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 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首先,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回顾我国历史上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是不乏其人的;象古代的祖冲之的圆周率,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刘徽的割圆术和扬辉三角等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近代的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陈景润,丘成桐等著名数学家;要不是时机地激励学生,使他们能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为我国数学水平的进步提高做出应有的努力。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课堂上教师可引用实例和使用教具,化抽象为直观,加强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很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这给学生扫清了“神秘”、“畏惧”的心理障碍,树立了学习信心,产生了学习热情,使学生又“惧学”转化为“好学”。
  其次,注重课堂环节,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导课新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设情景
  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和学习兴趣的低下,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即死记硬背。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进行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多个模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三、注重操作,让学生体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中学普遍比较好动,而缺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也很少参加体验性活动,所以,教师要多注重学生讨论、操作、体验性实践活动,督导学生以实践体验为基础去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欣赏劳动成果,从而增强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
  例如,当学生学习圆,多面体和旋转体等几何内容时,教师要大胆让学生用钉子、绳子和彩色笔在平面上画圆,研究圆的有关性质;让学生用硬纸板做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图形,然后剪开展成各种平面图形,用直尺量出有关线段长度,并推导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让学生把参加数学实践体验的过程写成实验报告,互相交流,互相评议,对实践工作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应加以鼓励和表扬。
  四、巧设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地的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练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五、尋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学习兴趣的培养,达到师生共同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面对课堂生成时,我们教师的思维是被学生牵引着飘离文本核心?还是文本的核心脉络始终攥在我们教师手中?是强行把偏离文本的学生思维生拽硬拉地扯回来?还是巧妙无痕地带回来?此时,我想得最多的是这四个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生成教学。学是指什么?学生?学习?我认为应该是学生有价值的学习。如此理解,我找到了应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生成的策略——问题引导。  教师面对课堂生成时,我们教师的思维是
期刊
摘要:“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
期刊
摘要:初中地理课的内容几乎都能在地理图像中反映出来。培养学生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分析、解決地理问题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重要的地理教学任务,同时也是考查学生的重要窗口。倘若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图像的核心功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景观图的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意识,提高学习技能,引发地理联想,开拓思维,发展智力,这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地理素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
期刊
摘要:对话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式教学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对话教学并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它更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彼此的精神敞开和交流接纳,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状态的今天,一种较完整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教学理论也正在
期刊
摘要: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国诗歌教学自古以来就耸立在中华教育殿堂中的首要地位,正因为教诗学诗的教风文风长盛不衰,才有诗客骚人辈出,造就了辉煌的中华诗坛,建筑起宏伟的中华诗歌的金库。如今诗歌教学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前中学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探寻诗歌教学的方法,规范自己的
期刊
摘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这个质疑的过程,就是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过程。本文从转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内在的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培养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  一、正确引导,树立责任心和责任感  有些学生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自己不想当作家,就可以不要学习写作这种观点是错
期刊
摘要:现代诗歌的语言成型是新诗得以区别于旧诗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然而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一直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背 叛。新诗语言究竟止于何处谁也无法预见。然而新诗的建设和发展中,对“固有传统的沿袭”与“外来影响的接收”一直是助推新诗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本文企图在 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以文学史的眼光理清新诗逐渐形成的语言观以及在新诗语言变形的过程中的重大现象,以此作为百年新诗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时的总结。
期刊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对写作文的恐惧感,每次写作前在心里自我鼓励说“我不怕写作文,我最爱写作文”这是心里上的暗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