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村庄住宅规划建设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本文在当前“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阐述的基础上,以温州市永嘉县村庄住宅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对村庄住宅建筑单体和空间群体现状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村庄住宅规划建设的原则对策,以达到引导村民合理修建住宅、合理利用居住用地的目的。
  关键词: 村庄住宅规划城乡一体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background to the wenzhou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village yongjia coun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village residential building monomers and space group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village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the residence, the reasonable use reasonable of residence land purpose.
  Key words: village residential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充满活力的“温州模式”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永嘉县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给城镇与农村带来了一个系列的社会、環境、景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种种矛盾日益尖锐,成为永嘉县在建设和发展中无法回避且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城镇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规划的有效引导。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搞好村庄住宅规划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一、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增速远低于城市消费,城乡之间消费相距较大。近十年来,县城和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平均低5至8个百分点。有8~9亿人口的落后的农村消费市场,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整体消费的增长。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永嘉县要立足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主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力争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 )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发展阶段
  城乡一体化真正的内涵和目标,就是让所有居民,无论居住在城镇或农村,都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目前,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城乡一体化’,不是让所有农村人口都转移到城镇。它是不断适应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对经济生活不断进行整合、调节的结果,但想在短时间内消灭城乡差别,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镇更像城镇,农村更像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农村规划建设
  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城镇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带动力;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把规划延伸到村庄,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小城镇、村庄“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
  永嘉县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工促农、培育现代农民。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入手,搞好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调整、重组村庄空间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力度,以示范村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把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努力把永嘉县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
  (三) 打破低水平建设怪圈,高度重视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战略问题,又是一个战术问题;既是一个宏观问题,又是一个微观问题。在高屋建瓴地搞好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的同时,更应脚踏实地地搞好微观层面的具体规划建设。长期以来,永嘉县农村居民点非常分散,并且缺乏规划的有效引导,农民住宅不出十年就要翻新,可谓劳民伤财,陷入低水平建设的怪圈。因此,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在全县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的大格局下,高起点地推进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使全县农村住宅建设产生一次质的飞跃。通过村庄整治改造,逐步形成县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总之,只有加强规划建设,逐步缩小农村住宅与城镇住宅品质的差距,才有可能改变农村社会粗放型发展的旧格局,为永嘉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永嘉县农村住宅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 住宅建筑存在问题
  1、建筑户型单一,造型简单
  近年来,随着村镇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建房开始进入一个新高潮,但由于住宅建设大多是乡镇居民自发进行的,基本上没有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既使有通过设计的,也大多设计质量低下,或者没有按图施工,并且施工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致使村镇住宅在建筑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2、住宅面积普遍偏大
  居民目前的住房主要以私房为主,由于住宅功能的三合一,以及居民之间互相攀比住房条件,使得住房比较宽敞,人均住房面积较大,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建筑的联立式住宅。如三口之家,住宅往往是一间开间3.5米,进宽13米的五层住宅,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四层以上房屋除少数出租外,基本上处于空致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3、建筑功能混乱,“三合一”现象严重,安全性差
