊
摘 要:我国现如今已经全面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不被现代社会淘汰,不断的转型和优化,同时对于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过去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同时无法实现纸质档案的有效保存,导致档案的整体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本文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进行分析,在保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期刊
摘 要:智慧化图书馆作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其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完整的模型也是仁者见仁。就高校图书馆而言,主要服务对象以青年学生和高校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本身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和收集能力,对知识的需求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要求,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建设智慧化图书馆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在分析服务对象群体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