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原因的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动脉硬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血管壁对多种始动因素的一种异常反应。可能有多种发病机制共同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目前公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血管重塑的机制有3种:机械力学、炎症和理化因素。关于其形成原因的研究,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的科技情报工作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学习、生产服务的最积极、最主动、最有效的读者工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科技
患者。男,41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发生2次晕厥。入院专科查体: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Ⅵ级收缩期杂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50岁以前的人们都忙着各自的小家庭和事业,对老年人的照料减少。据统计,子女在外地工作的,每年能回家看一次父母的占不到60%,每周和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调控。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
肾移植术前明确供体的肾、肾血管和输尿管解剖结构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多排螺旋CT(Muhi—slicespiral.MSCT)使CT血管成像技术及后处理技术日益完善,
本组485例,年龄20~48岁,平均33岁。病史3~36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有明显的慢性前列腺炎症候群,并经过多种抗生素治疗而效果不佳。根据病史,前列腺液分析,N1H—CPSI评分(CPSI〉19分)等诊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0例采用64排螺旋CT检出的腹主动瘤患者有关资料,利用AW4.3工作站进行VR、MPR、MIP重建,获得二维或三维图像。结
循证护理(Evidencc—based nursing,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它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同时有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化学的不断进展,许多与气道
患者,女,67岁。间断发热20d,加重7d。伴头晕、咽痛及腹部不适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2℃,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肋下未触及。查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03,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