  “三合一”现象严重是指由于永嘉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而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住宅居住、生产和商业相混合或者是居住、生产与仓储混合。这种传统的工业与居住混合的空间模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造成居住建筑功能混乱,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而且也带来了火灾隐患,其中1960-1970年代建造的顶立式住宅呈现的“三合一”现象更为甚。
  4、住宅内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住宅多数属于私建建筑,所以其内部的配套设施,包括上下水、电气、煤气、电话、有线电视以及宽带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个问题在边远村落更为严重。一些边远山区的村落,居民生活用水尚未解决。
  5、旧房危房破损严重,缺少维修
  对于有保存价值的老宅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年久失修使得这此住宅失去了原有面貌。如邵园村距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古村落内保留有楠溪江风格民居30余栋,其中3栋列入县文保单位,但这些民居都年久失修,有的残破不全无人居住,有的被改建得面目全非。古村的历史风貌破坏严重。
  (二) 住宅群体存在问题
  1、住宅群体缺少统一规划,排列无序
  早期住宅私建滥建情况严重,1980年代以前多数住宅缺少统一规划;1980年代以后,只有村里进行简单规划、没有经过专业规划设计的村镇住宅,排列无序,缺少群体空间的概念,缺少整体统一性。
  2、新旧建筑的关系不协调
  新建住宅在建筑尺度、建筑材料、质感以及色彩上没有考虑原有住宅的存在,造成新旧建筑不协调,影响了村镇的整体景观。
  3、缺少居住附属设施,居住环境不佳
  居住建筑缺少附属配套的公共设施,居民家庭存在较多的露天厕所和简易厕所,垃圾随处可见,缺乏管理,没有垃圾收集点。绝大多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多数家庭散放家禽家畜,人畜合居现象严重,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差。
  4、原有的局部宜人小气候没有保持
  原有部分住宅群体山墙间距较小,高墙窄巷增加了小弄堂的遮阴面积,使其比大的开敞空间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弄堂到开敞空间的穿堂风,形成了通风良好的局部小气候,是居民休息纳凉的主要场所。新建住宅加大了住宅间距,虽然改善了交通及卫生条件,但却没有注意创造宜人的住宅空间。
  (四)住宅及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理环境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属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形区,北部、西部括苍山脉盘踞,东部北雁荡山脉伸延,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楠溪江自北向南纵贯,注入瓯江。县境南部和楠溪江两岸为低丘宽谷盘地,冲积平原。上塘、瓯北、乌牛、桥头、桥下等沿江平原是永嘉县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永嘉县全县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原有村落各得其所,择优而居,因而全县的建设用地比较分散。地处沿江平原低丘的村庄各有自己大小不同规模的居用用地和小型工业用地,分散的住宅破坏了成片的农田,分散的工业用地也造成了用地的闲置和不经济,使永嘉县本来就缺乏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气象特征
  永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冰雹、干旱、台风、洪涝、雷电和大风等。
  2、社会因素
  (1)人口和就业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永嘉县户均人口呈下降趋势,随着家庭人口的减少,人们对住宅面积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住宅从院落式演变到公寓式成为可能;另外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人们希望方便的生活,希望提高卫生条件良好以及完善的住宅附属设施,原来卫生条件差、附属设施不完善的院落式住宅和顶立式住宅即将被淘汰,而公寓式住宅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另据调查表明,永嘉县外来人口比例很高。大量外来人口的出现带来了居住需求的增长,造成当地农民大量私建、扩建住宅用来出租给外来人员,这些住宅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单一、附属设施简陋、居住环境差、居住管理混乱等弊端。将来随着永嘉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居民的职业结构将随之改变,人口流动性也将增大,住宅的使用对象会呈现出多元化,原来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将会无法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投资水平的住房需求。
  (2)传统观念与温州模式
  温州经济在起步之初,主要采取家庭工业的形成配置资源,逐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温州经济格局,即独特的“温州模式”。传统观念使永嘉县产生了沿路底层的商业形式、家庭作坊以及“三合一”的居住模式,这些模式曾经一度带动永嘉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将被淘汰,永嘉也不例外。公寓式住宅改变了原来的顶立式住宅和联立式住宅既浪费土地又混乱住宅功能的弊端,是一种符合规划发展的住宅形式。
  3、经济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永嘉县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永嘉县原来企业多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在空间布局上出现了集工业、商业、居住为一体的建筑群,取代了建成区的功能分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改造住宅的能力有所增强,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传统的住宅建设开始受到巨大冲击,随着砖木结构转为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住宅面积的增大,建筑层数的增高,住宅的配套设施也开始完善,将工业与居住分离、使住宅建筑功能單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住宅出租市场的兴旺和家庭作坊式的形成导致居民私建、扩建住宅,为了增加建筑面积,村民将大量原有低矮的院落式住宅扩建成顶立式住宅,在盲目增大建筑面积的同时,忽略了建筑设计以及住宅建筑空间的规划,造成了住宅建设无序、住宅环境差、新旧建筑的关系不协调、建筑形式单一、居住建筑功能混乱等弊端。
  4、政策因素
  (1)村镇规划与管理
  由于缺少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管理,传统的规划基本上是以村论村,以镇论镇,或者是以城市论城市,甚至于相邻的两个村,道路网都无法相连。规划体系的局限性使规划设计人员很少也无法从整体更深入细致的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永嘉县缺少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相应地也缺乏一体的规划依据。现有的这些规划与整个城市规划协调性差,不利于长远发展。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我们要按照统乡统筹的思路,在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中重点是继续大力推进“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程,并及时编制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不断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深化和优化村庄规划,指导村庄建设,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私人建房政策
  个人建房政策尚未成熟,现在除危房外,其他住宅不得建设。危房只能按照原有规模进行修建,不得擅自扩大建筑面积和加盖建筑层数。而且在楠溪江古村落中,由于只是一味地保护,并且规划引导性差,政策缺乏灵活性,很多居民多年不能建房。更有甚者大搞违法建筑,进一步加剧了住宅配套设施和环境的恶化以及规划监管的顾此失彼。
