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我的毯子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里,我们时常会见到低龄段的幼儿依依不舍地抱着一只小熊玩偶、小兔子玩偶、或是一条旧旧的毯子,这些小熊、小兔子、小毯子和幼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些物品在幼儿的心理世界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心理学家们称为“过渡性客体”。当幼儿(特别是低龄幼儿)由于气质类型、教养方式、社交技能匮乏等原因产生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或适应困难时,往往需要借助过渡性客体的陪伴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与毯子形影不离的欣欣
  来园期间,无论是游戏、吃饭、还是午睡时,欣欣都会一直紧紧抱着她的小毯子,既不开口讲话,也不参与任何游戏。区域活动时,有的幼儿去玩角色扮演游戏、有的坐在位子上玩拼插游戏,而欣欣却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她看了看娃娃家、玩沙区、阅读区,仿佛都不感兴趣,最后她来到了拼拆区的一个空座位上坐下去,然而她并没有开始玩拼插积木,而是继续和毯子做游戏。老师走过去提醒她:“不要玩毯子了,玩你的积木呀!”她才慢慢地收起毯子,将毯子抱在怀里,不过她还是没有玩积木,而是静静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有一次,恰好欣欣妈妈有事,需要提前接她放学,她并未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表现出可以早早回家的激动,而是先把毯子抓在手里,然后才去收拾自己的物品。当妈妈拥抱她时,她手里也依然紧紧地抓着毯子。
  “毯子宝宝”出现的原因
  与欣欣类似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屡见不鲜,不过这些孩子可能不是像欣欣这样的“毯子宝宝”,而是“兔子宝宝”或是“小熊宝宝”。一般来说,“毯子宝宝”们普遍出现在小班的第一学期,那些让幼儿爱不释手的物品通常是从小就陪伴在其身边的、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有着密切联系的柔软物品。对他们来说,毯子是其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帮助孩子缓解与家人分离的焦虑,克服其在园适应不良的紧张感。因而,老师和家长切不可未经孩子允许就强行将毯子从他们身边拿走,因为这样会使幼儿恐惧不安的情况雪上加霜,严重者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创伤性体验。
  欣欣的性格内向胆小,以前没有与家长分离的经验,有着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在欣欣妈妈的建议下,老师同意让欣欣带着毯子上幼儿园。毯子的出现赋予了欣欣安全感,使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能够做到每天按时来园。
  一块小小的毯子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魔力,是因为其所承载的心理意义。妈妈送给欣欣的毯子相当于一个“完美妈妈的替代品”,它能够代替妈妈陪伴着欣欣,让她感到温暖和安心,为其提供情感上的慰藉,而且毯子永远不会责怪他们,会一直无条件地悦纳他们。因此,“小毯子”“小兔子”等便是“完美妈妈”的化身。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可以指称这些令孩子们难以割舍的、能为其提供安全感的物品,即过渡性客体。这一概念最早是于1951年由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渡性客体是儿童的第一个‘非我’所有物,通常是一个温暖柔软的物体,比如,一块柔软的毛毯、一件旧的衣服、一个玩具或熟悉的声音等,會让幼儿想起母亲在场时的一些平静时刻,或者它同母亲的慰藉具有一定的联系。”
  心理学研究“恒河猴实验”也侧面说明了过渡性客体对婴幼儿具有非凡作用。心理学家哈洛发现,对于从小与母亲分离的猴宝宝来说,浑身包裹着柔软绒布却不能为孩子提供食物的人造“绒布母猴”,显然要比只能为孩子提供奶水却浑身被铁丝环线的人造“铁丝母猴”,更能得到猴宝宝的青睐。猴宝宝只有在饥饿时才愿意与“铁丝母猴”呆在一起,而在其它时刻,尤其是当猴宝宝受到威胁时,它们都会到“绒布母猴”那里寻求安慰。由此可知,与喂食相比,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与维系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无独有偶,诸多研究表明,身体的接触关乎儿童的安全感、情感幸福和身体健康:抚触能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协调,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能消除孩子的疲劳感和疼痛感,减少或解除孩子对某些可怕事物的紧张感,帮助孩子建立同亲人之间紧密相连的安全感;能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并促进其生长发育(对于早产儿来说,效果尤其明显)。因而,当孩子们抚摸、拥抱柔软的过渡性客体时,这些物品能够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掌控感,为其提供舒适与安慰,并帮助他们对抗焦虑与紧张情绪。
   和小毯子说再见
  我们需要谨记,幼儿无法与过渡性客体分离往往是其焦虑孤独、适应不良的外在体现,而并非过渡性客体的在场阻碍了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事实上,过渡性客体的存在与否及使用状况,可以被视为儿童社会适应的风向标。当孩子自己能够主动开始与过渡性客体分离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正在逐渐消融,良好的人际沟通也正在慢慢形成。
  要帮助孩子更快地与过渡性客体分离并适应环境,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与掌控感,并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这需要在幼儿教师生活中教给幼儿一些有效的社交策略,有意地营造条件让孩子去实施所学的技能。比如,请外向成熟的儿童发起邀请、提供示范、或引导幼儿做出理想行为;分配任务给幼儿,让其在任务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以强化他的理想行为。另外,还可以通过跟孩子玩“枕头大战”等打闹游戏,帮助孩子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或者玩“模仿我”(由他人模仿孩子的一举一动)、“特殊时光”(在规定的时间内,孩子可以变身司令官下达各种命令由他人遵照执行)等游戏,让孩子体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以提升其掌控感。
  当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成人与幼儿间建立了可靠信任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开展可能会适度引起儿童紧张情绪的游戏干预,以帮助他们在危机与挑战中成长。
  比如,在得到孩子的同意后,老师可以通过跟孩子玩如下游戏来协助他们逐渐摆脱分离焦虑以及对过渡性客体的依赖。(1)“小毯子要回家/生病了”游戏,老师可以告诉欣欣,小毯子现在很累了,需要休息一下,等欣欣玩完区域游戏以后才能陪伴欣欣。当欣欣逐渐适应了和毯子分离几小时后,可以继续在她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一步拉大与毯子的分离时间。(2)“拔萝卜”游戏,即与儿童一直哼唱《拔萝卜》的儿歌,在哼唱的同时将小毯子当做萝卜由双方互相拉拽。在玩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动作要轻柔、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在孩子未做好心理准备前直接将“萝卜”拔走,必要时老师可以通过夸大的声音、表情与动作来展现萝卜被孩子拔走时的狼狈,从而使幼儿在快乐的心境中逐渐体会并克服过渡性客体慢慢远离自己的焦虑。(3)“你好,再见”的亲子游戏,即父母跟孩子打招呼问好之后,迅速道别离开,然后又立即转身回来重新问好,或者通过捉迷藏的方式来丰富幼儿的分离经验,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内,以轻松友好的方式逐渐拉大分离时间,协助孩子慢慢地接受分离情境,克服分离焦虑。前述3种游戏均利用了“系统脱敏法”的原理,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帮助孩子渐渐消除紧张、适应分离。
