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启示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其他文献
我看这个计划,是一个很积极的计划。从我们现有水平和基础看,能够完成,很了不起。现在不是考虑速度、规模不够的问题,而是要考虑能不能办到。指标订得高一些有好处,逼人上去,保障就是后面的十条政策。包括引进XXX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取得世界先进成果,这是重要的一条。今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每年要平均增长百分之十。世界上一般国家增长百分之三四,就了不起。
期刊
(一)要把农业放在必要位置上。对农、轻、重的次序,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没有这样摆。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对农业搞上去要费相当劲儿的认识,不一定一致。报上讲到要建设工业省,却很少听到要建设工业农业省。中国的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中还要有一部分种植经济作物。美国人口少,土地多,气候好。苏联的土地也比我们多。我们前几年每年要进口四五百万吨粮食,
今后八年对外贸易中的外汇逆差,可以吸收外汇存款解决,不仅可以从香港吸收,还可以从欧洲吸收。政策放宽一点,还可以多吸收一些。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美国作家,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司战略家,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他长期关注中国,撰写出版了《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和《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伟大变迁》等书,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8年9月,库恩接受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拍摄的电视文献片《中国:1978--2008撰稿组的采访。本文根据这次采访的内容整理而成。
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鲁振祥所著《史事追寻——中共思想史上若干问题》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从作者近年发表和写成的文稿中选编而成。这些文稿,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形成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建国理论的艰难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精神。
期刊
1930年10月以后,中共中央秘书处在文书处理中开始出现“存文组宣毛”的字样。其中,“文”、“组”、“宣”、“毛”均为代号,分别指中央文库(中央地下档案库)、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共产国际。与后三者相比,中央文库一直湮没在历史风雨中,鲜为人知。
期刊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问题后,毛泽东多次召开会议纠“左”。面对一些地方刮起的“穷过渡”风,他强调要弄清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强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并着手调整一些过高的生产指标。面对市场紧张和农民瞒产私分等情况,他强调要从所有制上解决问题,在人民公社内部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并继续调整过高的生产指标。1959年4月八届七中全会后,毛泽东继续努力纠“左”,同时力图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以统一全党认识。毛泽东纠“左”的努力是在肯定“大跃进”的前提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