  (3)单一的居住区规划模式
  我们目前村庄居住区规划一直沿袭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模式,导致居住区规划设计长期维持着单一的模式。其模式表现为:相同的结构模式,面面俱到的用地构成,统一的用地指标,依据标准的技术经济指标布置的居住建筑容量,按居住人口数量分级配置的设施与服务等等。这种无视个体需求差异的均质规划模式,可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手段指导居住社区快速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多样化,需求与发展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显然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单一模式的反思。
  三、村庄住宅规划建设探讨
  (一)住宅建筑
  1、住宅功能
  合理确定住宅的建筑功能,杜绝“三合一”现象的产生,将商业、生产与仓储功能从住宅中分离出去,减少住宅的安全隐患,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除了基本的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外,要考虑到居民的生产(少数农村住宅)生活特点,联立式可在底层设计较大的储藏空间,部位住宅应配置停车库。
  2、住宅面积
  建筑设计应该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结合农村居民生活特点,合理确定住宅的建筑面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考虑住户不同的人口构成和就业特点,提供多种房型,以适应各类居民需求,每户建筑面积120-180平方米不等。
  3、住宅类型
  随着非农业化水平的提高,合理引导非农居民生活居住城镇化,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使其集中居住、集中建设,鼓励非农化居民退出原宅基地,鼓励发展公寓式住宅,转变顶立式住宅与联立式住宅,注重住宅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农村居住向城市居住转型,节约用地,提高居住质量。
  4、 住宅形体
  在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提高住宅建筑的设计质量,村镇单体居住建筑应符合当地的特点,建筑形式、风格应反映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材料条件、技术条件、生活方式、文化审美观点及乡土风貌,结合传统建筑特点,适当利用传统建筑符号和语言。特别是在楠溪江两岸的古村落,新建住宅应尽量采用楠溪江风格。建筑空间、建筑平面充分考虑现代经济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状况等等,以提高住宅建筑空间的舒适度。
  (二)住宅空间环境
  1、建筑朝向布局
  居住区的整体布局、建筑朝向布置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小气候环境,吸取传统民居布局中的精华,合理控制和利用风、日照以及自然光,通过居住空间的规划,体现良好的通风、遮阴的小气候,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邻里交往场所。
  2、建筑群体组合
  村镇居住建筑群体景观作为村镇聚落景观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良好的“村镇形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住宅内与外,单体与群体、群体与村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住宅群体组合在协调的基础有变化,创造既统一又独特的风格。新区住宅建设必须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居住建筑群体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结合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空间整合、美化环境,充分展现不同地段自然地形、地貌的魅力,将居住群体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村镇聚落形态。
  3、建筑空间环境
  充满人情味的村镇居住邻里空间是居住建筑群体景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注重创造易于识别的邻里空间环境;第二,通过住宅建筑的组合布局,形成住宅群体公共空间活动场所,结合住宅单体设计,加强宅前宅后空间的组织,部分采用院落式的处理手法,以加强邻里氛围和居住的归属感。居住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创造各种满足人的活动需要和心理需要的积极空间,增进居民交往,密切邻里关系,并保持居民生活的私密性和公共交往的平衡,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亲合力,形成富有生机活力,而且和谐、安全的社区。
  (三) 住宅区
  1、住宅区单元规格
  规划的住宅区规模和等级要考虑传统建制村人口规模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村民的居住意愿,对相应的建设指标作出规定,重点在于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和居住建筑的类型,各类居民点要相对集中布置,避免村庄建设过于集中或分散。
  2、住宅区分类布局
  规划的住宅区布局应该根据住宅区居民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分类,强调居住人口的同质性,规划可按村民自住区域、对外租赁划分。对租赁的住宅宜相对独立,并且与外界有方便的联系,力图做到村民居住区与外来人口居住形象互不干扰。
  3、住宅区规划方法的调整
  村庄居住社区的良性发展既关系到农民生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而居住区规划又是我国现行制度对居住区建设的有效控制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村庄规划实践中努力把居住区规划与农村社区建设有效整合起来,寻求一种更有利于居住社区发展的规划机制。从微观的层面我们应该进行规划设计多元目标的整合。规划设计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以解决物质空间问题为唯一目标的经济操作,还因包括对社会目标的考量、文化目标的构建,甚至是对政治目标的体现。尽管规划设计分项目标是多元的,但其最终目标还是“以人为本”,这便是“一体多元”的整合观。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规划法规条令的多样化支持。居住区规划一贯沿用的“人口定量指标”和“居住区分级制度”已初步显现其落后于时代的缺陷,限制着居住社区的发展,不仅直接导致了单调的城市居住形态,无法满足不同居住社区的特殊需求,也破坏了居住社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网络的建构。因此规划法规条令应给予居住社区规划多样化设计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以求設计能真正反映居住主体的需求。
  此外,我们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要基于居住社会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农村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的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目标内涵。
  (四)推行节能省地型住宅
  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博士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说,要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公共建筑,要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地、节水和节材标准,促进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城镇化过程中,切实做好城乡统筹,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切实做到节约使用土地、能源、水和材料,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节地的潜力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建设部将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新征用地和城市用地中的节约问题。在中心城市周围发展小城镇,中心城市结合周边村庄调整居民点的布局,促进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立足于宜居环境,合理确定住宅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大力开拓城市空间。因此在村庄住宅规划建设中,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来节约用地,将农村已占有的非农建筑用地节约出的土地置换用于城镇发展,已势在必行。
