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短板在农村,农村振兴关键在产业.黑龙江省自身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人文环境为农民创业催生出更多机会.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创业人数增多且收入增加、创业领域拓宽且类型多样、“互联网+农业”创业形成,但大部分农民创业者存在能力不足、创业持续性不强,创业组织化不高、风险大且缺少预防措施,农民创业扶持力度不足、受资源约束程度高等问题.未来发展中将以技能助推创业、平台助推创业为主.需做好农民创业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者素质,提高农民创业组织化程度、降低创业风险,推进创业园区建设、提升农民资源整合能力.
其他文献
以耐镉植物沟叶结缕草为试材,采用盆栽模拟试验,探究土壤速效钾对沟叶结缕草吸收转运Cd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对植物株高、茎节数、茎节长等指标的关系,以期为改良植物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第5组沟叶结缕草的株高、茎节长、茎节数、叶长、叶宽、叶片数、干质量均显著低于其它8组,其中第5组(Cd 36.11 mg·kg-1;Fv/Fm 0.712)与第3组(Cd 36.22 mg·kg-1;Fv/Fm 0.714)生长的植株在受到Cd胁迫程度近似的情况下,第5组植株的株高、茎节长、茎节数、叶宽、干质量依然显著低于
以“左山一”“5C”“5BB”“SO4”“红地球”和“巨峰”6个葡萄品种一年生根系为试材,测定经人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相对电导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根系硬度及做功量,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利用聚类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及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的抗寒性.探究适宜评价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方法,以期为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及抗寒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各品种根系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左山一”根系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
以自育番茄品种“垦番1503”为试材,采取随机区组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停水时间对加工番茄果实成熟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加工番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灌水量和停水时间对单果质量、果实红熟度、产量性状(产量、红果率、青果率、烂果率)均影响显著,对品质性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加工番茄最佳收获时间为停水后14 d、最佳灌水量为4875 m3·hm-2,产量可达18.25×104 kg·hm-2、果实红熟度95.24%.青果率和烂果率均较低
以12个国内市场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微咸水灌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草莓品种的叶柄长、平均茎粗、SPAD、根长、K+/Na+、根冠比、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盐害指数等指标变化情况,以期为草莓苗期耐盐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T1(3 g·L-1)处理条件下,9号(“冀纯”)、11号(“白雪公主”)、12号(“章姬”)草莓品种盐害指数分别为19.58%、13.92%和18.68%,均低于20%,属于高耐性草莓品种范畴;淡水处理条件下,
以香菇品种“9608”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水溶液,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对香菇现蕾时间、头茬单袋产量、头茬生物学效率、子实体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香菇产量、提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喷洒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水溶液,均可缩短香菇现蕾时间,喷洒浓度为15 mg· L-1的细胞分裂素水溶液,对促进香菇头茬产量、投产生物学效率提高作用最明显,喷洒浓度30 mg·L-1的细胞分裂素水溶液,对提高香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作用最明显.
基于新疆356份农户样本数据,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基础上采用优势分析法,比较成本收益与政策环境2个维度变量对种植大户及小农户植棉意愿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探索了农户目标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成本收益与政策环境均为影响种植大户与小农户植棉意愿的重要因素,但小农户植棉意愿多受后者影响,其中补贴政策是否满意、棉花单产、补贴发放是否及时及自有土地面积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而农业纯收入、补贴发放是否及时、地块数、是否关注政策走向对种植大户植棉意愿影响较大.2)影响种植大户目标价格形成的主
为了更好的推动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在校创新创业的能力,积极开展了特色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尤其是在对俄出口的彩椒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经课题组实践,已形成一套包括工厂化嫁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的栽培技术模式,为学院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创新意识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助力,也为服务三农贡献力量.
脐腐病(blossom-end rot,BER)是一种发生在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常见于茄果类蔬菜作物上,番茄尤其严重,世界范围内的番茄均有发生.国际上对BER已有较多研究,虽然在环境、生理、遗传等层面有大量数据支持,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处在假说阶段,未能明晰.基于Ca2+的生理作用及其分布特点,大部分研究学者支持BER是Ca2+吸收及细胞间的分配不均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也有学者认为非生物胁迫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才是引发BER的根本原因.该研究先阐述Ca2+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提高山地森林识别精度的方法。以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县段为实验区,结合ICESat/GLAS(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星载激光雷达数据、Landsat OLI影像、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DEM数据以及样地调查数据,综合利用各数据提供的垂直结构、光谱、季相和地形特征探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山地森林识别精度提升方
为了探究磷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分别用不含和含200μmol·L-1磷(P)、100μmol·L-1铝(Al)、200μmol·L-1P+100μmol·L-1Al的简易[Ca(NO3)2]营养液(pH=4.5)处理铝敏感紫花苜蓿品种‘Wl440’幼苗。结果表明,在铝处理中添加磷后,苜蓿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铝含量分别比铝处理降低81.53%和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