  除游戏训练外,绘本阅读也不失为一剂让孩子摆脱过渡性客体依赖的良方。譬如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凝结着爷爷对约瑟爱的小毯子便是典型的过渡性客体,当毯子越变越小,最终以象征化的方式融入了约瑟的心中时,爷爷的爱与智慧也汇入了约瑟的成长中。而在绘本《阿文的小毯子》和《我喜欢我的小毯子》中,无论是妈妈将阿文寸步难离的小毯子变成了小手帕,还是豆豆慢慢释怀了丢失小毯子的沮丧,孩子们都殊途同归地以自己的方式摆脱了对过渡性客体的过度依赖。另外,绘本《魔法亲亲》也另辟蹊径地指出了解决过渡性客体依赖问题的新方法,即当小浣熊孤独伤心时,只要将妈妈亲吻过的手放在脸颊上便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这种以抽象的表征(如亲吻)来代替具象的过渡性客体的做法,也能将爱的阳光播洒到孩子的心田,帮助孩子慢慢步入无须过渡性客体提供庇护的精彩世界。
其他文献
被冠以浮夸、怪诞甚至媚俗的时装何以登上大雅之堂?今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Camp:Notes on Fashion   地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时间:2019年5月9日—2019年9月8日   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个身穿三百万片羽毛精心制成的曳地长裙在闲庭信步的女,人,你会用什么词汇来描述她?奢靡、荒谬,或是疯狂?艺术评论家SusanSontag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听起来更为内行
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彰显着新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新课程的崭新理念。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反复强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笔者下面以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静思中生成个性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如诗般清新流畅,语言如诗歌般富有韵律,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代讲,读中体会,读中悟情”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也都是这样进行的,这也考虑了学情的需要。文章的语言如此美,你用不够美的语言,或是美得学生无法理解,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的“美言”来诠释,那不就是
摘 要:在信息化的时代,移动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植物保护通论”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文章提出了“以网络课程网站为核心载体,移动学习网站为补充,专业数据库网站为拓展”的三位一体立体化网络学习资源的框架,并对其中的三大要素即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站、专业数据库网站的内涵及学习内容设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多元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讨论。  关键词:移动学
蒋老师:  您好。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更感谢您在农村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所做出的探索。  我个人认为,您总结的经验非常可贵,因为这些做法支持了儿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面:继承!在有效的继承学习中,孩子们不仅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一切教育教学必须建立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这个基础也是必须在不断建构之中);也为将来的发展锻炼了认真、严谨、谦逊、坚韧、主动追求自我完善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
设计理念: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形式。教学不是告诉,也不是师生之间简单的一问一答,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作用。  教学背景: 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前,让学生自己观察日历、年历,让学生先想办法研究年、月、日,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及时地进入指导的角色。 
语文学习不应过分强调以课堂为中心,要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打开学生眼前那扇通往大自然迷人世界的门,让他们听到小溪的潺潺流水、春雷融化的丁丁冬冬和云雀鸣唱的婉转动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学习了常丽华老师的《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我颇有感触,萌发了带领学生“徜徉在春夏秋冬”的念头。于是,一个关于语文的美丽计划悄然实施。  一、春风中的诗情画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切从春开
“生本化”以生为本 ,就教育领域而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生命,关爱学生的生存环境、学习环境。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最重要的内部条件,一是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二是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以生为本就是追求有效且高效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需要生活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摘 要: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关于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领域: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各主体协作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模式靶向实施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效果动态监测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扶贫研究。展望未来,我国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研究应注重元研究
从2017年6月开始,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和学前教育杂志社携手开启了“精准扶贫:农村学前教育定点帮扶计划”,通过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几年的探索,我们完成了50余次现场集中式教师培训及15次在线分享,为县域内众多无学前专业背景的一线教师补充了学习机会,包括国培、省培没有覆盖到的部分教师,使他们有机会观摩优质课,学习先进的幼教理念,与导师交流答疑,以改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