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马克思对物化的论述,物化现象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对物化的研究也尚存争论空间。理解物化不能仅作概念的浅层分析,需要进行整体性研究。马克思物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因为物化理论是有层次结构的。因此,在研究物化问题时也需要分层次。本文将马克思物化理论分为三层结构,分别用物化I、物化II和物化III表达。其中,物化I指人的劳动力等特质物化为商品;物化II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物化III指资本主义社会人性的物化。物化的产生有其根源,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化I、物化II和物化III三者之间在批判力度、生成条件以及被理解的难易程度方面均是层次递进的。根据马克思物化理论的三重内涵,我们应警惕“人沦为商品”,打破物化的藩篱,破除对资本主义的迷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正>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学潮—动乱—反革命暴乱令人深思,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这次事件“促使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主建设,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国家制度的“民主”就是“民主制”。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就是说“民主制”是一种国家形式,是一种政体。政体和国体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种国家形式,民主是和一定阶级的专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那个阶级决定了民主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话语能力作为政党文化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文化发展的需求作出了与时俱进的调整和转化,实现了由“革命”到“建设”,再由“建设”到“改革”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与互促共融。在新时期.中国执政党话语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话语的示范性和包容性内容,坚持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现代性话语,解读好、宣传好和传播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有效引领与整合多元、差异的社会思潮,以获取广泛认同与支持,进一步巩固其执政地位。
2014年9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日本社会主义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日社会主义学者论坛”在中国社科院马研院举行。中国社科院马研院院长、党委书记邓纯东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社科院马研院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金民卿研究员与日本社会主义协会代表团团长佐藤礼次先生分别作主题报告。来自中国社科院马研院与日本社会主义协会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力量及其国际影响”这一主题,采取中日双方有针对性提问交流的形式,就“中国梦”、“中国力量”、中日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期刊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燕山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部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协办:《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 拓展协会
期刊
期刊
期刊
周新城,男,1934年生,江苏常州人。1955年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本科学习,1959年毕业,转为研究生。1962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经济学系从事教学工作。1964年调苏联东欧研究所研究苏联东欧问题。2002年转到马克思主义学院。1983年经国务院特批为教授,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担任博士生导师,2009年经学校评为一级教授。除了教学研究工作外,还担任过行政职务。1986年至2000年任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并兼任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出版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背后矗立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治理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治理观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目标的引领与担当、国家治理体系的坚守与完善、国家治理方略的确立与践履、国家治理经验的汲取与借鉴、国家治理能力的锻造与提高等一系列事关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其明确提出,国家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