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性淋巴结炎15例病理误诊漏诊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s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弓形虫性淋巴结炎的病理误诊与漏诊,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因淋巴结肿大而实施检查的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将他们作为病理复查对象,其中显示15例为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患者,总结分析临床病理误诊、漏诊的原因及后果。结果:15例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患者误诊或漏诊,可见淋巴窦内出现增生组织细胞,并且可见胞浆与胞核内呈新月形、弓形及一端尖一端钝圆的弓形虫寄生,其中9例可见包囊。结论:弓形虫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肿大在临床症状与表现上有相似性,从而使得临床误诊或漏诊较高,为此应加强弓形虫性淋巴结炎病理研究,尽量减少误诊漏诊,及时确诊后处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弓形虫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 病理 误诊 漏诊
  弓形虫性淋巴结炎在临床比较常见,加上其临床症状与表现与淋巴结肿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而临床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本病因最初由Siim于1954年报告,为此也称之为Siim氏病,1969年WHO报道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患者中有15%左右属于弓形虫所致[1]。国内对于弓形虫性淋巴结炎的研究比较少见,一般采取血清学检测,我院针对近几年接诊的误诊漏诊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因淋巴结肿大而实施检查的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后显示有15例为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患者。15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最小者8岁,最大者62岁,均值40.6±2.9岁;从临床资料来看,曾经被诊断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例、慢性淋巴结炎5例、转移癌3例、恶性淋巴瘤4例。
  1.2 方法
  1.2.1 临床表现:15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限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压痛,可活动,质地软或者中等硬度,颈部最为常见,其次有腹股沟、腋下及锁骨等;此外,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热、乏力及头痛等症状。
  1.2.2 检查方法:重新切片,厚度均为4-5μm,实施HE染色后,先采取低倍、中倍及高倍物镜进行观察,之后采取目镜10×物镜100的油镜观察,若有可疑患者则进一步采取Giiemsa PAS染色处理。
  2 结果
  15例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患者误诊或漏诊,可见淋巴窦内出现增生组织细胞,并且可见胞浆与胞核内呈新月形、弓形及一端尖一端钝圆的弓形虫寄生,其中9例可见包囊。
  3 讨论
  弓形虫性淋巴结炎属于获得性弓形虫病常见病型,最为明显的症状为淋巴结肿大,为此极易与淋巴结肿大混淆,出现漏诊或误诊。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因淋巴结肿大而实施检查的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5例为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患者,可见临床误诊漏诊较高,需加强重视。本病在国外文献中十分常见,而国内因起步较晚,对于本病研究并不多见,笔者参阅文献,认为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Ⅰ、Ⅱ、Ⅲ型,其中Ⅰ型属于单纯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在一个部位,也可发生在多个部位,肿大淋巴结可为单枚或数枚,但不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病程长,极易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肿大,从而延误治疗;Ⅱ型除了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伴有发热、关节酸痛及肌肉酸痛等,临床极易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性疾病,以及恶性淋巴瘤等[2]。Ⅲ型除了具有基本的淋巴结肿大症状外,还有其他类型局部表现,同时淋巴结肿大不仅在发病时出现,在病程进展中也会发生,这类患者体征与症状比较复杂,根据弓形虫侵犯器官受损程度出现相应症状与体征,极易误诊为临床表现最为相符的疾病。为此,建议临床诊断本病时,除了要详细观察临床表现与体征外,还应重视实验室辅助检查。
  通过对本次研究15例误诊漏诊病例的病理分析后,笔者认为发生误诊漏诊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弓形虫性淋巴结炎由虫体侵入宿主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受损,从而引发本病,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被寄生的组织发生炎症与坏死,从而使得组织图像类似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表现有淋巴窦内有单核自爆弥漫性增生,以及胞浆丰富与淡染等,因与肉芽肿有一定相似度,为此可能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等。加上本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使得临床医师在诊断中缺乏认识,未能仔细检查与深入观察。2)部分患者组织在活检时未能根据弓形虫病检查要求执行,而仅仅按照普通切片的观察方法与步骤进行,未进一步实施油镜观察,而且在制片时未能在各个环节中将虫体包括在内,使得辨认更加困难[3]。此外,恶性肿瘤伴有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时,原发病病变往往会将病原体掩盖,或者部分病理医生单纯满足原发病诊断,而未能进一步采取油镜认真探寻弓形虫体,从而使得临床漏诊。一旦临床诊断弓形虫性淋巴结炎时出现误诊或漏诊,则会引发不良后果,因为弓形虫属于致命型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如发生免疫缺陷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后,则极易并发本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若将本病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或反应性增生症等,通常采取抗生素处理,疗程长、副作用强,而疗效不佳,复发率极高,难以根治。此外,若患者为恶性肿瘤伴有弓形虫疾病,一旦误诊而采取不合理或不科学的措施处理,则会加速患者死亡,或者导致患者死于非原发病。有关文献中指出,治疗肿瘤疾病的同时,应积极做好弓形虫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能更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4]。
  综上所述,弓形虫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肿大在临床症状与表现上有相似性,从而使得临床误诊或漏诊较高,为此应加强弓形虫性淋巴结炎病理研究,尽量减少误诊漏诊,及时确诊后处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慎.应用间接原位PCR诊断弓形虫淋巴结炎[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8(1):70-72,前插2.
  [2]代琳,黄娟,唐源等.组织学三联征和聚合酶链反应在弓形虫淋巴结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6):361-365.
  [3]魏艳荣.木村病误诊为淋巴结炎[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23.
  [4]王艳,巩小丽,黄有清等.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误治讨论[J].临床误诊误治,2015,18(2):31-33.
其他文献
<正> 我们在使用Foxmail撰写邮件的时候,常常通过工具栏的“附件”按钮添加附件文件。其实大可不必这么费事,下面的两个快速加入附件的方法,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使用
【摘 要】 目的:对消化系统疾病引发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1例消化系统疾病引发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良性组,以激素联合抗痨药物治疗,以同期收治的45例消化系统疾病引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恶性组,采用化疗联合药物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良性组治疗有效率为96.72%,恶性组治疗有效率为46.67%,良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恶性组,P0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开胸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方法经开胸手术治疗儿童支气管异物5例,异物存留时间10小时-72小时,术前均行胸部x线、胸部CT检查,均经支气管镜取异物失败,行
路由器是计算机通信网的核心设备,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完成网络路由功能.如果路由器的路由配置不正确,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网络从出现路由环路,将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通信和运行
数码相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数码相机推出,各大产商除了在展示自己实力的高档单反数码相机上努力拼争,在用户群最大的中低档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开发上也是不遗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复杂,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我国已拥有
【摘 要】 目的:探讨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0例在我院健康体检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本组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5.10%(166/1100),且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血糖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且男性的发病率明显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系)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至宋代,即达到了成熟的顶端。顶端...
2004.年我国进口原木、锯材、胶合板、纤维板、枕木实际材积(混合立方米)计3400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3298.22万立方米,增加101、78万立方米,增幅为3、09%。进口木材美元总值为494179
【摘 要】 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并随机的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对参照的患者进行药物碘甘油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两组的治疗以后,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