  建筑形式是外在美的体现,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则是建筑内在美的体现。只有做到了内在美和外在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才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追求建筑美观、舒适的同时,把节能和环保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四、结束语
  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不仅深刻揭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也指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把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06.3
  2、《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周俭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3、《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白德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 李德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永嘉年鉴2005年》 方志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从项目团队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装饰工程 工程管理现场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From the project team con
期刊
摘要:预应力技术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得到了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对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预制准备;模板支架;后张法  Abstract: with the prestressed technique scientific, practical get a rapid development, quickly
期刊
摘要:水电规划相关规划方案应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并均衡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由此相关梯级电站的工程布置、施工规划应高度重视对保护区植被及生态的影响,落实环保措施,并在工程建设及后续设计中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并完善相应的环保手续。  关键词:引水式 水电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the hydropower planning and other planning scheme
期刊
摘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建设投资环境的需要,又是人们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环境的基础。园林工程的进度管理,除了对工程本身的影响外,还将发生对质量、成本、资金等连带关系的影响,本文以“恒大.苹果园”为例,简述园林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关键字:园林工程 进度 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high quality, the high le
期刊
摘要: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使中国传统的建筑类型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一些新的建筑形式,其中石库门里弄住宅就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并且成为上海居住建筑发展的代表,也成为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宝贵遗产。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石库门里弄逐渐被拆除,因而石库门里弄留给人们的文化资源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要保护这些传统里弄首先需要对里弄的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期刊
摘要:随着文化的一统观念被否定,视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所谓的“奇观社会”,图像开始成为人们最优先选择的文化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筑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从早期的蓬皮杜中心到后来的毕尔巴鄂博物馆都是建筑师对于奇观社会作出的回应。然而如果能真正的正视图像和视觉刺激泛滥的现状并适当的加以转化,并寻求能够反映这一现状的建筑表达。这也许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和突破口。  关键词:视觉文化 奇观社会 图像 建
期刊
摘要: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内容,提出了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关键词:现代高层建筑建筑设计  Abstract: the excellent high building to consider the needs of users, with the city's public interests as the purs
期刊
摘要:正确认识油田企业社区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油田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方向。加强文化建设,要明确文化定位,注重理念引导;要立足群众需求,突出阵地建设;要壮大文艺队伍,提供资源保证;要打造文化品牌,充实文化内涵。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地位;途径  Abstrac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culture in oilfield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早期旧土建工程进行优化改造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旧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改造过程常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裂缝问题的产生极易引发坍塌事故,这就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安全控制。本文分析了旧土建工程改造升级及危险控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土建改造;危险;安全管理;控制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内容提要:阐述了适当控制房地产开发的单项规模能够达到城市化建设的利好目的:1.以利于形成良性市场竞争;2.降低中小企业进入门槛;3.避免形成垄断;4.城市化建设有效的控制手段;5.解决城市交通的扩容途径;6.完善城市功能的正确方向;7.实现亲民化城市环境;8.在城市化建设中实现低碳生活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抑制房价飞涨、城市交通拥堵、交
期刊